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政治、輿論與司法的沖突
        ——以民國施劍翹案為例

        2017-01-28 15:43:28齊盛
        棗莊學院學報 2017年3期
        關鍵詞:法律

        齊盛

        (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上海 200042)

        政治、輿論與司法的沖突
        ——以民國施劍翹案為例

        齊盛

        (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上海 200042)

        施劍翹刺殺孫傳芳案是民國時期的著名大案,這一案件的最終結果是施劍翹從被判刑到減刑再到被特赦,這樣的處理結果與當時的刑法是相悖的。然而,施劍翹為什么會得到如此寬宥卻是值得探討的。應當說,政治人物的干預和社會輿論的綁架是施劍翹得以被特赦的關鍵因素,這些充分體現了中國社會政治、輿論與司法的沖突,而這種沖突背后則具有深厚的文化因素。

        劍翹刺殺孫傳芳案;政治;輿論;司法;沖突;文化①

        一、施劍翹刺殺孫傳芳案簡介

        施劍翹刺殺孫傳芳一案是民國時期的著名案件。孫傳芳是北洋軍閥的重要代表人物,施劍翹也是民國時期有相當知名度的人物,施劍翹為何要刺殺孫傳芳?這要從施、孫兩家的恩怨說起。

        民國北洋政府時期,發(fā)生過一場浙奉戰(zhàn)爭。1925年10月,直系軍隊與奉系軍隊之間因爭奪地盤爆發(fā)了戰(zhàn)爭。11月,作為奉系張宗昌部第二軍軍長的施從濱率部與直系孫傳芳的部隊交戰(zhàn),施從濱戰(zhàn)敗被俘。之后,孫傳芳將施從濱槍決,并暴尸三日,懸首示眾。

        此事與施劍翹有何關系?施劍翹生于1905年,原名施谷蘭,親生父親是施從云,但是被施從云過繼給了自己的堂弟施從濱,于是公開的說法就變?yōu)槭﹦βN是施從濱之女。在得知施從濱的死訊后,是年20歲的施劍翹當即決定要為父報仇。

        施劍翹最初把復仇寄希望于兄長施中誠,但是身為警務司令的施中誠拒絕了她,并反過來勸她打消復仇的想法。在施從濱被殺三周年之際,施中誠的軍校同學施靖公表示愿意為施劍翹報仇,施劍翹因此嫁給了他。待施靖公功成名就、成為旅長后也拒絕了施劍翹為父報仇的請求。施劍翹深感失望,自己帶著兒子返回娘家,并改名為施劍翹。

        在這種情況下,施劍翹決定獨自報仇。在之后的日子里,她苦練槍法,并且不斷打聽關于孫傳芳的消息。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得知孫傳芳避居在天津租界,并且定期在天津居士林佛堂拜佛。在經過一番精心策劃和準備后,施劍翹于1935年11月13日下午,在居士林趁孫傳芳拜佛時,近距離從身后向孫傳芳頭部射擊兩槍、背部射擊一槍,致使孫傳芳當場死亡。

        二、案件的審理

        天津居士林的槍聲不但震驚了天津,也驚動了全國。事發(fā)當天的報紙就對此事進行了報道。事發(fā)的十二天后即1935年11月25日,天津地方法院開庭審理此案。讓我們回顧一下當時庭審的一些片段。

        當日上午8點,案件開審。主審法官文人豪訊問被告的基本情況,施劍翹一一作了回答。接著由檢察官宣讀公訴書,公訴書陳述被告持有軍用槍彈殺死孫傳芳,除自供不諱外,且有證人及值日崗警,還有兇手傳單、手槍、槍彈等證據,兇手犯《中華民國刑法》第187條、271條第一項之殺人罪,請求法庭公判。由于施劍翹持槍殺死孫傳芳的事實清楚,施劍翹本人也供認不諱,第一次開庭休庭。到第二次開庭時,原告律師要求法庭以殺人罪從重判處;施劍翹的辯護律師認為其有自首行為,按照《刑法》第62條,可以減刑;報父仇與其他原因不同,在現今時代,此情孝義可嘉,應按《刑法》第59條酌情減刑。[1](P40)控辯雙方據此在法庭上展開了激烈辯論。

