申曉慧
(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佳木斯分院,佳木斯154007)
三江平原紅小豆高產高效配套技術
申曉慧
(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佳木斯分院,佳木斯154007)
針對三江平原的氣候特點及市場對紅小豆高產量、高品質的需求,因地制宜做好三江平原地區(qū)紅小豆品種的選擇、整地、施肥、中耕、除草及收獲,闡明紅小豆的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三江平原;紅小豆;栽培技術
黑龍江省紅小豆主產區(qū)為西部的齊齊哈爾、大慶、哈爾濱市,東部的佳木斯市、雙鴨山市、牡丹江市。其中三江平原紅小豆主產區(qū)為寶清縣、紅興隆管局、鶴崗市、佳木斯市等地區(qū)。隨著“十三五”產業(yè)結構的調整,我國近年對紅小豆的需求穩(wěn)步增長。但由于是小作物,沒有得到深入的科學研究和廣泛的重視,是紅小豆種植業(yè)落后的主要原因;隨著國內外市場對紅小豆產量和品質的大量需求,人們對紅小豆的認知程度及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紅小豆的種植面積近年來也有大幅上漲趨勢。紅小豆2014-2016年在三江平原地區(qū)的產量表現(xiàn)較高,由過去的每hm2產量為1800kg,上升到2250kg,個別地區(qū)能達到2300kg。根據(jù)三江平原地區(qū)氣候條件對紅小豆采用相配套的高產高效栽培技術以期獲得最大經濟效益。
紅小豆對前茬作物沒有嚴格要求,前茬最好是禾谷類作物,但如果前茬是豆科作物,下茬紅小豆也可以播種,生產中未發(fā)現(xiàn)病害等影響產量現(xiàn)象[1]。紅小豆適應性強、耐旱、耐瘠,可以在種植主糧作物產量低、效益差的較薄崗地或山坡薄地種植。一般以秋整地秋施肥為好,整地厚度為25~35cm。深翻后耙碎、整平,然后起壟、鎮(zhèn)壓保墑。施肥量為施磷酸二銨130~150kg、硫酸鉀40~50kg;如果條件允許可以結合整地施入農家肥25~30t/hm2。
選擇適應當?shù)刈匀粭l件,且高產優(yōu)質、抗逆性強的品種是紅小豆獲得高產的前提。如寶清紅、天津紅、佳紅一號、農安紅、珍珠紅等。剔除病粒、雜粒、硬粒以保證種子純度與凈度。種子的發(fā)芽率不低于85%,純度不低于90%,凈度不低于95%,含水量不能高于13%。為了提高產量增加氮肥的吸收利用,播前可以用鉬酸銨拌種。具體做法為:將鉬酸銨用溫水溶解,制成5%的鉬酸銨水溶液,對種子進行噴霧處理,用藥液量為種子量的1%左右。拌種后不需曬種,以防種皮皸裂,影響出苗。
紅小豆的生長周期短,播種適宜期長。三江地區(qū)可以在5月10-25日播種,每hm2保苗18萬~ 21萬株,播種深度2~3cm。采用壟上穴播或條播,穴距20~30cm,穴保苗3~4株;也可以條播,壟上單行或機械雙條精量點播。為了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紅小豆也可以與高稈作物間作、套種、混種。施肥本著多施磷鉀肥少施氮肥的原則,結合秋起壟每hm2施磷酸二銨100kg、尿素20kg、硫酸鉀30kg[2]。
4.1 苗期管理 在紅小豆長到2~4葉期時間苗,同時結合除草進行定苗,缺苗的地方要及時補苗[3]。根據(jù)地力選擇適宜株距,過密紅小豆植株過細,易倒伏,且生長中期紅小豆花期延長,成熟期延遲,影響收獲時期;過稀結莢數(shù)量降低影響產量。
4.2 中耕除草 一般在出苗后7~10d時進行1次除草,可以選用拿捕凈等除草劑進行除草。定苗后立即進行1次中耕培土,培土以10cm左右為宜。之后生長季節(jié)里盡量做到三鏟三趟,鏟趟結合,避免紅小豆倒伏減產。
4.3 病蟲害防治 生育期間常發(fā)生白粉病、銹病、病毒病等病害。一般防治方法: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00g兌水噴霧或25%粉銹寧2000倍液噴霧防治;病毒病用20%農用鏈霉素1000~2000倍液噴霧防治。常發(fā)蟲害有蚜蟲、紅蜘蛛等,用藥液進行噴霧防治。
當田間紅小豆莢色85%~90%呈現(xiàn)黃白色或黑色,子粒顏色為鮮紅色即可收獲,收獲時間最好是晴天上午頂露水收獲,可以減少炸莢率,降低產量損失[4]。面積較大時可以采用收割機械收獲或棒打脫粒。由于紅小豆專用清選機很少,所以收獲時要特別注意機械混雜,提高純度和凈度。當種子含水量在14.5%以下即可入庫保存。
[1] 王凱.紅小豆栽培技術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6(13):50
[2] 王輝,王永新,王立群,等.紅小豆高產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3(13):52-54
[3] 宋曉慧,張代平,呂明,等.紅小豆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J].現(xiàn)代化農業(yè),2010(1):30-31
[4] 張玉先,楊克軍,李勇鵬,等.黑龍江省紅小豆低產原因分析及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J].黑龍江農業(yè)科學,2001(3):40-42
2017-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