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飛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民事證據排除規(guī)則與非法取證
姜 飛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想要進一步保證民事證據排除規(guī)則的精準性、合法性以及可依據性,需要進一步明確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保證公民的基本權利是如今進行民事審判的基本目標。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民事審判結構以及科技類型都有所變化,基于此應當充分融合司法審判實踐技巧以及國外先進經驗,形成新型民事訴訟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
民事訴訟;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建構
(一)建構民事訴訟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之法理基礎
1.建構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是證據可靠性的必然要求。確保建構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的可靠性主要是指所搜集的證據材料能夠有效反映事實本身,這也是法官進行裁判的基本依據和保障。在民事訴訟當中,當事人和代理人通過非法途徑進行取證。雖然為法官裁判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但是其材料的可靠性和精準性也會有所降低。證人、鑒定人、勘驗人乃至當事人在受到暴力、脅迫或者引誘、欺騙時所作的證人證言、鑒定結論、勘驗筆錄、當事人陳述,其所陳述內容往往與客觀實際不盡相同,個別時候會脫離實際情況?;谠摲N情勢背景之下,為進一步增強證據的可靠性,法官應當明確責任,在民事訴訟當中進一步構建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要求。
2.建構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是法律真實的必然要求。非法證據排除是確保證據可信度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法律證實概指法官通過證據的合理使用所判斷出案件事實已經達到法律上所規(guī)定的要求標準。法律真實與自然事實之間有較大程度上的差異性,法官進行實體裁判的基本評定標準是以法律相關要求為依據的。自然事實的原始狀態(tài)如果未經過法律要求規(guī)定的流程環(huán)節(jié)進行核查、判斷就不能夠形成法律效應。從另外一個角度層面上說,通過創(chuàng)建一定流程規(guī)則對搜集證據進行進一步的過濾,這也是信息核實的環(huán)節(jié),通過該步驟來進一步檢驗案件事實的可靠性。該種權限規(guī)則的限制主要對象就是當事人和代理人,對法官自由裁量權的管理限制程度并不高。
(二)建構民事訴訟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之價值分析
建構民事訴訟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體現了程序的人權保障價值,充分展現了程序正義的作用。非法證據涵蓋在程序法范疇當中,這時如果采取禁止性證據在民事訴訟當中加以利用,雖然能夠為個別案例提供便捷性的幫助,但是其也是建立在損害公民基本利益和國家基本權益的基礎之上所進行的。采用非法證據進行取證的方式,從另外一個角度上表明支持居民為實現訴訟勝利不惜侵害他人利益,長此以往會導致居民法制觀念淡薄、秩序混亂,不利于我國依法治國基本目標的實現。與此相反如果命令禁止非法證據的可搜集性,從側面集中顯示出鼓勵人民依法守法,誠信待人。對非法證據的否定,維持基本流程的同時,也進一步穩(wěn)定了社會秩序。
(一)修改民事證據制度,以法律的形式確立民事訴訟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
高人民法院對民事訴訟的非法證據的派出規(guī)則以“司法解釋”的形式確認,但并不合適,裁判者進行自主裁判流程的設定不符合法律基本形式和社會常理。從另一個角度對其進行說明就是非法證據的排除與當事人的利益以及民事訴訟權利關系聯系緊密,采用司法解釋的形式過于隨便,在加之其流程的不透明性以及非論辯化,不能夠確保司法解釋本身的可靠性?;诖藨斶M一步修改完善《民事訴訟法》或者出臺獨立的《民事證據法》,以相應流程的方式確保民事訴訟飛法證據的排除規(guī)則。
(二)明確和細化非法證據的判斷標準,設置排除的例外情形
1.采用刑事違法行為所收集的證據。如采用搶劫、盜竊、搶奪等方式所獲得的證據。
2.以嚴重侵犯公民基本權利方式取得的證據。如通過在他人住房或臥室內安裝竊聽器、攝像機,對他人的通話實施監(jiān)聽所獲得的證據。
通過以上對民事證據排除規(guī)則的研究思考,我們確定了民事訴訟中非法取證應當被排除,并提出具體細化措施對排除規(guī)則進行進一步細化說明,為我國民事訴訟的進一步發(fā)展以及依法治國基本目標的實現奠定一定的理論基礎。
[1]陳沛文.民事訴訟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之反思——以私錄視聽資料排除規(guī)則為著眼點的分析[J].北京政法職業(yè)學院學報,2015(02):44-51.
[2]錢永國.民事訴訟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在檢察監(jiān)督中的理解與運用[J].法制與社會,2014(10):267-268.
[3]黃硯麗.論知識產權訴訟中“陷阱取證”的效力——基于民事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分析[J].法律適用,2013(09):47-51.
D925.1
:A
:2095-4379-(2017)28-0217-01
姜飛(1992-),女,漢族,遼寧沈陽人,沈陽師范大學,2016級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訴訟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