        在這里有一個應當特別注意的細節(jié):施劍翹的辯護律師說,施劍翹在殺孫傳芳之前,即決心自首,有她在殺死孫傳芳后當場散發(fā)的《告國人書》及傳單為證;其次她殺孫后沒有逃跑,反而對現場的人說“不要害怕,快去報警。”之后未等警察開口,即聲稱自首,交出了槍彈。接著,施劍翹將《告國人書》等物遞上,主審法官文人豪接過遞上來的《告國人書》,當庭展開閱看,看到寫有“大仇已報,我即去法院自首”的詞句。此時,文人豪法官“眼前頓時一亮”,心里盤算著“有一線生機了”[1](P41)??梢姡景钢鲗彿ü傥娜撕乐辽俅藭r已經有心為施劍翹“開脫”。

        負責本案公訴的檢察官發(fā)表意見認為,施劍翹在殺人之后散發(fā)傳單的行為不能構成自首??胤街赋鍪臑I并非死于孫傳芳個人之手,竭力強調施從濱之死,乃按軍法處置,若以其死為仇,應仇法,而不能仇人;[2](P44)而施劍翹預謀殺人,應當依法處罰。施劍翹在庭審中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供認不諱,她陳述了自己殺人的經過和原因,并且為自己辯護聲稱:其父如果戰(zhàn)死于兩軍陣前,她不會拿孫傳芳做仇人;但是孫傳芳在俘虜施從濱后將其殘殺并懸頭,她這才與他不共戴天。

        12月16 日,天津地方法院以“訴字第622號刑事判決書”對施劍翹槍殺孫傳芳一案作出判決。判決書認為自首成立,以“其主觀方面,純?yōu)樾⑺紱_激所致,與窮兇極惡者究有不同,合于上述自首減刑,判處施劍翹有期徒刑十年”[1](P41)。

        一審宣判后,控辯雙方均不滿意。原告孫傳芳之子孫家震認為自首一說難以成立,量刑過輕,并提出要被告承擔喪葬費等賠償;被告施劍翹則認為自己是為父報仇,并且殺死的是孫傳芳這樣的大惡軍閥,而沒有受到法律的憐憫寬恕,雙方均向河北省高等法院提出上訴。

        河北省高等法院受理上訴后,雖然認為施劍翹殺人后的行為屬于自白而不是自首,但念其事出有因,二審改判為有期徒刑七年。但施劍翹仍然不服,繼續(xù)上訴;原告孫家方面對減刑更為不滿,也要求檢察官提出上訴。雙方于1936年2月先后提出上訴,分別上訴至最高法院。

        本案上訴至最高法院后,很多社會團體特別是江蘇、安徽、浙江、湖南等地的婦女會、商會等同情施劍翹,紛紛通電呼吁,希望最高法院能對施劍翹援例特赦。當時的社會輿論一邊倒地指責孫傳芳為罪惡的軍閥,認為施劍翹的所作所為不但是為父報仇,而且是為國除奸,是“驚天”的孝行。1936年8月1日,最高法院作出判決,駁回上訴,維持二審判決。

        最高法院的判決引起軒然大波,社會各界紛紛要求赦免施劍翹。國民黨的黨政大員們也積極活動、運作。在種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1936年10月14日,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和司法院院長居正共同簽署公告,決定對施劍翹予以特赦。這樣,施劍翹實際只服刑九個月二十六天就重獲自由。

