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秀榮
行走在教研成長的路上
侯秀榮
教研活動要以教研為主線,以活動為載體,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牢牢把握一個“實”字,盡力把各項活動都落到實處。落到實處,就有效果,就有收獲,就能不斷前行。
首先,教學常規(guī)管理落實處。教學常規(guī)實施一月一檢查制度。學期初檢查教學計劃、教學進度計劃、培優(yōu)輔困計劃、教案。每月末檢查教案、作業(yè)、隨筆、作文、輔導落實情況、聽課情況。為了使這些常規(guī)工作更有操作性,我們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中小學教學常規(guī)管理基本要求(試行)》,大致制定了一個剛性標準,只要老師進課堂,必須有教案呈現。不僅新課有教案,復習課、試卷講評課、練習課都要有教案,避免老師課堂教學的隨意性。作業(yè)、作文、隨筆等都根據自治區(qū)的要求規(guī)定了最低次數,批改也有相應的要求。檢查時,每人都有詳細記載。這樣,既有剛性標準,又有彈性調節(jié)。在剛性中,顯示共性,方便操作;在彈性中,尊重差異,顯現特色。剛開始實施時,有些老師有意見。但落實之后,大家都體會到了這樣做的益處。一是避免老師偷懶;二是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三是對癥下藥,在備課寫教案時有反思、有舉措,從而在課堂得以落實。
其次,集體備課落實。以往集體備課,形式化嚴重,大家坐在一起2節(jié)課,時間耗費了,卻收效甚微?,F在,我們以課堂為主陣地,以備課組為單位,備課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具體做法是:先由主講人根據每學期的教研主題備課,第一節(jié)課呈現他的研究方向與備課思路,第二節(jié)備課組其他成員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呈現情況,提出意見與建議,主講人進行二次備課,再在課堂呈現,大家研討。如此循環(huán)反復,直至定稿成型,再在課堂給教研組全體呈現,全體語文老師再根據課堂呈現的情況,主講人修改,最終定稿。備課成果發(fā)在我們語文教研資源共享庫,供大家共享。
在三至四次,甚至五次的集體備課中,一個教研主題的實效性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不僅主講人有很大進步,其他成員也有很大收獲。在這樣的落實中,每個人都有切實的收獲。
同時,三個備課組緊密聯系,開展“同課異構”或“異課同構”的集體備課活動,在交流中有碰撞,在研討中有收獲。如2016年3月我們開展的老教師朱彥清與福建援疆青年教師張超群上《將進酒》的“同課異構”活動,高一張筠老師上的《蜀道難》與朱彥清老師的《將進酒》又是“異課同構”,這不僅僅是課堂教學的呈現,更是兩地教研活動的交流、碰撞。2016年9月,我們又開展了張榮、溫曉榮、楊文德三位青年老師的《燭之武退秦師》“同課異構”活動,侯秀榮、王玉霞兩位老師的《阿房宮賦》《陳情表》的“異課同構”集體備課活動。這樣的活動不僅使青年教師對文言文的教學有了新的認識與思考,其他教師也對文言文課堂教學的實踐有了更好的借鑒與推動。
集體備課活動中,我們還有一項主題活動是期中、期末考試質量分析、高三模擬考試質量分析。教研組會在考完試后,將三個年級的老師組織在一起召開質量分析會。每位老師根據自己的情況暢所欲言,找出存在的問題,尋找解決的辦法。這樣的交流,大家互相學習長處,彌補不足,找出共性問題,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法。質量分析會,不僅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整體學情,有助于研究教法,而且促進了老師之間更深的交流與合作。
再次,理論學習落實。我們充分利用福建援疆資源,上級領導為我們鋪橋搭路,請福建教育專家和優(yōu)秀一線特級教師為我們傳經送寶。福建教育科學研究所馮云老師為我們舉辦講座《教師課題研究中的選題、論證和實施》《小課題研究發(fā)展趨勢及研究范式》。馮老師專業(yè)的解讀,翔實的案例,深入淺出的舉例說明,為我們打開了課題研究的新窗。
福建南安一中特級教師楊淑延老師的“增文氣、接地氣、顯靈氣”現場示范課堂,成為我們學習的榜樣。楊老師為我們示范了2節(jié)現場課,樸實而開啟學生思維的課堂,拉近了我們與楊老師的距離。學校的三位年輕老師學以致用,積極上展示課,與福建特級教師交流,楊文德老師大膽與福建漳浦一中特級老師陳榮龍同課異構,兩位特級教師做了點評與指導。同時,我們派出優(yōu)秀老師去福建學習,學成歸來舉辦講座與大家交流??h、市、州、區(qū)有教研活動或教學大賽,校長會在盡可能的范圍內,讓大家都去學習,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教師們都獲得了長足的發(fā)展。
第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學生的能力獲得提升。
每次語文活動,都有計劃、有方案、有過程、有總結。學生語文興趣得到激發(fā),語文能力得到提高。
1.堅持開展優(yōu)秀讀書筆記展評活動
利用假期的時間,語文老師給學生布置具體的讀書任務,開具體的書單,要求做一萬字的讀書筆記,要求寫讀書心得,學期初在每班展覽、選評,選出三本優(yōu)秀讀書筆記做成展板在全校展評,并利用升旗時間給予獎勵。此項活動極大調動了學生讀書的興趣。
2.開展“親子閱讀”讀書展評活動
學生與家長共讀經典名著,共同交流讀書感悟。我們的活動不僅帶動了學生讀書,更帶動了學生與家長共同讀書,共同進步。比如,我們要求學生與家長共讀一本書,并做讀書小報,之后又將此過程中的感悟寫成文章,最后編輯成書。讀著學生的“親子閱讀小報”,我亦有感動、有深思。家長讀了,也有感動、有啟發(fā)、有震撼。學生看著自己的成果,欣喜之情、收獲之豐自不待言。
3.??缎卵俊伏c亮孩子讀書的前程
為了讓學生對寫作充滿激情,為了讓學生們充分感受那一份被欣賞、被肯定的感覺,我校??缎卵俊窔v時31年,已創(chuàng)辦62期,其中還有教師??W生版所收集的都是本校孩子的優(yōu)秀習作,經過老師潤色,我們看到的是一篇篇精彩紛呈的佳作;我們看到的是同學們對閱讀的渴求;我們更看到了學生積極前行的信心和動力。
4.參加各類征文比賽,豐富了學生的讀書生活。
5.每學期開展古詩文默寫競賽、當堂作文競賽、演講等各類語文活動競賽。開展競賽,有利于發(fā)現問題,并及時對癥下藥,采取補救措施。
6.每學期開展經典吟誦活動。我們的高中學生底子薄弱,這樣的活動開展,加深了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喜愛,對經典的領悟,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
最后,積極發(fā)揮優(yōu)秀骨干教師的領頭作用,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快。
組織本組教師以老帶新、互幫互學活動,促進了青年教師迅速成長。督促青年教師加強基本功訓練,激勵青年教師參加各種級別基本功競賽,主動、積極投入課改,及時進行教學反思、教學總結,撰寫教學反思、教學論文,提高青年教師教學水平。
在教育教學的旅途中,我們甘愿做一個行者,不斷行走,不斷思索。
★作者單位:新疆木壘哈薩克自治縣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