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三國志演義》的“分合”之韻

        2017-01-28 08:32:37遼寧梁歸智
        名作欣賞 2017年22期
        關(guān)鍵詞:演義三國志皇帝

        遼寧 梁歸智

        經(jīng)典重讀Classics

        《三國志演義》的“分合”之韻

        遼寧 梁歸智

        《三國志演義》中“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成了幾乎所有“歷史演義”小說的習慣性話頭,甚至成了一種中華民族集體認同的“歷史觀”了。為什么會有“分合”,“分合”中的皇帝命運以及小民和士兵等小人物的命運如何是本文將探討的重點。

        《三國志演義》 分合 皇帝 小民和士兵

        《三國志演義》開頭,在“滾滾長江東逝水”那闋《臨江仙》詞之后,緊接著是這樣兩句話:“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焙竺婢透爬ǎ骸爸苣┢邍譅帲⑷胗谇?;及秦滅之后,楚、漢分爭,又并入于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tǒng)天下,后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推其治亂之由,殆始于桓、靈二帝?!边@幾段話和《臨江仙》詞一樣,并不是羅貫中《三國志通俗演義》所原有的,而是毛綸、毛宗崗父子加上的。

        實在加得好!一下子就把小說的境界提升了,“通俗”的小說就變得高屋建瓴了,有詩境了,有哲學境了。從此,“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成了幾乎所有“歷史演義”

        小說的習慣性話頭,甚至成了一種中華民族集體認同的“歷史觀”了。我們就講一講這個“分合”之韻。

        為什么會有“分合”

        上面那段話從周朝末年說起,八百年的周王朝,到了“周末”——周朝末年,就發(fā)生了“七國分爭”——也就是從春秋周天子統(tǒng)帥八百諸侯的一統(tǒng)天下到戰(zhàn)國七雄各自為政的分裂戰(zhàn)爭;最后“并入于秦”——秦始皇統(tǒng)一了中國;然而秦王朝二世而亡,楚、漢分爭——項羽和劉邦爭奪天下;最后劉邦滅了項羽,建立了四百年的漢朝;但當中又發(fā)生過王莽篡權(quán)等動亂分裂,最后是劉秀重新統(tǒng)一了漢朝——就是所謂“光武中興”。所以漢朝分為西漢和東漢兩個階段。東漢到了漢桓帝和漢靈帝時,又開始動亂分裂了,所謂“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

        “合”而“分”,再合,再分,再合,再分……為什么會有這種周期性的“合”與“分”?

        “推其治亂之由,殆始于桓、靈二帝”,原來根源就在皇帝身上。皇帝好而且能力強,天下就安定統(tǒng)一,就“合”;皇帝不好或能力弱,天下就走向動亂,就“分”——要重新洗牌,換皇帝。

        從“合”到“分”的過程是動亂,是天下大亂、群雄逐鹿,希望重新“合”——但每一個“雄”的目標都不是要恢復原來的王朝,而是想要自己當皇帝,開創(chuàng)新王朝,這就是所謂“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史記·淮陰侯列傳》)。也就是說,“分”——亂的形勢,為各路“雄”——梟雄、奸雄、英雄提供了施展“雄才大略”的大舞臺。但不幸的是,這同時也給老百姓造成了長期而巨大的災難。但既然是“天下大勢”,那就是無法避免的規(guī)律和法則,只能“識時務者為俊杰,通機變者為英豪”(《晏子春秋·霸業(yè)因時而生》)或“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莊子·人間世》)。

        為“分合”大舞臺上各路“人才”各顯其能的表演,為其精彩表現(xiàn)而陶醉鼓舞,這是《三國志演義》的基本敘事立場,也可以說是“前現(xiàn)代”的審美接受。它的前提是默認導致“分合”的社會政治制度,因為那是“天下大勢”,也就是無可抗拒的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

        但到了“現(xiàn)代”和“后現(xiàn)代”,則不再把“分合”當作一種前定的命運而予以無條件的認可,而是要思考如何能避免“分合”大勢的循環(huán)出現(xiàn)。既然“分合”演變的根本原因在皇帝,因而皇帝的合法性就應該受到質(zhì)疑,引申下去,就要追究君主專制制度的合法性。結(jié)論是:只要君主專制制度不改變,“分合”的悲劇循環(huán)就不可能從根本上避免。于是反思“家天下”的不合理而分析批判中國傳統(tǒng)社會意識形態(tài),進一步追求改變傳統(tǒng),實現(xiàn)現(xiàn)代民主和法治制度。