        三、本案所體現的社會輿論與司法的沖突

        通過前文所述,施劍翹刺殺孫傳芳一案的案情已經基本清楚。對于本案,當時社會輿論比較一致的看法是,施劍翹刺殺孫傳芳,其志可嘉、其情可憫。當時國內主要媒體對這一消息均進行了報道,《大公報》以“孫傳芳如此下場”為題的文章指出,孫傳芳之死是罪有應得,是十年前一時快意之舉埋下的冤冤相報的禍根;《大眾生活》雜志發(fā)表感言稱:孫傳芳皈依佛門,一面做和尚,一面當間諜,是今天“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明天“放下佛經,立地成屠”的典型屠夫。許多社會人士對施劍翹的行為表示莫大同情,并稱其孝心驚天地、泣鬼神。[1](P41)

        而且,本案實際上從一開始就對孫家一方不利。在案件庭審開始后,法官早就有意為施劍翹“網開一面”。 本案主審法官文人豪在庭審拿到施劍翹的《告國人書》后,就打算在“自首”問題上做文章,一審就是以自首為由判處施劍翹十年有期徒刑的。此外,社會輿論對案件審理的巨大干擾這一點也得到了文人豪本人的證實。他事后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此案庭審中,受到社會權威人士種種干擾是毋容多說的,法庭幾經合議,肯定了被告的自首行為。沒有判其死刑,這在當時是盡了最大努力。[3](P36)

        除了主審法官有意為施劍翹開脫以外,整個社會輿論為何對施劍翹以殘忍手段(近距離槍擊致使孫傳芳腦漿四溢,當場身亡)殺死孫傳芳視而不見,而一致認為報仇有理,一邊倒地為施劍翹求情并且肯定其復仇行為?我們看一看當時的社會輿論,以下兩例極具代表性:

        《新民報》發(fā)表了著名女報人鄧季惺“對施劍翹判決書之意見”的文章,她認為,孫傳芳系禍國罪首,按照《危害民國緊急治罪法》本應處極刑,國民政府也曾通緝在案,株殺國法不容之人,古今均不為罪,施劍翹以一弱女,誅殺了因租界蔭庇,政府無能追捕的兇犯,法庭卻判以十年、七年之刑,實欠公允。[1](P41)《朝報》發(fā)表揚州婦女致首都、上海同仁請求聯合營救的通電,歷數孫傳芳的罪惡,贊揚施劍翹為父報仇、手刃巨惡、從容自首、大義凜然的精神,敬乞各界人士一致營救,早脫囹圄。[1](P41)

        上述《朝報》提到了“為父報仇”。復仇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是一種普遍現象,“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是中國人自古流傳的一種特有的忠孝觀念。復仇是一種野蠻的私力救濟方式,與司法等公力救濟方式完全相悖,雖然中國傳統(tǒng)社會以儒家思想為正統(tǒng),歷代王朝都大力宣揚孝道,但對復仇這種嚴重威脅社會秩序的行為爭議比較多,至晚至隋唐時已不為官方所公開認可。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由于清末以來全面、持續(xù)引進西方法律,至20世紀30年代時“六法全書”體系已經確立,中國的整體法制面貌已經有了根本性變化。民國的刑法典正是在全面引進西方近代刑法的基礎上制定的,對于私自復仇行為是絕對禁止的。

        可見,施劍翹的行為依當時刑法無疑構成犯罪,但當時的主導性社會輿論卻認為她的行為不但不應當受到處罰,反而應予贊揚和褒獎,因此群體性地置法律于不顧,并且不斷向主審法院和法官施壓。在當時新聞、報紙、戲劇、小說等集體“轟炸”之下,“公共輿論”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媒介給公眾呈現的是傾向于給予施劍翹“特赦”的輿論場。在這個輿論場中,個體為了維護自己本能的道德判斷,在媒介報道的影響下發(fā)出自己的意見——給予施劍翹特赦。[2](P45)而最終,施劍翹確實得到了特赦。關于這一點,時任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在特赦公告中的所言可謂這種觀點的集大成者:“二十五年九月三十日第二二六號呈一件,為施劍翹因其父施從濱曩年為孫傳芳所慘害,乘機行刺,以復父仇,事后坦白自陳,其志可衷,其情尤可原,擬請將該施劍翹原判處徒刑七年,免其執(zhí)行,以示矜恤由?!盵4](P24)

