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魂22小時:明星被綁架牽出連環(huán)綁架案
2004年,著名演員吳若甫被持搶綁架,在與悍匪周旋22小時后被警方救出。該案主犯王立華的一生是瘋狂而罪惡的,他號稱綁架只為攢錢干“大事”;他曾將萬能鑰匙藏在內褲中妄圖逃脫;在領取死刑判決書時他始終面帶笑容……
2005年2月3日凌晨,警方接到報案:著名演員吳若甫被綁架。
報案人稱,2月3日凌晨1時許,他們與吳若甫從朝陽區(qū)某酒吧出來時,突然被3名自稱警察的男子攔住,這3名男子還出示了“工作證”,其中為首模樣的人說:“這輛車在豐臺區(qū)交通肇事后逃逸,請和我們走一趟?!痹谠獾絽侨舾Φ臄嗳痪芙^后,他們掏出手槍威脅,并用手銬將吳若甫銬住后挾持上車。
案件發(fā)生后,北京市立即組成“2·03”專案組,全力開展偵破工作。
“假冒警察,持槍綁架?!贝税负土硪黄鹪趥刹橹械钠焦韧跏闲值鼙唤壈傅陌讣再|、作案手法和作案工具都極其相似。專案組敏銳地意識到,這兩起案件很有可能是同一犯罪團伙所為。
當偵查員拿出王氏兄弟被綁架案中的涉案犯罪嫌疑人王立華(男,27歲,北京市人)等人的照片,讓報案人進行辨認時,結果證實了專案組的判斷:王立華(外號“華子”)就是綁架吳若甫的主要犯罪嫌疑人。與此同時,專案組獲悉:吳若甫上午8時許給好友蘇某打電話稱,自己被綁架,讓其幫忙取200萬元現金。隨后綁匪又約蘇某在京廣飯店咖啡廳交接存折。
于是,專案組對王立華可能藏匿的幾個地點開展拉網式的搜查,同時繼續(xù)在全市范圍內尋找王立華曾駕駛的黑色藍鳥轎車。一張法網正在漸漸地向王立華等人收攏。
2月3日下午3時許,民警經偵查在朝陽區(qū)某小區(qū)停車場內發(fā)現了王立華的黑色尼桑藍鳥轎車。特警隊員嚴密蹲守,隨時準備與王立華展開殊死較量。
華燈初上,蹲守近3小時后,犯罪嫌疑人終于出現了。一男子駕駛藍鳥車駛出小區(qū)。
雖然開車男子在暮色中一晃而過,但是偵查員根據其體態(tài)特征基本斷定,此人就是尋找已久的犯罪嫌疑人王立華。
五名偵查員立即開車尾隨,伺機抓捕。大約19時50分,王立華把車開到一個汽車修理部檢修。按照事先制訂的抓捕方案,偵查員悄悄接近王立華。一瞬間,走在最前的偵查員與王立華相對而視,他箭步上前雙手抱住王立華,將他摔倒在地。
王立華拼命掙扎,一只手已經伸進了裝有手雷的左褲兜。另一名偵查員勇猛地沖上,用最大的力量將王立華的左手按住,并迅速取出了他褲兜內的軍用手雷。又一名偵查員在協助控制王立華的同時,搜出其腰上兩支已經上膛的蘇制TT型手槍。目空一切、兇狠成性的王立華終于落入法網。
專案組兵分兩路,一邊對王立華進行審查,另一路立即前往順義農家院與先期到達的特警隊員匯合準備解救人質。農院坐北朝南,院內共有三間平房,其中西房里一直亮燈。偵查員由此推測,人質很可能應在西房。
這時,指揮部終于傳來消息,王立華供認了全部犯罪事實,并交代吳若甫及2月2日被綁的另一名當事人杜慶疆確實被關押在此院內,屋內共有5名歹徒,5支槍和子彈若干。
2月3日深夜23點多,當所有綁匪都在昏昏欲睡的時候,小屋的所有門窗突然一齊爆裂,霎時間,特警魚貫而入,綁匪們還沒有反應過來便已全被制服。“整個過程也就兩秒的時間。那些綁匪的槍其實就在他們身邊,他們卻連摸槍的機會都沒有,”吳若甫回想道,“等我被營救出房門后,我一看,滿院子里全是警察。而此前我竟沒有察覺到一點動靜。”
據悉,警方抓獲的王立華犯罪團伙的14名犯罪嫌疑人中,有10人受過公安機關的處理,其中8人曾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1人被勞動教養(yǎng)。主犯王立華,1995年曾因搶劫罪被判處9年有期徒刑。
