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積紅
(上海市嘉定區(qū)南苑中學 ,上海 201821)
踐行體育課堂綠色指標 提高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
——以飛盤教學為例
余積紅
(上海市嘉定區(qū)南苑中學 ,上海 201821)
體育核心素養(yǎng)是我國學校體育進一步深化改革的價值指向,要真正落實“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課程價值觀,就應樹立體育課程培養(yǎng)學生“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三位一體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理念,從而規(guī)避體育課程只為運動技術教學的誤區(qū)。其中,運動能力是形成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的基礎,健康行為是發(fā)展運動能力和體育品德的核心,體育品德是提高運動能力和改進健康行為的保證。本文通過極限飛盤這門新型拓展課程的教學,分別從技術動作教學、游戲的設計等方面詮釋了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把學生應該具備的核心素養(yǎng),在具體的體育教育教學過程中落實。
核心素養(yǎng) ;運動能力;健康行為 ;體育品德 ;極限飛盤
2014年3 月,一個嶄新的概念——“核心素養(yǎng)”,首次出現(xiàn)在國家文件中。在教育部印發(fā)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核心素養(yǎng)”被置于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的基礎地位。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關于各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的研究開始起步。然而,目前關于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研究還很少,大多僅停留在理論構建方面,缺少實證性的研究,同時,對于具體如何促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研究還沒有,特別是中小學。
2013 年,上海市嘉定區(qū)引進了極限飛盤運動。目前,該區(qū)已經(jīng)有華亭學校、徐行中學、黃渡中學、南苑中學等幾所學校在學生中開展了飛盤項目的學習。在個人學習和教授這項運動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飛盤的學習積極認真、興趣濃厚。
通過運動技能學習情景設計,將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運動能力教育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法,使學生在運動能力提高和身體活動的過程中實踐和體驗,不斷掌握終身體育所需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自身的運動愛好和特長,在六年級的體育課堂上——極限飛盤,這個新型的拓展課程進入了教學。
片段一:主題內容:飛盤拋盤技術。教學重點:能拋出飛盤和接住拋來的盤。教學難點:拋盤時盤面的平穩(wěn)和旋轉。教學策略:講解技術要領——請學生配合完成動作示范——組織練習與巡視——動作糾錯、強調練習規(guī)則——請學生配合完成示范——組織練習與巡視——技術動作嘗試提高——請學生配合完成示范——組織練習與巡視 。從該技術動作的學習過程中,首先通過技術要領的講解和完整的示范,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開始組織學生嘗試、兩兩配合練習;其次進行動作要領關鍵詞的點撥,通過錯誤動作的示范達到糾錯的目的,然后引導學生再次嘗試、原地兩兩練習,并提出規(guī)則,每人拋接20次,不允許掉盤;接下來技術動作嘗試提高,鑒于拋盤技術是短距離傳盤技術,是極限飛盤比賽中實用的技術,請學生配合完成行進間飛盤快速推進的過程,并提出問題、講明比賽中的使用情況,讓學生注意觀察動作示范,在組織練習中,制定一定的規(guī)則,組織團隊的兩兩配合練習。
通過這幾步的分解輔助練習手法,學生既找到了不能完成動作的原因,又掌握了學練方法,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展示的活動中,改變了只有少數(shù)優(yōu)秀生才有機會展示的教學現(xiàn)象,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的自信,讓他們有了積極的自我價值感,滿足了學生個性化學習和發(fā)展的需要,為終身體育奠定良好的基礎,也提高了運動的能力。
健康行為是指人們?yōu)榱嗽鰪婓w質和維持身心健康而進行的各種活動,如充足的睡眠、平衡的營養(yǎng)、運動等。社會適應能力是人們?yōu)榱诉m應社會而表現(xiàn)出來的人際關系、合作精神等綜合素質能力。利用體育學科的特點,將核心素養(yǎng)的健康行為教育融入課堂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使學生以良好的健康行為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
