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wèi)東 石 帥 羅勇民 周長安
1.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北京 100875; 2.北京工業(yè)大學體育部,北京 100124; 3.北京西藏中學,北京 100029
?
淺談新形勢下中學足球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分析
李衛(wèi)東1石 帥1羅勇民2周長安3
1.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北京 100875; 2.北京工業(yè)大學體育部,北京 100124; 3.北京西藏中學,北京 100029
在國家大力推進校園足球普及提高工作的新形勢下,中學足球教學在師資配備、場地器材、教學理念、教學內容、評價體系等方面仍存在較多問題,限制了校園足球的發(fā)展效果。因此,應當從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大場地器材投入、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與教學內容、完善評價體系等方面入手,深化改革,提高中學足球教學質量。
新形勢;中學;足球教學;現(xiàn)狀;對策分析
隨著《中國足球改革發(fā)展總體方案》、《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加快發(fā)展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臺,按照“高站位謀劃、精細化落實、高水平發(fā)展”的原則,加快發(fā)展青少年校園足球普及提高已經成為新時期的校園足球工作的主題。作為校園足球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學足球教學除了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興趣和足球技戰(zhàn)術能力,還鍛煉了中學生的意志品質,培養(yǎng)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時豐富了中學生的課外生活,為中學生素質教育的良好開展和終身體育習慣的形成打下基礎,可以說足球教學的質量決定著中學校園足球開展的質量。
(一)學生現(xiàn)狀
學生整體表現(xiàn)為興趣濃厚但目標不明確,學生之間水平差距較大。雖然學生對足球學習的興趣較高,但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終身體育觀念和習慣,從而導致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時組織性、紀律性的意識不強,限制足球教學的開展。
(二)足球教學環(huán)境現(xiàn)狀
足球課教學時數(shù)有限,場地緊缺,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掌握復雜的技術動作和戰(zhàn)術配合。而且盡管在足球教學的開展過程中,教師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是足球教學還是受到應試教育的制約。足球教學的矛盾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處理不好學生心目中的足球運動和現(xiàn)實狀況的足球教學之間的矛盾;二是相對不自由的體育教學形式和同學所喜歡的自主形式之間的矛盾。這些都使得中學校園足球的氛圍差,從而限制了發(fā)展水平的提升。
(三)教學體制以及教師現(xiàn)狀
學校教學體制不合理,教師知識結構和教學手段單一,技戰(zhàn)術素養(yǎng)欠缺,技術教學與終身體育教育脫節(jié),從而難以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各校體育教師群體中專業(yè)足球教練和高水平足球運動員所占據(jù)比例偏低,甚至沒有,不能很好的開展足球教學與訓練。以上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中學生對于足球運動的熱情,使得足球教學在中學的開展受到限制。
(一)教師知識結構單一,師資力量匱乏
目前中學體育教師普遍存在足球教學水平不高、教學方法老套、知識結構單一等問題。不但限制了教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也降低了足球課教學質量,同時也削弱了學生的足球學習積極性。加上各中學在招聘教師的時候對學歷水平的要求,使很大一部分具備足球教學能力的專業(yè)足球運動員難以進入教師隊伍,造成中學專業(yè)足球教師的匱乏,從而導致足球教學質量不高,阻礙了新形勢下中學足球教學的發(fā)展。
(二)中學足球教學模式欠合理,有待進一步完善
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許多學校的足球課教學都采取沒有考慮學生個體差異的一鍋端教學,導致差生學不好,優(yōu)生不愿學,最終使得足球教學整體水平得不到提高。同時,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過多強調基本技術的練習,而忽略了對學生足球比賽能力的培養(yǎng),使足球課成為傳球、顛球、帶球的練習課,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樂趣和積極性,不利于校園足球運動的開展。
(三)學生參與足球運動積極性不高,終身體育意識薄弱
學生足球教學參與度、積極性欠佳,終身體育意識薄弱,特別是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很好的灌輸終身體育的思想。部分學生缺乏參與體育課學習的內部動機,只是因為學校要求必須上課才上課,體育課得過且過,純屬在消磨教學時間,更無從說起足球技戰(zhàn)術的學習了。
(四)教學評價科學性不足,有待改善
新課程標準強調對學生應當建立更加細化的評價標準和評價體系,要求評價內容多元化、評價方式多樣化、評價手段科學化。而當前中學足球課教學更多還是以達標成績、技戰(zhàn)術水平、出勤率等作為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主要評定內容,在評價方式上仍需改善。
(五)足球器材、場地、教學時間不足
對體育學科來說,場地器材是提高其教學質量的物質保證,足球運動對場地、器材設施的要求較高。盡管各學校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教學環(huán)境中的硬件設施,但無論是其數(shù)量、質量依舊不能滿足新形勢下足球教學的需求。同時,一般中學體育課時安排很少,而每節(jié)課的時間又只有40分鐘,除去課堂常規(guī)后所剩時間無法安排太多的教學內容。以上這些因素都制約著新形勢下中學校園足球運動的發(fā)展。
