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的人總遲到
有的人在你需要他們的時候總是找不見人影,但在過了約定時間20分鐘之后他又來了,并且每次都有借口;有些人不管設置多少鬧鐘,總是無法準時,有的可能會錯過飛機,有的會錯過一些他們十分希望參加的活動。那么,為什么有的人總遲到呢?
研究者給志愿者一定的時間去完成指定的任務,能夠隨時查看時間。不過,志愿者們往往會過度專注于目前正在進行的任務,例如拼字游戲,而忽略了去查看時間。
一方面,這與我們?nèi)粘I钪邪l(fā)生的事件十分相似。當我們十分專注于瀏覽網(wǎng)頁、閱讀新聞時,可能就會賴床,希望先看個5分鐘再去上班。然而,你所以為的5分鐘實際上已過了20多分鐘。
另外一方面,也許我們的個性決定了是否會遲到。一些人往往自律能力較差,當沉迷于玩游戲或參加某個活動時,就會忘記即將要完成的工作。這一性格缺陷很難克服。研究人員表示,人們遲到的原因可能各種各樣,但如果能夠改變性格中的缺陷,就能夠減小這一陋習發(fā)生的幾率。
(《生命時報》)
人生三立:立心要誠、立事要明、立身要穩(wěn)
一、立心要誠誠,意思是彼此信任談和,遵守協(xié)約停戰(zhàn)。
要做到心誠,首先要不欺騙別人。商鞅秦國變法,徙木立信,百姓擁戴,順利推行變法。秦國積蓄國力,橫掃六國。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一個國家誠實有信,才能被萬民擁戴,繁榮昌盛。
其次,要不欺騙自己。陶淵明《歸去來兮辭》里講,“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他知道自己本性不適合做官,于是遵從自己內(nèi)心的選擇,掛印辭官,與山水為伴。自此,歷史上少了一個平庸的官吏,多了一個流傳千古的詩人。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如果都不能真實地按照自己的心意去活,還有什么意思呢?不要欺騙自己,要忠于你的內(nèi)心。
二、立事要明明,日代表太陽,月代表月亮。造字本義:日光或月光將空間照亮。
做到“明”,首先做事要明明白白、坦坦蕩蕩,不虛偽,不做作,不夾私貨。持節(jié)守正,方為人間正道。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經(jīng)常和朋友在婦人開的酒館里喝酒,喝醉了就躺在婦人身邊呼呼大睡。有戶人家的小姐頗有才貌,未出嫁就去世,他不認識人家,跑過去就痛哭一場。雖然那時候禮法森嚴,但因為阮籍為人坦蕩,沒人懷疑他。
其次,要做到有智則明。世界的規(guī)律是隱藏在黑暗之中的,它變化莫測,一般人根本看不清楚,這就叫神秘。而把這些看不清楚的事物變化的規(guī)律、道理顯現(xiàn)出來,讓人能夠看清楚了,這就叫明。
沒有智慧的火炬引導的人生,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很容易走錯路或者掉進陷阱,這就叫蒙昧,所以教化小孩子學最基本的知識叫做“開蒙”。有了智慧之火引導,不再摸黑趕路了,就叫做“明”,因此有智為明。
三、立身要穩(wěn)穩(wěn),左禾右急,禾指谷物,急,是“隱”的省略,表示藏匿。造字本義:聚藏谷物。
靠人人會跑,靠山山會倒,一技傍身才最穩(wěn)當。風水輪流轉,一朝天子一朝臣,能夠在大動蕩中活下來的,都是有一技傍身的人。
水滸傳里的安道全,在梁上排名五十六位,但是一身醫(yī)術精湛。等梁山好漢退場的時候,皇上還需要他,安道全最終做到太醫(yī)院金紫醫(yī)官。
既要藏拙,也要藏鋒。莊子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顆大樹,樹枝彎曲、材質疏松,而且臭不可聞,毫無用處,所以沒人砍伐它,得以長成參天大樹。但是有一天莊子和學生們?nèi)ヒ粋€朋友家做客,朋友殺鵝招待他們,問那個朋友殺掉哪只,朋友說道:當然殺掉那只不會叫的。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為人處世要處在“材”與“不材”,“有用”與“無用”之間。如果太有用,可能被人嫉妒陷害,也可能不停被人使喚奔波,這時就需要藏拙;如果太無用,可能會被人認為你沒存在的必要,特別的情境下可能被放棄,這時就需要露鋒。(中國新聞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