        《三國志演義》是“前現(xiàn)代”的小說,當然不能超越時代用“現(xiàn)代”和“后現(xiàn)代”的意識形態(tài)來要求它。其實,它已經(jīng)達到了其產(chǎn)生時代所能企及的思想精神高度。一方面,它對由“分”到“合”大舞臺上的英雄豪杰們的生動表演贊美不已,另外一方面,又對無法超越“分合”規(guī)律感到無奈而悲哀,因而流露出虛無主義情緒。早在劉備三顧茅廬時,水鏡先生就感嘆諸葛亮“雖得其主,不得其時”,預言了其“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悲劇結(jié)局。魏、蜀、吳的“分”最后“合”了,卻是“三國歸晉”了,魏、蜀、吳三國的英雄豪杰們其實都被歷史否定了。

        《三國志演義》第一百二十回是以一首長長的古風結(jié)束小說的,從“高祖提劍入咸陽,炎炎紅日升扶桑;光武龍興成大統(tǒng),金烏飛上天中央”之西漢、東漢的“合”開始,到“哀哉獻帝紹海宇,紅輪西墜咸池傍”的“分”,再次回顧了“分”過程中的風云變幻,再到“三國歸晉”的“合”,最后則落足到“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shù)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夢,后人憑吊空牢騷”。毛綸、毛宗崗父子把羅貫中原本最后一句“一統(tǒng)乾坤歸晉朝”改成“后人憑吊空牢騷”,并且在第一回加上了《臨江仙》詞,就構(gòu)成了更強烈的首尾呼應:“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p>

        在“分合”的歷史循環(huán)過程中,那些“有志圖王者”紛紛登臺,演出了一場場威武雄壯的活劇。這就是所謂戰(zhàn)爭與人才母題的展開。曹操、劉備、孫策、孫權(quán)、諸葛亮、周瑜、司馬懿、關(guān)羽、張飛、趙云、馬超、黃忠……成為時代的主角,也就是小說的主人公。他們的表現(xiàn)作為,是“分合”之韻的最強音,也是藝術(shù)魅力的聚焦所在。雖然“終極意義”是“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是“浪花淘盡英雄”,是“鼎足三分已成夢”?!坝⑿邸迸c“虛無”二者結(jié)合,才有了精神與思想的深度,而出色的文學寫作,更成就了審美的高度。

        “分合”中的皇帝

        在皇權(quán)專制制度下,由于皇帝的權(quán)力至高無上,不受制約,所以皇帝的好壞就成了天下分與合的關(guān)鍵。但在分與合的過程中,皇帝的命運卻變得非常不幸和可憐,形成了一種皇權(quán)的二律背反。這在《三國志演義》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現(xiàn)。

        皇帝無道昏庸,導致朝政混亂,接著就是天下亂象叢生,具體到《三國志演義》里,就是發(fā)生了黃巾起義和軍閥割據(jù)。再下來,就是皇帝逐步失去權(quán)威,成了各路軍閥爭奪和挾持的對象。所謂“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很有意思的一句話。“挾”本來是扶助的意思,卻逐漸演變成了挾持的意思。天子——皇帝,仍然是“令諸侯”的一塊招牌,說明大家還都認同皇權(quán)的至高無上,但天子實際上已經(jīng)不再具有真正的權(quán)威,而成為一塊招牌,能夠“挾天子”的權(quán)臣成了實際的主宰,不過他還離不開“天子”的招牌,說明他的權(quán)威還沒有達到能夠自己當皇帝的程度,火候還不到。當他有朝一日完全不需要那塊招牌的時候,也就是“分合”進程有了一個飛躍性發(fā)展的時候。而在這個“分合”的過程中,被當作招牌的皇帝落到了極為可悲的情境之中。

        從第二回漢靈帝去世開始,皇帝就落入了新的處境,即只充當招牌的處境。漢少帝在外戚和宦官爭奪權(quán)力的較量中被扶上帝位,只是扮演一個純粹的傀儡角色,皇帝本人則沒有絲毫權(quán)威可言。在何太后、董太后、何進、十常侍、袁紹、董卓等外戚、閹豎和權(quán)臣爭奪控制權(quán)的斗爭中,少帝本人基本上連提都沒有被提到。何進被十常侍所殺,袁紹殺十常侍,少帝和陳留王被張讓等劫持,終于落到這樣的處境中:“帝與陳留王未知虛實,不敢高聲,伏于河邊亂草之內(nèi)……帝與王伏于四更,露水又下,腹中饑餒,相抱而哭;又怕人知覺,吞聲草莽之中……于是二人以衣相結(jié),爬上岸邊。滿地荊棘,黑暗之中,不見行路?!?/p>

