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輝
(山東師范大學歷山學院,山東 青州 262500)
大學美術教育素描基礎課的教改新模式
王 輝
(山東師范大學歷山學院,山東 青州 262500)
作為當前大學美術專業(yè)的必修課程,素描基礎課程一直以來在高校的美術教育工作及其課程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素描基礎課程可以培養(yǎng)美術專業(yè)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表達能力以及繪畫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當前我國大學生美術教育素描繪畫課程在其教學和人才的培養(yǎng)上存在著教學模式僵化以及沒有新意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美術教學的質量及其創(chuàng)新機制和人才的培養(yǎng),因此美術教師需要在當前這種教育模式上下功夫,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模式,對素描基礎課程教學模式進行改革。
美術教學;素描課程;現(xiàn)狀分析;創(chuàng)新措施
素描基礎課程作為一種用來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及其造型技巧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其創(chuàng)新意識的藝術課程,在我國大學生美術教育教學工作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素描課程的教學方式和其他學科教學方式基本相似都是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素描基礎課程的實踐課程也就是寫生,寫生的主要范圍是人物或者是事物,當前我國大學美術教學教學中關于素描課程教學存在諸多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當前素描課程教學模式單一且僵化
當前我國大學美術教育教學模式很是單一且僵化,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思維發(fā)展及其創(chuàng)新力的發(fā)展,大學素描基礎課程的理論課程主要是通過教師講授和灌輸,教師充當傳播者的角色,而學生充當的則是被動的接受者,且素描課程的理論知識都是前人總結的成果,由于不能及時地進行更新,很多教學理論內容已經不能適應當前學生的需求和社會時代的發(fā)展,因此這種教學模式是僵化的、教條的。
素描基礎課程實踐教學部分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加強學生的基礎訓練,單一的理論教學模式以及長時間內容的停滯,會導致學生所學課程滯后,最終就會阻礙學生創(chuàng)新力的發(fā)展,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是沒有個性的,且這種模式下學生的作品也是極為相似的像是復制出來的作品,沒有任何的新意和創(chuàng)新感。面對寫生對象學生基本的反應都是一樣的,這主要是因為課程上教師傳授的知識已經逐漸在學生頭腦中滲透,學生已經形成了慣性的思維定勢。也就是說,當前這種教學模式即便是面對客觀的事物,學生也沒有相對的概括能力和提煉主干內容的能力,也沒有具有自身特點的分析,這和學生模仿名人或者是老師的寫生作品存在直接且很大的關系。
(二)素描基礎課程與學生實際需求脫節(jié)
當前大學美術課程不按照學生的實際需求入手,存在很大的死板性且沒有靈活性。大學美術教育課程一般是根據教學的主要綱要建立的,并且每位老師都會在新學年制定出新的教學計劃,在實際教學中有時候還會出現(xiàn)分段式的教學,比如上半學期學習什么內容,下半學年學習什么內容。老師在講課期間也會進行教學設計,也會對課程內容進行調整或者是安排,但其課時相對穩(wěn)定,每個課時都會安排教學內容且基本課程內容不會出現(xiàn)變化。對于美術專業(yè)學生來說,素描基礎課程只是其學習課程中的一門課程,且是一門基礎性很強的課程。素描課程一般開設的時間為一學年,因為這門課程的教學時間相對較短,因此想要學到全部的基礎知識是不可能的。很多教學目標的設立并沒有真正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及其實際的求知欲,沒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傳統(tǒng)教學模式往往會忽略學生的個性,統(tǒng)一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其思想及其思維意識基本是一樣的,這樣的學生一般都聽老師的話,看待問題沒有自身的看法,即便是有自己不同的見解也不敢公然提出來。
(三)教學時間缺乏針對性且其安排不合理
我國大學美術專業(yè)課程教學中,素描基礎課程是按照總課時的要求以及教學總目標的要求進行安排的,老師根據實際的教學時間來對教學內容進行規(guī)劃,比如素描頭像寫生40個學時,素描概論學習占據9個學時,在整個學年的學習中,老師會按照規(guī)劃好的課程時序及內容進行基礎知識的講授,還會對上半學年和下半學年的教學內容進行提前的規(guī)劃,在很多美術專業(yè)學校其素描課程只是其教學的基礎部分,因此素描課程不會占據總教學課時的很長時間。
我國慣有的教學模式就是傳統(tǒng)的老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學生作為知識的被動接受者的教學模式,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很難再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素描基礎課程也不例外,也完全是按照當前這種教學模式進行。在美術教學中其繪畫方式存在多樣性,但是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繪畫方式以及行為習慣和繪畫手法等都存在很強的統(tǒng)一性,教師在繪畫教學上缺少針對性,就會導致學生間沒有差異存在,實際上素描基礎課程不僅僅要求學生學習其畫法、手勢。
(四)素描基礎課程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性