        請注意,上述特赦公告并未提及施劍翹的“自首”,而是說“事后坦白自陳”,可見自首一說之牽強。由此,在本案中社會輿論與司法之間的尖銳沖突也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四、案件評析

        (一)本案的法律適用問題評析

        本案經過審理,天津地方法院一審判處施劍翹有期徒刑十年;上訴至河北省高等法院后,改判為七年;接著上訴至南京的最高法院,維持二審判決。

        如果拋開人為干擾因素,根據當時的刑法,本案應當怎樣依法處理呢?施劍翹刺殺孫傳芳一案發(fā)生于1935年11月13日,應當適用當年7月1日生效的國民政府第二部刑法典即1935年《中華民國刑法》。該法在第271至276條、第187條、第62條、第59條分別對殺人罪、持有危險物犯罪預備、自首、憫恕等情況作了明確規(guī)定。

        根據本案案情,應當適用該法第187條及271條。其中,第187條規(guī)定“意圖供自己或他人犯罪之用,而制造、販賣、運輸或持有炸藥、棉花藥、雷汞或其他相類之爆裂物或軍用槍炮、子彈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第271條規(guī)定“殺人者,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前項之未遂犯罰之。預備犯第一項之罪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5](P226)根據本條,施劍翹刺殺孫傳芳應適用第一項,即“殺人者,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至于施劍翹的行為是否構成自首應當依據第62條,該條規(guī)定“對于未發(fā)覺之罪自首而受裁判者,得減輕其刑。但有特別規(guī)定者,依其規(guī)定”。[5](P109)其實,正如負責本案公訴的檢察官在法庭上陳述的那樣,自首應當是被告在犯罪事實未經發(fā)覺前或無人知情時,由其本人向有關偵察或審判機關人員的主動承認,這樣才能構成自首。而在本案中,施劍翹的殺人行為是在大庭廣眾中、在眾目睽睽下實施的,雖然她事后直陳了自己的犯罪事實,但這只能屬于自白,不構成自首。

        可見,一審法院對施劍翹所做的十年有期徒刑的判決已經充分考慮了其復仇的“合理性”,是最低量刑,已屬從輕處罰了。需要注意的是,根據本條第三項“預備犯第一項之罪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即預備殺人已構成犯罪。也就是說,施劍翹刺殺孫傳芳在預備階段已經構成犯罪,僅僅預備就應當處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綜上所述,本案就法律適用而言是沒有問題的,并且法官基于多種因素的考量,可以說已經做到最大限度的從寬了。

        (二)本案背后的政治與文化因素

        本案在當時轟動全國,其最終處理結果不但與社會輿論密切相關,也與當時的政治背景有密切關系??梢哉f,本案的最終處理表面上看是“輿論審判”的勝利,背后其實更多的是政治干預的結果。

        施劍翹的所作所為究竟是罪行還是義舉?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角度看孫傳芳遇刺案,施劍翹是為父報仇的孝女、俠女,但問題在于當時的中國已經逐漸走向法治,為什么還會出現大力宣揚這種以暴力報私仇的現象,個中緣由頗值得玩味。

        如前所述,施劍翹刺殺孫傳芳的行為無論有多么“充分”的理由,已經構成了犯罪,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本案的處理結果是:施劍翹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到二審改判為七年,終審維持了七年的判決,最后被國民政府特赦。所有這些都證明,她的行為構成犯罪。