        到了第四回,少帝已經(jīng)面臨被董卓廢黜的命運:“李儒讀策畢,卓叱左右扶帝后下殿,解其璽綬,北面長跪,稱臣聽命。又呼太后去服候敕。帝后皆號哭,群臣無不悲慘?!北粡U黜的皇帝,“困于永安宮中,衣服飲食,漸漸少缺,少帝淚不曾干”。不久,就被董卓所殺:“儒大怒,雙手扯住太后,直攛下樓;叱武士絞死唐妃;以鴆酒殺少帝,還報董卓。”這位可憐的漢少帝,從繼位到被殺,只有一年多時間。

        繼少帝當了皇帝的漢獻帝呢?獻帝就是那個曾經(jīng)和少帝同伏草叢中避難的陳留王,他比少帝年齡小卻更有膽量也更聰明能干,小說曾描寫他在逃難過程中的突出表現(xiàn)。但獻帝仍然只能充當權(quán)臣的招牌。他先后被董卓、李傕和郭汜、曹操所挾持,當了二十一年的傀儡,這種名為至高無上實則寄人籬下的皇帝生涯其實無異于當俘虜。

        (董卓)自此愈加驕橫,自號為尚父,出入僭天子依仗。(第八回)

        且說李傕、郭汜既掌大權(quán),殘虐百姓;密遣心腹侍帝左右,觀其動靜。獻帝此時舉動荊棘。朝廷官員,并由二賊升降。(第十回)

        是日,帝在殿外,見郗慮引三百甲兵直入。帝問曰:“何事?”慮曰:“奉魏公命,收皇后璽。”帝知事泄,心膽俱碎……后哭謂帝曰:“不能復相活耶?”帝曰:“我命亦不知在何時也!”甲士擁后而去,帝捶胸大慟。(第六十六回)

        至期,獻帝請魏王曹丕登壇受禪,壇下集大小官僚四百余員,御林虎賁禁軍三十余萬,帝親捧玉璽奉曹丕……華歆按劍指帝,厲聲而言曰:“立一帝,廢一帝,古之常道!今上仁慈,不忍加害,封汝為山陽公。今日便行,非宣召不許入朝!”獻帝含淚拜謝,上馬而去。(第八十回)

        有趣的是,華歆所言,竟把廢立皇帝說成“古之常道”,可見誰當皇帝并無法理可言,只看誰真正控制了權(quán)力而已,當然也會有一種說法,那就是“天命”轉(zhuǎn)移了。

        這種“天命”的轉(zhuǎn)移在晉代魏時又一次重演,《三國志演義》名為“再受禪依樣畫葫蘆”(第一百十九回):“賈充、裴秀列于左右,執(zhí)劍,令曹奐再拜伏地聽命。充曰:‘自漢建安二十五年,魏受漢禪,已經(jīng)四十五年矣;今天祿永終,天命在晉。司馬氏功德彌隆,極天際地,可即皇帝正位,以紹魏統(tǒng)。封汝為陳留王,出就金鏞城居止;當時起程,非宣詔不許入京?!瘖J泣謝而去。”

        這里值得注意的是,魏廢帝被晉帝封為陳留王,正是當年漢獻帝未當皇帝時的封號,這顯然帶有一種侮辱嘲弄意味。小說中以“后人有詩嘆曰”調(diào)侃:“晉國規(guī)模如魏王,陳留蹤跡似山陽。重行受禪臺前事,回首當年止自傷?!痹跁x代魏之前,已經(jīng)有兩個魏帝遭遇不幸。第一個是曹芳,第一百九回被司馬師所廢,其情景與曹操殺董承、伏后時如出一轍。所謂:“當年伏后出宮門,跣足哀號別至尊。司馬今朝依此例,天教還報在兒孫?!绷硪粋€是曹髦,第一百十四回自帶宿衛(wèi)兵卒三百余人攻打司馬昭,反而被殺身死。皇帝只能指揮動三百多人,其權(quán)威的名存實亡也就可想而知了。吳國也發(fā)生過類似情況,孫權(quán)死后,繼位的皇帝孫亮天資聰明,卻先后被權(quán)臣諸葛恪、孫綝所挾制,最后被孫綝所廢:(孫綝)指吳主孫亮罵曰:‘無道昏君!本當誅戮以謝天下!看先帝之面,廢汝為會稽王,吾自選有德者立之!’叱中書郎李崇奪其璽綬,令鄧程收之。亮大哭而去?!保ǖ谝话偈兀?/p>