片段二:主題內容:正手或反手飛飛盤技術。教學用具:九宮格。教學策略:團隊擲準游戲。在這節(jié)飛盤課的教學設計中,針對學生飛盤飛出去方向不準的問題,設計了多元化的同伴互助合作學習,使同伴感悟良好的人際關系和與人友善相處的益處,將健康行為的核心素養(yǎng)理念滲透于課堂教學中,是亮點之一。在基本部分的設計中, 設計了團隊擲準游戲。規(guī)則要求:全班分4大組,每組給6個飛盤,每位同學可采用正手或者反手飛飛盤技術,連續(xù)投擲6次,將飛盤飛出擲九宮格,擲落的格不重新補貼,哪組在規(guī)定時間內最先將九格都擲落的獲勝。
這個游戲雖微小,但從深層的教育觀視角分析,起到了合作學習的教育效果。
在整個游戲中,第1位同學飛飛盤,第2位同學幫著拿剩余的盤并提示同伴動作,最后一名同學在九宮格處等著收飛盤。接下來,第1名同學飛完所有飛盤后跑到九宮格處收飛盤,最后一名同學將收齊的飛盤交給第2位同學后回到隊伍最后,第2位同學飛飛盤,第3位同學幫著拿盤。依次循環(huán)。
此外,通過反復的練習,使學生在練習中能夠感悟到集體的力量,認識到
自我在團隊中的角色與作用,能夠表現(xiàn)出有責任感的行為,是具有正能量的心靈引導,營造出一種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
立德樹人是時代教育的主題,也是教育的本質。體育品德的形成來源于體育運動中遵循規(guī)則、規(guī)范行為、自尊自強、尊重他人、積極向上、頑強拼搏、公平競爭等精神風貌。那么,在體育教學中,如何結合教材,將“立德樹人”的教育思想滲透于課堂,使學生具有精神價值的追求,形成良好的人格素養(yǎng),這就要求我們與時俱進地開展教學實踐與研究。
片段三:主題內容:正手或反手飛飛盤技術。教學重點:接住飛盤。教學難點:反手飛飛盤的完整技術動作。這是六年級學生第1節(jié)極限飛盤的實踐探究課。教師在簡單介紹了飛盤的重量和該運動的比賽形式后,開始了接飛盤技術動作的講解,在師生示范中出現(xiàn)了兩兩配合、一飛一接這樣的過程。對于第1次接觸該運動的六年級學生而言,沒有接住老師的飛盤是正常的,當學生中出現(xiàn)笑聲時,教師及時地停下來,指出了這一現(xiàn)象。“飛盤本身就是一個兩兩配合的過程,在學這項運動之前,老師要說明一點,任何時候我們的同伴沒有接住盤或飛好盤,不可以嘲笑對方,我們可以給予他更多的鼓勵?!庇谑牵?學生有的開始做抿嘴巴的動作。當示范的學生接住飛盤之后,同學們也很自然地響起了掌聲。接下來,進入反手飛飛盤的技術動作講解,同樣是師生配合示范的過程。
這樣一來一回, 同學明白了飛盤運動它沒那么簡單,飛出的盤,其運行軌跡歪歪扭扭,忽高忽低。接盤時要判斷好飛盤的軌跡,接住它也不是那么容易。最重要的是,學生們能在同伴示范時,克制住自己,明白學習的過程中不可以有嘲笑,更多的應該是鼓勵。
片段四:主題內容:飛盤拋盤技術。在本次課上,我們第2次接觸了2人行進間拋盤、接盤的過程。規(guī)則要求,全班按照4路縱隊站立開始,兩兩一組行進間推進,一人A做好接盤手型、眼睛看著B正常跑動出去,并接盤,一人B觀察當A跑到其側前方45度左右,原地做拋盤動作將飛盤送出;接下來,B跑出去,A拋盤,依次循環(huán)。
在兩兩學練中, 發(fā)現(xiàn)有一組同學的異常,拋盤者C表情有些不高興,拋盤動作沒有很好做出來,整個過程表現(xiàn)得越來越不好;而她的同伴D也是搭著臉,因為她老接不住,然而兩人之間沒有任何言語溝通。
在第1輪結束后, 集中隊伍,請出這組中同學C做了示范。接下來,教師強調一點:“飛盤運動是一項團隊運動,需要大家的協(xié)作和配合。在我們今天的行進間推進過程中,在飛盤傳遞的同時,我們可以加上彼此的交流,通過與同伴的溝通,使我們達到很好地配合,從而更加開心地運動?!币幌捴螅珻看了教師一眼,然后說“老師,我知道了?!苯酉聛恚诤罄m(xù)的練習中, 這組同學表情不一樣了,掉盤次數(shù)也減少了。
極限飛盤運動是一項由2隊各7名隊員共同使用一個飛盤,以相互傳遞飛盤為競技內容的體育運動項目。它綜合了各種運動的不同元素,有類似足球的快速跑動,籃球的軸轉和傳遞,還有曲棍球的跑位等等。其獨特之處在于,比賽中不允許有身體的接觸;在任何級別的比賽中都沒有裁判,所有規(guī)則都由場上隊員執(zhí)行。
體育核心素養(yǎng),它的三大維度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在前面的4個片段中,我們無不感受到了這些理念的滲透。在飛盤的實踐教學中,我們結合課堂常規(guī)、教學內容、不同組織教法等方面,尤其是結合了偶發(fā)事件的處理對學生進行了身心教育,有效地推進了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傊?,體育教師要正確審視自己的課堂教學體驗,并以成功的課堂教學體驗來引領高效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探索,從而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體育課堂教學。更好地認識學科核心素養(yǎng),真正理解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的教育內涵,從而更好地將學科素養(yǎng)融入課堂教學中。
[1]殷榮賓,季瀏,蔡賡. 基礎教育學校體育課程內容選擇及價值取向的演變與訴求[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7(2).
[2]趙鳳霞,程傳銀,張新輝,等. 體育核心素養(yǎng)模型構建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7(1).
G807.0
A
1674-151X(2017)14-109-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4.058
投稿日期:2017-05-16
2017年度嘉定區(qū)教育科學研究一般課題:基于體育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運動教育模式開展的可行性研究(立項編號:JB1721)。
余積紅(1982—), 中學二級 。研究方向: 中學體育教學與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