        南京國民政府上臺后,在三四年時間內制定了“六法全書”,這是一個完整的現代化的法律體系,刑法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雖然制定有符合國際化要求的法律制度,但法律只是形式上的東西,實際上人們并未真正接受西方的法律價值觀念,仍然受到傳統(tǒng)法律文化價值的影響,因此才會在施劍翹被判刑之后仍然不顧法律而要求赦免施劍翹。[6](P298)

        此外,從另一種意義上來講,本案從一開始就幾乎注定不可能得到公正審理。眾所周知,南京國民政府正是以武力推翻北洋政府才得以建立的。國民政府上臺后,作為北洋政府曾經的重要首腦人物,已經完全失勢的孫傳芳退出了政治舞臺。作為一個國民政府發(fā)動北伐戰(zhàn)爭前的南方地區(qū)的軍政首領,孫傳芳是北伐的直接對象之一。南京國民政府在宣揚自己合法性的同時,必然要將更早的軍事領袖及其政府非法化,[7](P194)這是本案背后大的政治背景。對孫傳芳遇刺案舉國關注的時期,正是他被妖魔化的高峰時期。

        而且,施劍翹刺殺孫傳芳一案正發(fā)生在中國民族危機日益深重的20世紀30年代中期。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在民族危機下孫傳芳的負面形象得以擴大。施劍翹案引發(fā)媒體廣泛關注,社會輿論呈現“倒孫贊施”趨向的重要原因是施劍翹刺殺對象為“軍閥”孫傳芳。[8](P110)在“正義復仇”的語境中,當時的社會輿論其實早已對孫傳芳作出了“判決”。作為一個“政治不正確”的人,施劍翹對他的復仇很容易獲得正當性。“軍閥”,這個意識形態(tài)色彩很濃的稱謂已經牢牢地戴在了他的頭上,因為這個稱呼本身就是“惡人”和“罪犯”的同義語。

        當時,在眾多力挺施劍翹的社會輿論中,也有一些宣揚堅持司法獨立,法院判決不能被社會輿論所綁架,法律歸法律,人情歸人情,一碼是一碼,不能因人情而影響法律的判決,如《法律評論》《獨立評論》中若干文章,都力圖申明“法律至上”的觀點,也有人指出施劍翹的這種復仇行為是封建禮教的迂腐思想,若是基于孝道的報仇行為就能得到特赦,置法律的公平與威嚴何地呢?不過這些都在一片為施劍翹的叫好聲中邊緣化了。[9](P69)

        并且,施劍翹這個所謂的弱女子并不弱,她其實有著相當的政治背景。案發(fā)時,施劍翹事實上并未真正脫離夫妻關系的丈夫施靖公是閻錫山手下的旅長,幾個兄弟也都是有頭有臉的軍界人物。她的那支勃朗寧手槍就是通過特殊渠道弄到手的。而在本案中,最終對施劍翹的特赦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馮玉祥。據《馮玉祥日記》中有關1935年11月30日的記載:“同施則凡、施中達二世兄去見焦易堂、居覺生先生,專為大赦施劍翹女士之事?!盵10](P417)也就是說,就在本案還在審理的過程中,馮玉祥已經在南京開始為施劍翹的特赦問題進行活動了。

        不僅如此,當時有媒體披露,馮玉祥還曾經為此事單獨見過蔣介石。黨政要員們大肆干預司法,加上媒體的大肆炒作和推波助瀾,施劍翹最終獲得特赦。可見,本案的最終處理也是國民黨“黨治”原則確立下“黨化司法”的一種表現,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可以說早已超出一般意義上的刑事案件。不過,在民國期間,由政府高層如此公開地干預司法的案件實屬罕見。

        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盡管從立法層面來看法制已經比較完備,但是并不能掩蓋中國社會長期視法律為工具的傳統(tǒng)觀念,加之當時復雜的政治形勢,使得表面上一樁殺人案的處理事實上演變成多方力量的糾葛和博弈。國民黨與北洋政府原本就是政治死敵,孫傳芳是北伐戰(zhàn)爭的直接對象之一,又是一個殺死施劍翹父親的兇手;施劍翹表面上只是為父報仇,而在背后她與馮玉祥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視為馮玉祥政治勢力的一種延伸;馮玉祥原為北洋系大軍閥出身,當時又在國民政府身居要職,借著施劍翹案,他一方面成了主持公道、正義的化身,另一方面又借此擴大了自己的政治影響,實在是一石雙鳥!