        上面所舉都是皇帝暗弱而受權(quán)臣把持,以致無權(quán)失勢的悲慘處境。但反過來,如果皇帝有權(quán)但無能或昏暴,那結(jié)果同樣十分可悲。突出的例子是蜀國后主劉禪和吳國末帝孫皓。劉禪無能平庸,在諸葛亮在世時完全依靠諸葛亮,諸葛亮去世后就寵信小人,終致國勢衰微,被司馬昭所滅,自己也當了俘虜。他當了俘虜后對司馬昭說:“此間樂,不思蜀也?!保ǖ谝话偈呕兀┎还苁钦娴臎]有心肝還是假裝糊涂,其結(jié)局都令人嘆息。

        吳國最后一個皇帝孫皓殘暴,“前后十余年,殺忠臣四十余人。皓出入常帶鐵騎五萬,群臣恐怖,莫敢奈何”(第一百二十回)??磥韺O皓是吸取了主弱失權(quán)的教訓,牢牢地把權(quán)力掌握在自己手中,以強大的武力來自衛(wèi)。這固然避免了被臣下廢黜的命運,但國事也因此日非,終于為晉所滅,自己也成了晉的俘虜。三國歸晉以后呢?《三國志演義》結(jié)束了,但我們都知道“賈后亂政”“八王之亂”等《兩晉演義》里的故事,新的一輪“合不久已分”很快又開始了。

        《三國志演義》以簡略樸素的歷史敘事展現(xiàn)了在分合興亡過程中皇帝的遭遇,比起那些傳奇性的英雄故事來說,這些描寫其實更具有生活的真實性和藝術(shù)的寫實主義特色。對于現(xiàn)代讀者來說,從這些情節(jié)中會看到皇權(quán)專制制度的不合理,在這種制度下,不僅普通老百姓遭受痛苦,就是最高統(tǒng)治者皇帝本人,也不可能有更好一點的命運。

        唯一的希望,只在能否既有“明君”又有“賢臣”,而這種希望又只能寄托于一種歷史的偶然性。更引人深思的是,即使像劉備與諸葛亮、關(guān)、張、趙、馬、黃那樣的理想遇合,也由于君主專制本身的制度性缺陷,而導致劉備不聽諸葛亮勸諫一意孤行攻吳失敗的悲劇,以及諸葛亮死后劉禪昏庸終于亡國的悲劇。君主專制制度有其難以克服的弊病,它必然帶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治、亂”循環(huán)和社會動蕩。毛澤東也許正是由此才得到“天下大亂達到天下大治,七八年再來一次”之“繼續(xù)革命”的理論靈感。

        讓人無奈的是,這種“分合”循環(huán)乃是一種歷史的必然進程,是生產(chǎn)力發(fā)展到一定水平必然產(chǎn)生的一種上層建筑。這真讓人興起一種歷史的荒誕感和虛無感,因此也就可以理解《三國志演義》開頭和結(jié)尾的那些“轉(zhuǎn)頭空”“已成夢”等古代文人的唏噓浩嘆了。由傳統(tǒng)君主專制的社會制度向近現(xiàn)代多黨制衡輪流執(zhí)政的民主憲政社會制度轉(zhuǎn)型,也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就這樣開始溝通和對話。

        “分合”中的小民和士兵

        有一種關(guān)于小說“主題”的主流說法,說《三國志演義》是寫人才的杰作。這里說的人才主要是軍事和政治人才,奸雄、梟雄、謀士、武將們在三國鼎立的時代大舞臺上縱橫馳騁,輾轉(zhuǎn)騰挪,驚心動魄,武略文謀,業(yè)績輝煌。小說的主要魅力就在于對這些人才的智慧、計謀、武藝及勇毅精神和英雄氣概栩栩如生的描寫。

