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虹
(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qū)棠城學校,江蘇 南京 210000)
如何上好一堂音樂欣賞課
葉 虹
(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qū)棠城學校,江蘇 南京 21000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提升文化素養(yǎng),而且要注重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作為基礎(chǔ)教育的一部分,小學音樂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而欣賞課更是從更深層次來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對此,本文從四個方面對如何上好一堂音樂欣賞課進行了簡要分析,以供參考。
小學音樂;欣賞課;教材;欣賞方式
作為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欣賞課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覺,為音樂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礎(chǔ)。但是,大多數(shù)音樂老師在上欣賞課時常常感到困難,尤其是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往往是比較枯燥難上的一堂課,容易形成一言堂的形式。縱觀一些音樂公開課和賽課,小學音樂教學多是以演唱的形式為主,小學生習慣了這樣的形式后給上欣賞課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對此,本文談?wù)勅绾紊虾靡惶靡魳沸蕾p課。
“欣賞”一詞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被解釋為:一是領(lǐng)略玩賞;二是認為好,喜歡。由此可知,在欣賞活動中欣賞者是主體與主導,“引賞者”是起到引導作用,要讓欣賞者在欣賞活動中既能收獲愉悅、舒暢的感覺,又能獲得知識與能力的提升。就小學音樂教學而言,一堂欣賞課就是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學生能在聆聽音樂過程中感受到音樂傳達的美感,獲得心里與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是一種審美教育的實踐過程,既能學得知識,又能培養(yǎng)審美的能力,從而提升個人品質(zhì)與情操。在實際教學中,有不少教師錯誤地認為在小學階段開展欣賞課教學為時尚早,小學生難以對音樂尤其是古典音樂有較深層次的理解與認識,因而沒有必要有效地實施欣賞教學,于是就把音樂作為讓學生釋放心情的單一工具,自然也就沒有認真去備課。長此以往,音樂欣賞課也就成了一種形式與過場。為了扭轉(zhuǎn)這種局面,作為小學音樂教師首先需要正確認識音樂欣賞的內(nèi)涵,從音樂課程標準出發(fā),有效實現(xiàn)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這就要求音樂教師充分發(fā)揮好引導作用,站在學生的角度,尊重學生的個性,讓不同個性的學生能根據(jù)自己的心情、方式在音樂欣賞課中有效地獲得情感體驗,從而更好地投入教學活動中去,真正在課堂中實現(xiàn)學中、玩中樂、樂中學的有效銜接。
俗話說:“欲給學生一滴水,教師須有一桶水”或者“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要有長流水”,這句話就表明音樂教師要想上好音樂欣賞課,首先需要具備“一桶水”或者“長流水“,然而需要具備什么樣的“一桶水”,才能給學生一滴水呢?筆者認為,小學音樂教師先要深入地挖掘教材中內(nèi)容,對教材內(nèi)容做到“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有些老師認為,上欣賞課無非就是先放音樂讓學生聽,然后教師再做講評就完了,這樣的過程對小學生來說無疑是學完了既不會唱又沒有獲得音樂的體驗,教師上完了,學生也就“完”了。盡管上音樂欣賞課自身有較大的難度,但是音樂教師首先需要吃透教材,深挖教材內(nèi)容,對教材中的每首作品做到熟練的掌握,這樣才能在課堂中有效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
小學音樂教材中確實存在一些旋律變化復雜、思想情感豐富的音樂作品,要想在欣賞課中完成教學任務(wù),這就要求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時根據(jù)教學資源來創(chuàng)設(shè)豐富多樣的欣賞方式,以此幫助學生較容易地理解音樂作品。對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將多媒體技術(shù)利用起來,做到視聽的有效結(jié)合,讓學生能夠集中注意,激發(fā)興趣,進而從更為立體的角度來感受音樂作品的旋律。另外,還可以針對不同的音樂作品適當給學生布置形式豐富的小作業(yè),比如讓學生根據(jù)音樂內(nèi)容編寫一首簡單的音樂劇,或者根據(jù)已學到的音樂知識來創(chuàng)作與此主題相關(guān)的音樂作品,以此從多種角度來加深對教材中音樂作品的理解。具體來看,對于一些選自影視劇或者動畫片的音樂作品,教師可以截取相關(guān)的視頻,在課堂上播放,降低學生欣賞音樂作品的難度。而一些具有一定難度的音樂作品,教師在進行一定的講解之后,可以鼓勵學生加入自己的想法對其進行多種形式的改編,并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這樣教師就能夠通過豐富的欣賞方式來降低學生欣賞音樂的難度,加深其對作品的理解。
小學生活潑好動,想象力豐富,模仿能力強,參與表演活動的積極性高,也善于用動作表現(xiàn)對音樂的感受。如果教師在音樂欣賞課上單純地讓學生聆聽音樂,學生的興趣不高,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讓他們邊聽音樂邊分角色進行情景表演,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表演活動中深刻地感受音樂美。這樣,將音樂欣賞與表演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既動口、動手、動腳,又要動腦,引領(lǐng)學生進入音樂世界,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獲得音樂知識、技能,感受音樂美,表現(xiàn)音樂美。
言而總之,小學音樂欣賞課是音樂課程教學的重要部分,音樂教師必須正確地充分認識欣賞課的重要性及其內(nèi)涵,并不斷探究如何上好音樂欣賞課的相關(guān)教學方法。作為理解音樂和學好音樂的基礎(chǔ),音樂教師在欣賞課中要把握好教學目標,吃透教材,然后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sh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情趣和想象力,從而有效地提高欣賞課的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
[1]張景.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6(29):101-103.
[2]周麗君.新課改下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4):264.
[3]杜靜文.提高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效率的策略探析[J].課程教學研究,2013(05):50-52.
G622
A
葉虹(1986—),女,江蘇南京人,南京市六合區(qū)棠城學校一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小學音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