(一)提升教師自身素質,加大專業(yè)人才引進力度
教師自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教學效果與教學成績。新形勢下,中學足球教師要以學生的實際需求為出發(fā)點,改變教學觀念,提升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能力,把足球技術教學與立德樹人結合起來,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同時還要提升教師自身理論水平,將體育教學相關的理論知識融入日常教學之中,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應該拓寬足球教學人才的引進途徑,鼓勵專業(yè)足球運動員走進學校。加大體育教師足球教學技能的培訓,從而更好的應對新形勢下足球教學對教師的需求。
(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完善教學安排
足球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參加比賽,足球運動的樂趣也源自比賽,因此,中學足球教學應當改變傳統(tǒng)的重技術傳授輕比賽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模式,將基本技術教學與教學比賽有機集合起來,形成以技術學習促進比賽質量提高,以教學比賽檢驗技術學習效果的良性循環(huán)。讓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增強身體素質,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精神和頑強的意志品質,體驗到足球運動的魅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足球課學習興趣。
(三)增強足球教學德育功能,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要“立德樹人”,在足球教學中也應重視對學生德育水平的培養(yǎng)。足球是一項講求團隊配合的運動,場上每個隊員都有各自的位置和分工,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引導學生認識到在團隊中每一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都是要肩負一定責任的,只有相互配合、相互幫助、盡職盡責才能取得勝利。同時,足球教學中還應該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發(fā)育特點、足球運動的特點,因材施教,更加科學化、合理化的安排教學內容,將足球的趣味性與競技性相結合,提升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與能力。
(四)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
采用多元化的評價體系,中學足球教學中,教師應將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結合起來,不僅要對學生的達標成績、技能水平、出勤率做出評價,還要對學生的努力程度、進步幅度、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品質等做出評價。充分發(fā)揮評價體系調動學生參與足球教學積極性的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同時,做好教學效果的反饋工作,不僅要對學生評價,還要對教師評價,根據(jù)學生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與教學進度,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技能培訓,實現(xiàn)教學相長。
(五)大力開發(fā)足球教學資源,完善器材設施
各中學應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和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加大開展足球教學的經費投入,完善體育器材、設施建設。學校在爭取上級部門政策性支持的同時,要發(fā)揚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已有條件,并積極爭取社會資源支持,逐步完善足球教學所需器材設施,盡可能創(chuàng)造條件滿足校園足球課程建設的實際需要。
在國家大力推進校園足球普及提高工作的新形勢下,中學足球教學在師資配備、場地器材、教學理念、教學內容、評價體系等方面仍存在較多問題,限制了校園足球的發(fā)展效果。因此,應當從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大場地器材投入、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與教學內容、完善評價體系等方面入手,深化改革,提高中學足球教學質量。
[1]高山桂.中國足球后備人才培養(yǎng)的歷史回顧與反思[J].湖北體育科,2005,4(2):161-162.
[2]冬繼風.淺談足球運動在中國發(fā)展緩慢的因素[J].大眾科技,2005,1(2):112-124.
[3]焦敬倩,張廷安.影響北京市中學女生參與足球運動的因素分析[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4,24(4):51-53.
[4]張忠.對普通高校足球課教學方法與手段的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3,37(1):115-117.
[5]劉煒.教學比賽在高校足球教學中的運用[J].體育世界(學術版),2009(2):60-61.
[6]李靜.對足球技術概念的新界定及其理論探索[J].成都體育學院院報,2008,34(6):56-59.
[7]張慶春.青少年足球訓練理念與足球后備人才培養(yǎng)[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7,27(2):52-55.
G
A
1006-0049-(2017)13-02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