        但如果換一個視角,看看小說中寫到“小人物”的命運,又是如何呢?首先是普通老百姓。《三國志演義》第一回首先登場的,就是老百姓?!奥尻柕卣穑挥趾K簽E,沿海居民,盡被大浪卷入海中。”“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亂,盜賊蜂起?!币虼司陀袕埥侨值艿摹包S巾起義”,“四方百姓,裹黃巾從張角反者四五十萬”。天下各路英雄豪杰,包括劉、關(guān)、張,都是鎮(zhèn)壓黃巾起義軍起家的。第一回的回目“宴桃園豪杰三結(jié)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揭示分明。黃巾起義軍被稱為“賊”,而那些鎮(zhèn)壓黃巾起義軍的軍閥則被稱為“英雄”。其實天下大亂,各路軍閥不都是趁機而起,想渾水摸魚最后當皇帝嗎?為什么單獨張角兄弟的同樣想法就是“萌異心”,是做“賊”呢?尋根究底,還是“帝王將相自有種”和“成則王侯敗則賊”在作祟,因為黃巾起義的領(lǐng)袖是普通老百姓,更重要的,是他們的起義失敗了。

        小民活不下去,造反則被鎮(zhèn)壓。從此小民們就只有被各路軍閥屠殺的份了。第六回董卓遷都:“卓即差鐵騎五千,遍行捉拿洛陽富戶,共數(shù)千家,插旗頭上,大書反臣逆黨,盡斬于城外,取其金貲。李傕、郭汜盡驅(qū)洛陽之民數(shù)百萬口,前赴長安。每百姓一隊,間軍一隊,互相拖押;死于溝壑者,不可勝數(shù)。又縱軍士淫人妻女,奪人糧食;啼哭之聲,震動天地。如有行得遲者,背后三千軍催督,軍手執(zhí)白刃,于路殺人?!?/p>

        第十回曹操攻打徐州:“且說曹操大軍所到之處,殺戮人民,發(fā)掘墳墓?!钡谒氖换夭懿僮窔?,劉備攜民渡江,這是表現(xiàn)劉備“愛民”,但百姓的實際遭遇仍然悲慘萬分:“(趙)云拍馬在亂軍中尋覓(甘、糜二夫人),二縣百姓號哭之聲,震天動地;中箭著槍、拋男棄女而走者,不計其數(shù)?!?/p>

        僅舉此二三小例,已可以想見在群雄逐鹿的時代,當英雄們耀武揚威、施展抱負之際,普通百姓卻處在怎樣的水深火熱之中。曹操《蒿里行》:“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無一,念之斷人腸?!蓖豸印镀甙г姟罚骸俺鲩T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饑婦人,抱子棄草間。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這都是英雄們大展宏圖的“大時代”普通人民悲慘遭遇的真實記錄。

        當軍閥混戰(zhàn)逐漸演變?yōu)槲骸⑹?、吳三國鼎立的形勢時,對老百姓來說,也就是有了相對穩(wěn)定的日子可過了。但魏、蜀、吳三國領(lǐng)袖們的雄才大略就是要消滅對方,追求“一統(tǒng)天下”。因此有了三國之間一次又一次的大小戰(zhàn)爭。赤壁大戰(zhàn),三氣周瑜,夷陵大戰(zhàn),七擒孟獲,六出祁山,九進中原,滅蜀吞吳……當我們?yōu)橹T葛亮、周瑜的計謀,為五虎上將的勇略而感到津津有味之時,卻忽略了這又是以無數(shù)的小民和士兵的流血喪命為代價的。在這一三國歸晉的過程中,究竟有多少生靈遭受涂炭呢?

        第四十八回徐庶說破龐統(tǒng)的連環(huán)計,龐統(tǒng)說:“你若說破我計,可惜江南八十一州百姓,皆是你送了也!”徐庶回答說:“此間八十三萬人馬,性命如何?”小說是把徐庶和龐統(tǒng)的對話寫作玩笑的,但仔細一想,卻正揭示了戰(zhàn)爭本身的荒誕性和小民、士兵作為戰(zhàn)爭犧牲品的可悲性。徐庶只是要龐統(tǒng)教他一個計策逃離現(xiàn)場,避免自己在戰(zhàn)火中玉石俱焚,對北軍八十三萬人馬和江東八十一州百姓的性命就全然不顧了。周瑜一把大火,曹軍的八十三萬人馬就大多數(shù)葬身火海之中了。

