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
“低保名單”的關(guān)系鏈如何蠶食貧者的心
臨近年底,有關(guān)社會福利方面的丑聞就開始集體曝光,好似在證明社會的光明總是能照到灰暗的陰溝。有媒體報道河南南陽一村低保名單嚴重造假,村干部母親吃低保。這樣的事情,似乎并沒有什么新奇,只是坐實了那些茍且的面目而已,因為村干部的腐敗一直存在,遠離廟堂的優(yōu)勢之下,即便權(quán)力甚微,也能發(fā)出最大的危害。
一直以來,對于“低保戶”的認定,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界定,大多數(shù)以一種周邊人群輿論的方式評判。這就讓“低保戶”更容易走向一種道德權(quán)利的弱勢。低保扶貧資源本是政府的,但是一旦到了基層,官僚思維的趨使下,資源的分配就成了關(guān)系鏈的分配。
當然,并不會全部流向關(guān)系鏈,也會分配給一些真正貧困的低保戶,掩人耳目,是因為窮出高度,被道德認證,不給都不行。在這樣的掩護下,關(guān)系鏈上所謂的“低保戶”就會狐假虎威的開始偷梁換柱,光明正大地開始享受低保,而那些拿了低保金的貧困戶,為了討好村干部,自然不敢多說什么,好像既得利益者,從來都沒那多道德恥感,只要得到了自己的那份,別人死活才不重要。
可是,他們?nèi)f萬沒有想過,也許這屆他們能擁有“小確幸”,下一屆就可能成為“真空戶”,這一切都因為茍且過,就不得不閉嘴。這就像大學里的貧困補助一樣,貧困認證標準就是輔導員,關(guān)系弄不好,你就是真貧困也得不到一分補助。很多人為了拿到補助,居然不惜血本送禮,才能最終獲得一份茍且的補助。有時候想想,別把大學說得那么純潔,茍且的事情多了去了,這都不算什么。
輔導員和村干部其實本質(zhì)上沒什么區(qū)別,身為底層權(quán)力的執(zhí)行者,他們心知肚明自己沒什么太大前途,所以有機會撈點干貨,自然不會放過。與此同時,大眾骨子里的獻媚邏輯也讓這種行為更加猖獗。
你會發(fā)現(xiàn),大凡得到補助和低保的人們,總感覺自己欠分配者很大的人情。但實際上,所有補貼都是政府舉措和社會行為,他們不過是執(zhí)行者罷了。這種邏輯的推動下,非但不會讓自己擁有更多,只會越來越慣壞分配者的欲望。越是獻媚,關(guān)系鏈越堅固,最終自己什么也得不到,只能在關(guān)系鏈上掙扎,被蠶食,被洗劫。
我們慣于言說“人情世故”,尤其在分配的流水線上,更是諱莫如深。很多人總說,社會就是如此,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墒牵覐膩聿徽J為這是個好的存在??傁胝急阋说娜耍K將會被常識淘汰??傁肟刂坪推哿鑴e人,也終將不得人心?!俺鰜砘炜偸且€的”,雖是江湖黑話,但也是生活常識。(文/姬二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