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巧玲
讀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更加敬佩海倫·凱勒了。這本書是她的自傳,講到她小時候因生了一場大病而失去視力、聽力,一度對生活失去了信心,直到莎莉文老師的出現(xiàn)才有了轉(zhuǎn)折。從此,她努力學習,考上了哈佛大學,成為一名作家。
斯特恩曾說:“痛苦與快樂,就像黑暗與光明,相互交替,只有知道怎樣使自己適應(yīng)它們,并能聰敏地逢兇化吉的人,才懂得怎樣生活?!焙惥褪沁@樣,她擁有過痛苦與快樂,也擁有過黑暗與光明,這兩對矛盾的轉(zhuǎn)換,就在于她學會了適應(yīng)。比如學說話,作為正常人,我們根本無法想象看不見、聽不著的人學習起來有多困難,可是,海倫成功了。在失去了正常人擁有的視力和聽力后,小小年紀的她還失去了父親,但她化不幸為動力,變得更加堅強,用常人沒有的勇氣苦練發(fā)音,終于學會了說話。
?
和海倫相比,我真是太幸福了??墒?,我卻沒有她的堅強和勇敢,常常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面前猶豫不前。書中有一句話說:“要勇敢,要學會受苦。你所能做的勇敢活下去的一切——不性急也無抱怨——都會協(xié)助你有朝一日生活在歡樂滿足之中。” 這句話很有道理,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
我由此下定決心要向海倫·凱勒學習,學習她的堅強,學習她的迎難而上。
(作者學校:福建省永安市曹遠鎮(zhèn)埔頭小學六年級 指導(dǎo)老師:劉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