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華
神經衰弱失眠患者的護理干預療效觀察
●陸華
目的:研究分析神經衰弱實失眠患者的護理干預效果。方法:筆者選取了2014.12.20-2017.03.20期間于本院進行治療的神經衰弱失眠患者120例進行了研究分析,隨機將患者分為兩組,每組55人,一組采取常規(guī)的藥物治療+基礎護理方式進行治療,為觀察組;采取藥物治療+綜合護理干預方式進行治療,為研究組,使用漢密頓抑郁量表和焦慮量表分析對比兩組患者經治療后的病癥改善情況。結果:經治療之后,兩組患者的臨床病癥均有所改善,兩組相較而言,采用藥物治療+綜合性護理的研究組患者精神意義和神經焦慮情況改善更為明顯,睡眠治療提升幅度更大。結論:對于神經衰弱失眠患者的護理干預,應采取藥物治療+綜合護理干預方式進行,相比普通的治療干預方式更為有效,可以在此疾病的臨床治療中進行推廣使用。
神經衰弱失眠;藥物治療;常規(guī)護理干預;綜合護理干預
神經衰弱主要表現(xiàn)為腦功能衰弱、軀體功能衰弱,該疾病并無器質性損傷,是一種心理疾病。神經衰弱主要出現(xiàn)在大腦長時間處于興奮狀態(tài)的人群當中,包括焦慮和興奮。神經衰弱者一般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以及焦慮、緊張、抑郁等不良情緒,對患者身體健康、工作和生活存在影響。近年來,經濟的快速增長加快了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現(xiàn)代人所接受到的精神壓力越來越大,神經衰弱的發(fā)病率也越來越高。對于這種心理疾病的治療,除了必要藥物治療之外,更為有效的是綜合性的護理干預手段,為了明確護理干預對神經衰弱失眠患者的治療效果,筆者實施了此次研究,具體內容如下:
筆者選取了2014.12.20-2017.03.20期間于本院進行治療的神經衰弱失眠患者120例進行了研究分析,隨機將患者分為兩組,每組55人,一組采取常規(guī)的藥物治療+基礎護理方式進行治療,為觀察組;采取藥物治療+綜合護理干預方式進行治療,為研究組。
觀察組基本情況: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7例,患者年齡在27-45歲之間,平均年齡33.4±4.2歲,其中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共有18例,高中、中專和??莆幕潭日?0例,其余17例為大學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患病歷程在1.8—5.5年之間,平均病程為3.5±2.1年。
研究組基本情況: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30例,患者年齡在29-41歲之間,平均年齡36.5±3.8歲,其中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共有15例,高中、中專和??莆幕潭日?2例,其余18例為大學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患病歷程在2.0—5.6年之間,平均病程為3.3±1.8年。
兩組患者間一般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研究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1]
觀察組采取藥物治療+基礎護理方式進行治療,研究組采取藥物治療+綜合性護理干預方式進行治療,具體的護理干預內容如下:
1.2.1 心理干預
神經衰弱屬于心理疾病,因此心理干預對于該疾病的治療作用是比較明顯的,對神經衰弱失眠患者的心理干預主要是為了達到保持患者樂觀心態(tài)、精神愉悅的目的,緩解患者的高壓情緒,或是極度的精神亢奮。所采取的心理干預措施包括:與患者進行親切友好的交流,多傾聽患者對心理壓力和精神障礙的傾訴,讓患者宣泄自己的負面情緒和內心的真實訴求,尊重并善待患者,建立與患者之間的信任,讓患者感受到來自于醫(yī)護人員的善意;告知患者其已患有心理疾病的真實情況,幫助患者建立對神經衰弱這類疾病的心理認知,并向患者普及這類疾病的有關知識,例如發(fā)病機制、自治療方法等等;最后,幫助患者建立治療和康復信心。[2]
1.2.2 藥物方面的治療干預
藥物治療也是治療神經衰弱失眠的一種有效藥物,在充分掌握患者的生活習慣、工作性質、心理壓力以及疾病癥狀之后,需要制定一個有針對性的藥物治療方案,常用的藥物一般是安定心神、有助睡眠一類的藥物;其次,應當展開一些放松訓練,讓患者將注意力轉移到更為積極的事物上,通過語言技術、行為干預等方法給予患者心理暗示,讓其主動的去觀察一些健康、正面的人和事;為患者制定一個生活作息表,規(guī)范患者的生活行為,保持規(guī)律的作息方法,讓患者形成良好的睡眠習慣,還可傳授患者快速入睡方法,幫助患者進入睡眠,改善其睡眠質量;注意囑咐患者嚴格按照醫(yī)生的用藥量服用安眠藥,避免發(fā)生危險,防止患者依賴藥物。
1.2.3 行為干預
多數(shù)患者出現(xiàn)神經衰弱失眠,大都是因為經歷了嚴重的工作壓力、情感壓力,亦或是精神長期處于高壓亢奮狀態(tài),不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也會引起神經衰弱而導致失眠,所以,對于此類患者的護理,必須要實施一定的行為干預。護理人員首先要做的是讓患者明確這種疾病不是身體病變導致的,讓其了解自身患病的原因,自主改善自身的神經狀態(tài)和行為習慣,防止病情惡化,并進行自我調節(jié);其次,了解患者的生活情況跟工作情況,分析患者患病的原因,爭取得到患者家庭成員、朋友和同事的支持跟幫助,輔助開展護理干預工作,改善患者的生活環(huán)境,讓其處于一個和諧、團結、輕松的氛圍中。
1.2.4 飲食控制
暴飲暴食、抽煙酗酒等一些不良生活習慣也是導致患者的失眠的重要原因,所以護理人員還要著力調節(jié)患者的飲食習慣,幫助患者戒煙戒酒,控制患者的飲食量,囑咐患者少飲或不飲濃茶、咖啡等含有刺激神經性物質食品,制定營養(yǎng)科學的食譜,讓患者按照食譜進食。
使用漢密頓抑郁量表和焦慮量表分析對比兩組患者經治療后的病癥改善情況。評價標準為:護理干預前后的抑郁和焦慮評分下降達到75%為顯效;護理干預前后的抑郁和焦慮評分下降達到25-50%之間為有效;護理干預前后的抑郁和焦慮評分下降在25%以下為無效。[3]
將本次研究的所有數(shù)據(jù)均錄入SPSS20.0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治療之后,兩組患者的臨床病癥均有所改善,兩組相較而言,采用藥物治療+綜合性護理的研究組患者精神意義和神經焦慮情況改善更為明顯,睡眠治療提升幅度更大。
對于神經衰弱失眠患者的護理干預,應采取藥物治療+綜合護理干預方式進行,相比普通的治療干預方式更為有效,可以在此疾病的臨床治療中進行推廣使用。
(作者單位:紹興市第七人民醫(yī)院心身三科)
[1]劉靜,呂永剛.針對性心理護理干預神經衰弱患者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05):162-163.
[2]李遠.魏志華.護理干預對老年神經衰弱患者失眠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7,(09):266-267.
[3]肖鵬.耳穴貼壓聯(lián)合護理干預治療重癥監(jiān)護室清醒患者失眠癥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10):190-191.
陸華(1991~),女,護士,研究方向為精神病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