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考古隊出訪俄羅斯開展中俄聯(lián)合考古
近日,由重慶市文化委員會組織,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組成的中俄西伯利亞聯(lián)合考古工作隊一行9人抵達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市,將與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考古學與民族學研究所,聯(lián)合開展對葉尼塞河流域舊石器時代遺址群為期26天的考古工作,成為重慶考古隊首次走出國門開展的國際合作。
此次聯(lián)合考古,市文化遺產研究院高度重視,制定了詳細的工作計劃和開展了周密的準備工作,先后考察了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qū)州立博物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國立師范大學考古標本實驗室、阿豐達瓦遺址和利斯特林卡遺址。8月20日起,工作隊開展野外階段的工作,在發(fā)掘工作期間,工作隊通過學術沙龍和學術講座的形式與俄方專家和學者開展學術交流,增進中俄雙方對彼此考古學文化的認識,進一步加深中俄雙方的友誼,為重慶市探索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開展文物交流與合作積累寶貴經驗。
此次聯(lián)合考古不僅對研究中俄舊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交流有著重要學術意義,也對重慶地區(qū)舊石器時代考古工作起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同時,在了解和發(fā)掘葉尼塞河流域舊石器時代遺址群的基礎上,也將開展該地區(qū)青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的調查工作,為今后更為廣泛領域內的中俄考古學合作奠定基礎。
(來源:中國考古網 http://www.kaogu.cn.下載日期:2017-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