通過審訊得知,2002年3月,出獄后的王立華認為,要干“大事”就要有大量的資金,而短時間內聚集大量資金的捷徑,只有綁架勒索,而槍支是必不可少的。為了能夠盡快買到槍支,王立華決定做云南某犯罪團伙的“馬仔”。不久,24歲的他云南某地“一鳴驚人”。每逢為團伙火并,他必沖在最前面,不少人一聽他的名號,就望風而逃。
2003年1月,王立華和名叫“小二”的朋友輾轉到遼寧鐵嶺市、黑龍江拉林市,搞到了3桿獵槍。這些槍顯然滿足不了王立華“干大事”的需要。之后,王立華一個人到貴州去“尋槍”。一個槍販子賣給王立華3把仿“六四”手槍,還有3發(fā)子彈。這次買槍,王立華花掉了9100元,也花去了他大部分的積蓄。
王立華陸續(xù)買來的槍除了自己使用,都裝備了他手下的兄弟們。一名警方人士說,2003年夏天,王立華在北京豐臺一個飯館吃飯,恰巧碰到以前的一個獄友,酒喝多了,王立華從腰里摸出一把損壞的“六四”手槍,竟順手把這支槍送給了這個朋友。而在警方審訊王立華時,他無論如何都想不起這個朋友的名字來?!伴_始他買到的大多是普通獵槍,這些槍太顯眼,用起來不如制式手槍或者沖鋒槍。王立華想,如果能夠搞到一批制式槍支就好了。他知道買槍必須有大量的錢,所以搞到一筆錢是王立華需要考慮的問題?!?/p>
王立華決定實施綁架,第一個綁架目標想到了一個開豐田霸道的叫王平(化名)的人。據悉,王立華出獄時,他的幾個“朋友”帶他到一家很高檔的酒店為他接風,這時從樓下走上來幾個西裝革履的年輕小伙子。王立華的朋友中有一個叫“六哥”的人連忙站起來跟來人打招呼,但領頭那個小伙子只是很傲慢地點了一下頭。小伙子的做派讓王立華很不舒服,他盤算著,“六哥”至少也有六七千萬元的家產,還對這小伙子這么客氣,這小子肯定有些來頭。當“六哥”介紹王立華是自己剛出獄的朋友時,那小伙子不屑一顧地說:“不就是搶了兩萬塊錢嗎?算個球啊,要是早找我,我跟公安局長打個招呼就把你撈出來了。”王立華聽這人口氣這么大就更不爽了,問身邊人對方是什么來頭,朋友告訴他,他父親是做大買賣的,有億萬家產。王立華事后接受警方審問時說,之所以把目標瑣定王平,原因很簡單:一是因為王平家里有錢,二是因為看著王平“別扭”。
據辦案民警介紹,這伙綁匪非常殘忍,他們即使收到贖金也會殺人滅口。2003年9月,王立華叫來了在服刑時認識的王慶曉和董立民以及其他幾個“朋友”,在平谷的一個理發(fā)店里綁架了王平,并且打電話向其父親索要300萬元。
在電話中,王立華特別強調讓王平的父親不要報警。9月7日凌晨1點,王立華與王平的父親約好在京開高速公路大紅門收費站南交納贖金。王立華拿到了分別裝在兩個袋子里的300萬元,因為懷疑路上有警察攔車,他覺得王平的父親報了警,就給董立民發(fā)了短信,被害人王平于是被王慶曉用鐵鏈勒死后埋進了河北燕郊的一個農家院內。
此后,他們每次都選擇家里有錢或開豪華轎車的車主伺機作案。2015年1月6日,他們綁架王平之弟未遂;2015年2月2日,在朝陽某歌廳門前,他們又綁架了一輛奔馳跑車車主杜慶疆;當得知杜慶疆無錢支付贖金后,氣急敗壞的王立華一伙又于次日來到某酒吧門前,將目標鎖定了一輛寶馬吉普車,進而綁架了吳若甫。
大案破獲,王立華被送進看守所。可當他走過安檢門時,警報就被觸發(fā),可民警每次搜身又找不出東西,因此只能讓王立華把衣服逐一脫掉。就這樣脫掉一層、走一遍,警報就響一回。直到他脫得只剩內褲時,王立華這才把手伸進內褲并掏出了一把手銬鑰匙。就在這一刻,他的眼光黯淡了——這把藏了兩年多的手銬鑰匙,是他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據抓捕王立華的特警隊員回憶,王立華在落網后提出想見他的女朋友,當時,我們帶著他來到他女朋友的暫住地,現在想想,當時他就是要找機會逃跑,只是我們將他的手銬在后面,他才沒機會伸到前面掏內褲里的鑰匙。而王立華的近10個女朋友都對警方作證說,王立華只有在和她們鬼混時,才將手銬鑰匙取下。
王立華“天生就是一個壞種”嗎?如果不是,一個平民家庭的孩子是如何成為一個惡行累累的歹徒的?