素描,說白了就是提高學生觀察力和理解力的一門課程,其教學內容應該注重人物形象以及景物的細節(jié)刻畫和描繪,只有反復練習才能真正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盡管這種聯(lián)系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其基本功的扎實程度,但是當前這種教學方式值得我們反思。根據很多學生反映其實其并不喜歡這種教學模式且對這種教學方式并不感興趣,這種教學模式相對單一且沒有新鮮的內容。從學生的繪畫作品我們看出,盡管其作品很精細但缺乏創(chuàng)新性和新意,這就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中國的美術藝術講究的精神追求和情感共鳴,而不是一成不變的作品,因此創(chuàng)新當前的教學模式是我國現(xiàn)階段大學美術專業(yè)課程教學改革的迫切任務,也是美術專業(yè)學生的迫切需求。
(一)開始分段式和分目標教學
可以選擇將素描基礎課程分為幾個階段和幾個目標來進行,在明確的總體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對總目標進行分解。首先讓學生學習素描基礎知識,在素描結構上要幫助學生掌握好線的使用,將復雜化的素描變得簡單,另外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掌握基礎知識并熟練運用基礎技能是進行創(chuàng)新的前提條件,在現(xiàn)階段學生追求多樣化的素描方法,并且不斷提升自身的素描能力,想要讓學生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就要通過不斷模仿和理解大量的名家作品的精神及其繪畫的藝術手法來實現(xiàn)。在實際素描過程中,老師要及時糾正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和問題,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素描繪畫習慣,從而使其樹立正確的藝術觀念和審美觀;讓學生掌握好素描繪畫的基礎技巧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完成素描繪畫作品能力的關鍵因素。
(二)開展針對性個性化教學,合理的對教學課程進行安排
老師要根據實際素描基礎課程的教學效果對教學進行適時的調整和安排,根據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及其學習狀況隨時對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在保證教學進度的前提下,還要保證好教學質量,并對教學設計進行適當的調整,使其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并學會素描繪畫的基礎技能。老師還要根據每個學生自身不同的個性特點開展相關的教學,比如可以選擇根據學生不同的繪畫習慣及不同的基礎知識掌握程度進行分組教學,老師要鼓勵學生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并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進行指導和分析,幫助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以此來拓寬學生的視野。
(三)使用多種不同的素描技能進行教學
寫實畫法當前一直在我國大學美術教學中占據著主導地位,因此傳統(tǒng)的素描畫法對美術教學產生的影響也是很大的。當前幾乎我國所有的高校美術專業(yè)教學都沒有擺脫這種單一且僵化的教學模式的束縛,在其教學上沒有創(chuàng)新,沒有自身獨特的教學方法。盡管寫實畫法可以使得學生的繪畫作品更加客觀且逼真,但是這種畫法會使得學生的繪畫缺乏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性,因此當前這種教學模式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及創(chuàng)新性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就需要打破當前這種傳統(tǒng)教學模式,探索出新型的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
(四)尊重學生差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由于學生家庭背景及其生長環(huán)境上的不同致使其存在很強的差異性,老師應該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并注重提升其整體素質。素描基礎課程上也是一樣,老師要適當調整其教學方法根據不同學生的理解力及其接受程度,結組進行教學,對不同小組提出不同問題,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學習能力相對較差的小組,老師要加強其景物真實性的描繪,對于創(chuàng)新潛力很好的小組,老師要注重對其創(chuàng)新力的培養(yǎng)及展現(xiàn)。學生掌握一定基礎理論知識后,老師對其進行升華,在素描教學中老師通過素描表現(xiàn)方式,增加學生多樣化學習方法,使其掌握多種繪畫手法,并積極引導學生向深層次的素描手法學習,老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繪畫熱情,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并給予學生更大的思維空間,不用自身思想約束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最終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及創(chuàng)新精神。
當前我國的大學美術專業(yè)的素描基礎課程一直使用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學生的需求也不能適應當前美術的發(fā)展腳步,因此老師要不斷推陳出新,不斷總結實際教學經驗,積極對新型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革。
[1]李建平.呼喚新的素描教學體系[J].湖北省美育研究會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2012(5).
[2]劉慧蘭.淺談高職藝術設計教育中設計素描課程的改革[J].青春歲月,2011(5).
[3]王世陽.高校美術專業(yè)素描教學[J].邯鄲學院學報,2009(1).
J21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