        第八十四回吳蜀夷陵大戰(zhàn),陸遜也是用火攻:“先主遙望遍野火光不絕,死尸重疊,塞江而下?!钡诰攀刂T葛亮擒孟獲,對使用殘酷的戰(zhàn)爭手段有一段懺悔式的話:“吾今此計,不得已而用之,大損陰德……藤甲雖刀箭不能入,乃油浸之物,見火必著。蠻兵如此頑皮,非火攻安能取勝?使烏戈國之人不留種類者,是吾之大罪也!”這已經(jīng)接觸到戰(zhàn)爭本身的反人類性質(zhì)。現(xiàn)代世界輿論推動簽訂各種國際條約禁止核武器的試驗與化學、生物等武器的制造和使用,以及謀求裁軍以維護世界和平的努力,正是從這種對戰(zhàn)爭本質(zhì)的反思出發(fā)的。

        古典小說的審美立場,是把戰(zhàn)爭中的殺戮浪漫化,不讓讀者深刻感受戰(zhàn)爭的恐怖,死亡的可怕,對這些只用簡略的筆墨敘述,不做具體的描寫,重點在渲染勇敢、力量和膽略等,但在字里行間,也會有各種邊緣性、隱蔽性思想的不自覺流露?,F(xiàn)代人的審美心理,無法回避視戰(zhàn)爭和殺人為兒戲的滅絕人性的態(tài)度,而會深憾于一將功成萬骨枯,并進而思考戰(zhàn)爭的錯謬、政治的荒誕、人性的復雜、人類的命運這樣一些根本性的問題,追究“終極意義”。因此,發(fā)掘古典小說中的邊緣性寓意是一種有意義的解讀方法。除了前面談到的戰(zhàn)爭之殘酷外,比如《三國志演義》寫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屬品或政治斗爭的工具,似乎理所當然,再如對政治斗爭的殘酷性痛感不強,動不動就滿門抄斬、夷滅三族,卻寫得很輕松,以及對陰謀、詭計、欺詐持贊美欣賞態(tài)度,等等,都會產(chǎn)生“前現(xiàn)代”與“現(xiàn)代”“后現(xiàn)代”之間文化和審美心理的落差及沖突,需要研究者做出合理的闡釋。

        “分合”之韻中最激動人心的是什么?請看下一篇:《三國志演義》的“知遇”之感:尋找我的“另一半”。

        作 者:

        梁歸智,遼寧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1992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資格,出版有《紅樓夢探佚紅樓夢詩詞韻語新賞大家精要·蘇軾》、評點本《三國演義》《西游記》《紅樓夢》與《紅莓與白樺:俄羅斯游學記》等學術(shù)文化著作二十余種。

        編 輯:

        張勇耀 mzxszyy@126.com

        猜你喜歡
        演義三國志皇帝
        皇帝需要幫忙嗎
        女皇帝
        新少年(2021年3期)2021-03-28 02:30:27
        皇帝怎么吃
        紫禁城(2020年4期)2020-05-20 09:01:38
        稱象
        大話三國志
        三國演義
        中國漫畫(2018年4期)2018-12-05 04:05:50
        古代皇帝的稱呼
        《三國志演義》的“知遇”之感
        名作欣賞(2017年25期)2017-11-06 01:40:12
        逐鷹演義之戰(zhàn)三英
        兵器(2014年4期)2014-12-22 01:44:32
        《三國志》的書名
        讀書(1983年9期)1983-07-15 05:54:46
        美腿丝袜诱惑一区二区| 国产真实伦视频在线视频| 热门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上海熟女av黑人在线播放| 最近2019年好看中文字幕视频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天天狠天| 国产乱人激情h在线观看| 亚洲饱满人妻视频|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狠狠| 美女扒开内裤让我捅的视频| 公和我做好爽添厨房中文字幕|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美女|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一级| 久久综合另类激情人妖| 国产永久免费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亚洲福利第一页在线观看| 偷拍色图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麻豆mag剧集| 亚洲日本欧美产综合在线| 色老板在线免费观看视频日麻批| 一本到在线观看视频| 51久久国产露脸精品国产| 毛片av在线播放亚洲av网站| 中文字幕一区乱码在线观看| 丰满少妇a级毛片| 国产午夜成人久久无码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极品免费观看| 国产内射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a级毛片免费观看网站| 精品亚洲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99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美女露内裤扒开腿让男人桶无遮挡 | 亚洲欧洲av综合色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网站| 美女黄频视频免费国产大全|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 欧美俄罗斯40老熟妇|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午夜不卡17| 视频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