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區(qū)南翔天恩幼兒園 李雪飛
是“搗亂”還是學習
上海市嘉定區(qū)南翔天恩幼兒園 李雪飛
在班級的戶外活動中有這樣一款材料,它是形似骨頭的墊子,所以我和孩子們都叫它“骨頭”。這款“骨頭”上面印有小手和小腳的圖案,暗示孩子們應該把墊子鋪在地上,然后按照上面的提示用腳或者手腳并用的方式行走。然而自從“骨頭”提供以來,孩子們不但沒有按計劃把它鋪在地上,反而偏偏喜歡拿在手上,或擺弄,或奔跑……并且對我不厭其煩的提醒不放在心上。這讓我很是郁悶,覺得孩子們都在搗亂。
我想:“還是沉下心來,看看孩子們到底拿這些‘骨頭’做些什么?!鲍h玥把“骨頭”放在頭上擋太陽,宏宏把臉貼近“骨頭”反復摩擦享受著它的柔軟。悠悠踮起腳尖隔著欄桿試圖把“骨頭”的一端碰到地面,奕奕拿“骨頭”填塞彩虹橋洞的縫隙,澤澤和辰辰分別把多個“骨頭”壘高搭橋,萱萱則把“骨頭”當起了刀在切下面躺著的“水果”……看著眼前的一切,我沉思了。原來一直以為孩子們在搗亂,誰知一塊“骨頭”竟玩得如此精彩……
戶外活動中的“骨頭”材料是老師提供的,玩法也是老師一廂情愿的設想,孩子們顯然不認可老師的安排,難怪孩子們一直在“搗亂”。幸虧我沒有固執(zhí)己見而是選擇了觀察兒童,發(fā)現(xiàn)了每個孩子獨特的游戲方式和游戲中孩子們多方面的學習,如:遮陽體驗、材質(zhì)感知、面積匹配、拼搭連接、想象替代……這些對于孩子們來說都是需要學習的內(nèi)容呀。
老師不應該沉浸在戶外活動材料選擇和玩法的苦思冥想中,而是應該學會聆聽幼兒的想法,觀察幼兒的表現(xiàn),基于幼兒發(fā)展的需求給予他們適當?shù)墓膭詈椭С?,那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原來“搗亂”的孩子正在你的預設之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