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善群
《孫子》精髓在“以謀勝人”
楊善群
《孫子》的精髓是什么,學者們的答案多種多樣,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有一點應當指出,這個精髓不可局限于一隅,而必須從大多數(shù)篇目中體現(xiàn)出來。它應當是整部兵法的指導思想,是孫子撰著全書的宗旨所在。孫子撰著其兵法著作,用意就在闡述如何制勝敵人。他在其兵法開首第一篇《計》中說:“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边@是孫子講給吳王聽的:吳王若聽從“吾計”,則在戰(zhàn)爭中“必勝”。他的兵法就是講用各種各樣的“計”謀去“勝”人的途徑。因此,“以計”或“以謀勝人”就是貫穿整部《孫子兵法》的精髓所在。
綜觀《孫子》全書,各篇都在“以謀勝人”這個中心主題和指導思想上立論。作為開首的《計》篇,這個主題和思想表現(xiàn)得最突出。對于戰(zhàn)爭,它認為必須“經(jīng)之以五,校之以計,而索其情”,即以“五事”“七計”為綱進行調(diào)查研究,并“廟算”戰(zhàn)爭進程,在“知勝負”的情況下進行決策。他還特別介紹了十幾種“詭道”的作戰(zhàn)方法,其深謀遠慮、周全精到的睿智,躍然紙上?!蹲鲬?zhàn)》篇提出“兵貴(速)勝”的策略,以及在作戰(zhàn)過程中如何供應糧食、補充武器和戰(zhàn)斗人員的方法,其“以謀勝人”的氣氛依然很濃?!吨\攻》篇是“以謀勝人”這個主題和思想體現(xiàn)得最多的,其“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的名言,應該是精髓中的精髓。篇中“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知勝有五”以及“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等原則,乃是戰(zhàn)爭中極具指導意義的策略。其他如《形》《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各篇,無不闡述在各種各樣的形勢和環(huán)境中,如何運用計謀,因地制宜,靈活應變,揚長避短,趨利避害,使我勝敵敗。最后《火攻》和《用間》兩篇,講述如何用火進攻和使用間諜的計謀,達到攻克強敵的目的。可以說,《孫子》的精髓在十三篇中都熠熠閃光,點亮著讀者的心靈。
“以謀勝人”的精髓,導致“以謀勝人”的策略大量產(chǎn)生。隨手翻閱估計,《孫子》中這種策略不下數(shù)十種。其中,《計》篇的“詭道”計謀,如“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利而誘之,亂而取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等就有十幾種。其他如《作戰(zhàn)》篇的“因糧于敵”“勝敵而益強”;《謀攻》篇的“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上下同欲者勝”;《形》篇的“先為不可勝”“修道而保法”;《勢》篇的“治眾如治寡”“出奇制勝”“勢險節(jié)短”;《虛實》篇的“致人而不致于人”“攻其所必救”“我專而敵分”“避實而擊虛”“因敵變化而取勝”;《軍爭》篇的“迂直之計”“難知如陰”和“治氣”“治心”“治力”“治變”的“四治”戰(zhàn)法;《九變》篇的“九變之術”;《行軍》篇的“半濟而擊之”“合之以文,齊之以武”;《地形》篇的“料敵制勝”“視卒如愛子”;《九地》篇的“兵之情主速”“善用兵者譬如率然”“投之亡地然后存”“并敵一向”;《火攻》篇的“五火之變”;《用間》篇的“五間俱起”“以上智為間”等等,都是勝敵的絕妙謀略。應該說,在歷代各種兵書中,《孫子兵法》的勝敵謀略是最全面和最豐富的。
