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雁門太守行》賞析
海島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①甲光:指鎧甲迎著太陽發(fā)出的亮光。向日金鱗②金鱗:像金色的魚鱗一樣閃閃發(fā)光。開。
角③角:古代軍中一種吹奏樂器,多用獸角制成,也是古代軍中的號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④燕脂,即胭脂,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⑤不起:鼓聲低沉不揚。。
報⑥報:報答。君黃金臺⑦黃金臺:故址在今河北省易縣東南,相傳為戰(zhàn)國燕昭王所筑。上意⑧意:任用。,提攜玉龍⑨玉龍:寶劍的代稱。為君死!
“雁門太守行”是漢代樂府舊題。為《相和歌·瑟調(diào)》三十八曲之一。古雁門為邊關(guān)要塞,山勢蜿蜒險峻,易守難攻,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后世多用該曲調(diào)表現(xiàn)征戍題材。
李賀(約790—約公元816年),字長吉,福昌(今河南宜陽)人,唐朝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人稱“詩鬼”。出身沒落皇族。少即顯露杰出才華,但遭遇嫉恨者牽強地利用腐朽的避諱制無端壓制,一生郁郁不得志,以致27歲時便英年早逝,留下傳世之不朽詩歌二百多首。
李賀生活的中唐時代,藩鎮(zhèn)割據(jù)、宦官專權(quán)、帝王昏庸,社會矛盾極為深重。李賀反對藩鎮(zhèn)割據(jù)、抨擊宦官弄權(quán),同情人民疾苦,盡管他一生“愁謝如枯蘭”,但卻“嘔心瀝血”于詩歌創(chuàng)作,用雄奇瑰麗的詩句,抒發(fā)心中的憤懣和激情,表現(xiàn)自己積極進取和大膽抗爭的精神?!堆汩T太守行》就是作者贊頌平叛斗爭,主張?zhí)煜職w一思想的優(yōu)秀詩篇。
李賀善用瑰麗的色彩表現(xiàn)幽深的意境。這首詩就是這樣。首句就用濃重的“黑云”喻指叛軍,用“黑云壓城城欲摧”這樣夸張的語句來形容敵勢的囂張和形勢的嚴峻。“壓”“摧”二字形象生動地拓出了意境。緊接著,用“甲光向日金鱗開”來謳歌平叛將士的威勢和正義:日、光、金色,與黑色形成極其鮮明強烈的對比;日,古代寓意為天,象征著平叛戰(zhàn)爭的正義性。此處謳歌之情溢于言表。
接下來,作者寫戰(zhàn)場的凝重氛圍:號角聲在秋空中頻頻回蕩,邊塞的胭脂色凝成天邊紫色的晚霞。崔豹《古今注》:“秦筑長城,土色皆紫,故曰紫塞。”塞上胭脂,即紫塞之意。作者用胭脂、紫這樣的顏色來描寫那沉郁、血色的戰(zhàn)斗氛圍。
緊承上文,作者特寫了平叛部隊的將士們的姿態(tài):狂風呼嘯,部隊半卷著紅色軍旗,跨步前行,大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的氣概!白色霜露,讓戰(zhàn)鼓聲音低沉不揚。為了報答君主的信任之恩,維護天下一統(tǒng),將士們愿提著寶劍慷慨上前,萬死不辭。半卷,說明風急,須半卷紅旗向前,喻行軍緊急,環(huán)境惡劣;“臨易水”用了一典,不由使人想起“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慷慨悲壯。黃金臺,用的是燕昭王筑黃金臺之典,表達將士們決心為君王效死的決心。紅旗、白霜、黃金臺、玉龍,這些色彩鮮明的物象構(gòu)成了一個熱烈而蒼涼的意境,風格悲壯而激昂。
李賀是一個富于創(chuàng)造性的天才詩人。他在詩歌的形象、意境、比喻、遣詞上,力求創(chuàng)新,而不屑蹈襲前人。他善用出人意表的想象,濃重的色彩,精彩絕艷、富于象征性的語言,來營造一種奇崛幽峭、濃麗凄清的意境,形成一種新的悚人心魄的浪漫主義風格。本詩中“黑云壓城城欲摧”就是出人意表的構(gòu)思。用“黑云”喻敵人、惡勢力,古已有之,但它“壓”城使城欲“摧”卻是極為新穎的藝術(shù)構(gòu)思,此句夸張,但夸張得妙,因而成了千古傳頌的名句。緊接著“甲光向日金鱗開”,與上句形成強烈對照。有人或許會問,都滿天“黑云”了,何以有“甲光向日”?這正是作者構(gòu)思之妙:“黑云”可以壓城,但難以“遮天”。天還在,日還在,那些奉詔進討叛亂的官軍們正在昂揚地進發(fā)。作者用“甲光向日金鱗開”這樣的藝術(shù)形象來贊美,字面上意思是壯士們鎧甲的鱗片在日光照射下發(fā)出金色光芒,而于此意境里表達的卻是正義的光明之師在挺進。再如用角聲、胭脂、紫來寫戰(zhàn)場氛圍;用“臨易水”“霜重鼓寒”來渲染既慘烈,又斗志昂揚的戰(zhàn)爭場景等,都是不俗的想象、構(gòu)思。至于李賀善用濃艷色彩的風格,本詩也有充分體現(xiàn):黑、光、日、金、胭脂、紫、紅(旗)、(白)霜、黃金(臺)、玉龍等這些色彩濃烈的字眼,有效地烘托、渲染了作者所需要營造的環(huán)境氛圍,為突出主題,體現(xiàn)藝術(shù)風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總之,作者以新穎的構(gòu)思,濃艷的色彩,營造了一個蒼涼而熱烈、悲壯而激昂的藝術(shù)境界,藝術(shù)地表達了作者反對割據(jù),贊頌天下統(tǒng)一的剛正情懷。
2017-09-27
海島,原名趙銳,山東友誼出版社人文圖書項目部編輯。
周亨祥)
Appreciation ofYanmen Governor, a Layby Li 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