        通過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本案是一起相當典型的社會輿論干預司法、政治綁架司法的案例,可見,當人們沒有真正接受先進的法律價值觀念時,法律很可能陷入徒有其表的尷尬境地。這一案件突出地體現了在當時那個特殊背景下國人“以事實委屈規(guī)則,以人心替代法律”的特殊司法觀。在歷史已經步入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在法治原則正在逐步確立的背景下,施劍翹的私力救濟是應受刑罰制裁的犯罪行為,她的行為不值得美化,她不但應當承擔刑事責任,而且在道義上也是應予譴責的。

        [1]陳瑛.施劍翹刺殺大軍閥孫傳芳被赦內幕[J].檔案時空,2003,(3).

        [2]李瓊.新聞史視域的媒介審判[J].新聞研究導刊,2016,(12).

        [3]特立,振飛.孫傳芳被刺案審理始末[J].湖北檔案,2002,(7).

        [4]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有關施劍翹刺殺孫傳芳案史料一組[J].民國檔案,2008,(2).

        [5]陳文彬.中國新刑法總論[M]. 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8.

        [6]時利華.近代刑法變革的沖突[J].法制與社會,2014,(6).

        [7]劉典.法眼看民國[M]. 北京:中國發(fā)展出版社,2014.

        [8]郭輝,劉珊.民族復興下施劍翹復仇案的多重分析[J].民國檔案,2013,(2).

        [9]任偉. 施劍翹案:“罪行”與“義舉”[J].看歷史,2011,(5).

        [10]馮玉祥.馮玉祥日記[M].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

        [責任編輯:張昌林]

        2016-02-27

        齊盛(1977-),男,陜西鳳翔人,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2016級法律史專業(yè)博士研究生,河南科技大學法學院講師,主要從事中國法律史研究。

        DF0-052

        A

        1004-7077(2017)03-0108-05

        猜你喜歡
        法律
        見義勇為的法律保護
        新少年(2023年9期)2023-10-14 15:57:47
        法律推理與法律一體化
        法律方法(2022年1期)2022-07-21 09:17:10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02
        為什么法律推理必須是獨特的
        法律方法(2019年4期)2019-11-16 01:07:16
        法律適用中的邏輯思維
        法律方法(2019年3期)2019-09-11 06:27:06
        法律擬制與法律變遷
        法律方法(2019年1期)2019-05-21 01:03:26
        非正義法律之解釋與無效
        法律方法(2018年2期)2018-07-13 03:21:38
        《歡樂頌》中的法律“?!?/a>
        學生天地(2016年23期)2016-05-17 05:47:10
        讓人死亡的法律
        山東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30
        “互助獻血”質疑聲背后的法律困惑
        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久久精品久久综合桃色|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片毛片| 欧美孕妇xxxx做受欧美88| 国产黑色丝袜在线观看下| 欧美自拍丝袜亚洲|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下载 | 日产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日本熟妇hdsex视频| 亚洲色丰满少妇高潮18p| 三上悠亚av影院在线看| 香蕉视频一级| 91在线观看国产自拍|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av| 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少妇| 黄片大全视频在线播放| 2019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色欲综合网| 欧美国产日韩a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吃奶|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美利坚亚洲天堂日韩精品| 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黄色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亚洲av成人波多野一区二区 | av永远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少妇高潮免费观看| 久久天堂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太嫩了在线观看|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在线看亚洲十八禁网站| av草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3p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 九色综合九色综合色鬼| 无码骚夜夜精品| 精品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精品中文无码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天堂久久久|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