常常聽到這樣的議論:孫子曰“百戰(zhàn)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英國著名軍事家利德爾·哈特在其所著《戰(zhàn)略論》中稱“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是“最完美的戰(zhàn)略”。因此,“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應該是《孫子》的精髓所在。我們認為,“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只是戰(zhàn)爭的最上策,但是否能夠成功要看各種條件的配合。它只是謀略中的一種,在《孫子》十三篇中只有一個篇目提到,故把它作為《孫子》的精髓,其范圍過于狹窄,不能反映和體現(xiàn)《孫子》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也難以為學習者和研究者所掌握運用。
歷史上學習《孫子兵法》的人,大都能領會其精髓在“以謀勝人”。有人評論曹操的用兵之術說:“其行軍用師,大較依孫、吳之法。而因事設奇,譎敵制勝,變化如神?!雹佟度龂尽の簳の涞奂o》裴注引《魏書》??磥?,曹操學習孫子兵法,“設奇”“譎敵”“變化”,掌握了它的精髓?!独钚l(wèi)公問對》記述李靖與唐太宗論兵,大量引用《孫子》“利而誘之,亂而取之”“能而示之不能”“奇正之變,不可勝窮”等論述。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在其軍事著作中,經(jīng)常引用孫子“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置諸亡地而后存”“擊其惰歸”等謀略②《練兵實紀·雜集·登壇口授》,作為制勝敵人的法寶。毛澤東對《孫子兵法》曾有深入的研究,他在《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一文中說:“我們可以人工地造成敵軍的過失,例如孫子所謂‘示形’之類(示形于東而擊于西,即所謂聲東擊西)”;又述:“孫子說的‘避其銳氣,擊其惰歸’,就是指的使敵疲勞沮喪,以求減殺其優(yōu)勢?!泵珴蓶|運用孫子的“示形”“治氣”等謀略,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大放異彩。上述李靖、戚繼光、毛澤東等軍事家,無疑都懂得和掌握《孫子》“以謀勝人”的精髓,在各自指揮的戰(zhàn)爭中創(chuàng)造出色功績。
學習《孫子兵法》,掌握其“以謀勝人”的精髓,可以靈活運用于當今的軍事領域和非軍事領域各行各業(yè)的競爭、競賽活動中。在1991年初的海灣戰(zhàn)爭中,美國總統(tǒng)布什的辦公桌上,經(jīng)常放著兩本書,其中一本就是《孫子兵法》。據(jù)說有人從孫子兵法中找出十幾條謀略,建議總統(tǒng)研究運用。顯然,美軍在這次戰(zhàn)爭中損失減少,迅速取得勝利,是掌握了《孫子》“以謀勝人”的精髓,而加以靈活運用的結果。
有人在企業(yè)管理方面運用孫子“上下同欲者勝”的謀略而使企業(yè)的營銷蒸蒸日上;有人在金融投資方面運用孫子“并敵一向”的謀略在股票交易中贏得大筆資金;有人在治安管理方面運用孫子“治眾如治寡”的謀略取得卓著成效;有人在體育競賽方面運用孫子“兵之情主速”“避實而擊虛”等謀略,取得田徑、球類等各項賽事的勝利;有人在醫(yī)療疾病時運用孫子“先為不可勝”“知彼知己”等謀略,積極預防,巧治百??;有人在人生處世方面運用孫子“出奇制勝”“因敵變化而取勝”等謀略,在事業(yè)和愛情上都取得滿意的結果;有人在外交活動中運用孫子“合于利而動”“致人而不致于人”等謀略,廣結盟友,左右逢源;有人在商業(yè)活動中將孫子“道、天、地、將、法”等“五事”概括為經(jīng)營管理的五大原則,使他“生意興隆通四?!保@是把孫子的謀略進一步發(fā)展了。
總之,學習、掌握《孫子兵法》“以謀勝人”的精髓,就能在軍事戰(zhàn)爭以及其他各個領域中,才智超群,穩(wěn)操勝券。
(責任編輯:李興斌)
The Essence of Sun Zi Lies in "Outmaneuvering Foes with Sratagem"
Yang Shanqun
2017-02-01
楊善群,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