王立華的姐姐王立萍說,由于王立華在我們家那一帶“混”出名了,所以,警察老來找他。在我的印象里,王立華天天被警察找,王立華不說出幾個案子,就不能回家。最多的一天,王立華去了5次派出所。我記得,當時王立華活得特別痛苦,如果他和警察說出一起混的人做的事情,肯定會被同道的人打。但是不說,警察又總是找他。有段時間,我們家里就決定讓王立華躲到外地的阿姨家,為了躲避壞朋友也是為了躲警察。但王立華走了以后,麻煩事反而更多了,只要當地出了什么“事情”,大家都往王立華身上推,這讓王立華感覺離開了不行,留下也不行。
1995年,年僅17歲的王立華做生意被人騙了,出于報復心理,他搶了一個浙江商人的手機和皮衣,被法院以搶劫罪判處有期徒刑9年。王立萍認為作為姐姐,只有她能而且應該能把王立華拉回正道上來。但由于自己太忙,結果又在王立華最需要人拉一把的時候,把他“放棄”了。王立萍承認,王立華出來一年多的時間里,她和王立華一起認真談心的時間都沒有超過一小時的。
對王立華而言,7年牢獄生涯的“收獲”之一是結識了很多弟兄。包括一起參加綁架吳若甫和其他綁架案的王慶曉、董立民、梁軍等人,他們都是王立華的獄友。“有了合伙人,他真正有了做‘老大’的感覺?!蓖趿⑷A在被提審的時候曾交代,他當時有個獄友是一個高高瘦瘦的銀行工作人員,王立華有意和他套近乎,問他銀行的一些事情。在聊天中,王立華得知銀行的金庫是由行長和保衛(wèi)科長共同掌管鑰匙,他認為,只要綁架了銀行行長和保衛(wèi)科長,帶著他們去金庫,不怕拿不到錢。搶劫金庫的想法,王醞釀了整整7年,他還暗暗記住了一些銀行的位置和銀行行長的名字。
北京市公安局預審支隊警察陳亮接受采訪時稱,王立華和他的手下相互之間爾虞我詐。
檢方分析,王立華和他的手下互不信任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第一次綁票后分贓不均。王立華找到了董立民和王慶曉,告訴他的綁架計劃時許諾得手后分給他們巨額贖金,但實際上,等300萬元贖金到手后,王立華只分給董立民、王慶曉各自十幾萬元,剩下200多萬元據為己有,這些錢除了買了兩輛二手桑塔納轎車,到云南購槍花了60多萬元等開銷外,其他的錢王立華都用在賭球、吸毒和吃喝玩樂上了。
2005年9月13日,是王立華的最后時刻。他醒得很早,在他心目中,他還有一線生機。他的母親和姐姐在二審期間向北京市最高法院提出書面申請,請求法院為他做司法精神病鑒定,稱他有精神疾病家族史。其姑姑因患有精神障礙經勞動局鑒定為殘疾人,多年來一直享受殘疾人待遇,靠領取國家補貼生活,其姑姑之子也由于遺傳因素被北京安定醫(yī)院鑒定患有精神病。如果被認定,他有可能免于一死。
9點多鐘,王立華接到北京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的通知,在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進行“犯人臨死刑前的家屬會見”,這意味著他的死刑已經由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完畢。這個27歲的職業(yè)綁匪真的山窮水盡了。
確切地說,17歲以后,王立華就再也沒哭過。他站在被告席上的神情很老練,甚至領取死刑判決書時,他都始終面帶笑容。
(《法律與生活》趙曉秋/文、《三聯生活周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