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宗明
在眾多腕表功能中,我最怕寫的,首推三問。用語言去描述聲音,猶瞎子摸象。究竟有多響亮多動聽,光讀文字,根本不可能讀出個所以然來。況且悅耳與否,都是主觀感受,有人愛聽鋼琴協(xié)奏曲,有人鐘情重金屬搖滾。更頭痛的是,就算懂得分辨音色好壞,寫得出自居易的大珠小珠落玉盤,但記性差,聽過都忘記了。猶幸現(xiàn)在科技發(fā)達,用手機拍下打簧時的情形,一聽就聽得出來。現(xiàn)在寫三問不難,寫月相才難。
從來不明白月相的作用。我當然知道是用來顯示朔望之周期,但問題是,有啥用處?我以為是為了狼人知何時變身,好叫那幾天生人勿近。我也以為是特別為了中國人,我國文人就是好舞文弄墨,吟風弄月,舉酒邀月飲,對月亮有一份特別的感情。后來有朋友告訴我,月相有其實際用途,可提示潮汐漲退,方便捕魚人士或喜愛垂釣之人。我只管聽著,心里罵他發(fā)神經(jīng)。不是每天都有潮汐漲退嗎?可能月滿那幾天漲得更厲害,但又如何?難道你以為水上人家會戴著一枚月相表去出海捕魚嗎?如果真的是這樣,月相表就會跟其他功能一樣,例如又大又防磁的就叫飛行員表,又厚又能防水并且有發(fā)光刻度的就叫潛水員表,有月相的就叫漁夫表吧。究竟月相有什么用途?
愛因斯坦說時間長短是相對的。除了主觀感情影響,快樂不知時日過,痛苦時可度日如年,相思就自然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但從事實去看,時間也真的不是一成不變。先不理會時間跟重力的關(guān)系,也不用理會地球時間跟宇宙其他星系的時間如何出現(xiàn)落差;光是地球自己本身的時間也一直在變化著。我們以為一天是日出日落,科學家用更準確的中天來界定每一天的分別,即每次太陽出現(xiàn)在頭頂?shù)臅r間。然后發(fā)現(xiàn)一天不一定是24小時,時多時少,所以才有時差的出現(xiàn)。一天分作24小時是歷史演變下來,你分作12小時也可以。一小時分作60分鐘,一分鐘又分作60秒跟古時的幾何學有關(guān),跟圓形分成360度是同一個道理。一星期分做七天是來自猶太人,因為他們相信上帝用六天來創(chuàng)造天地,第七天就休息。一年分做十二個月就更是很后期的事,西方人以前以為一年只有十個月,后來發(fā)現(xiàn)錯了,就多加兩個月。后來有些國王好大喜功,覺得自己十分重要,便擅自把自己出生的月份多加一天。就好像西澤大帝在七月出生,所以七月就有三十一天。奧古斯大帝有樣學樣,在八月出生,于是他又給八月多加一日,使八月也變成大月(這些我以前寫萬年歷時也提過可)。我們現(xiàn)在所認識的時間歷法根本就不盡不實,根本就仍然混亂不堪。就是因為地球地軸的轉(zhuǎn)變,春分秋分其實每年也有少許不同。只不過轉(zhuǎn)變很輕微,我們平常根本察覺不到,也不會影響我們?nèi)粘I盍T了。
在眾多時間觀念中,其實月相的周期就最穩(wěn)定,平均周期29.53天。而且我們看到的月亮幾乎都是一樣的,因為我們只看到其中一面。四時有序,日月交替,比喻人生變幻,也喻起落有時。但放在時計上,日轉(zhuǎn)星移來得太快,也看不到季節(jié)交替,但月圓月缺卻瞧得清清楚楚,大概這就是月相吸引人的地方。而在眾多品牌中,就只有寶珀老是把月相記掛在心上,他們有最多月相款式,也是第一個替女裝表也加裝月相功能的品牌?;蚍叛塾钪?,或感人生多變,就會想要一枚月相表。想買月相表的話,就去看一下寶珀的作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