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仁
[摘 要]近年來我國提倡應全面提高學生各方面的學習能力,其中包括高中信息技術。該門課程由于受到自身條件和特點的約束,教學效果并不樂觀。近年來不斷有高中學校將博客等多媒體媒介加入信息技術課程中,不僅存在一定優(yōu)勢,同時也為全面提高高中學生能力奠定基礎?,F(xiàn)將針對博客進行簡單分析并探討其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的優(yōu)勢。
[關鍵詞]博客 高中信息技術 應用 優(yōu)勢
[中圖分類號] G633.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330113
一、博客的概念
博客由英文Blogger音譯而成,是Web Log的混成詞。它的正式名稱為網(wǎng)絡日志;又音譯為部落格或部落閣等,是一個通常由個人管理、不定期張貼新的文章的網(wǎng)站。博客上的文章通常根據(jù)張貼時間,以倒序方式由新到舊排列。許多博客專注在特定的課題上提供評論或新聞,其他則被作為比較個人的日記。一個典型的博客結合了文字、圖像、其他博客或網(wǎng)站的鏈接及其他與主題相關的媒體,能夠讓讀者以互動的方式留下意見,是許多博客的重要因素,而博客同時也受到許多青少年的喜愛。
二、博客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優(yōu)勢
(一)博客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博客作為媒體軟件之一,因其自身便捷、廣泛等特點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之后博客為更加便民則推出了微博等APP終端軟件,以便人們能夠在手機或平板電腦等微型智能終端上使用博客。如今我國大部分學生都會使用一些聊天軟件等工具進行溝通,高中生更是如此,所以,如果將博客運用到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或其他學科中,能夠使學生對該科目的興趣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學生對學習的排斥感。將博客這種具有時代感和先進性的媒介融入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二)博客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在傳統(tǒng)的高中信息技術授課模式中,教師按照教學目標和計劃按部就班地對學生進行授課,而學生在一味地吸取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愉悅感,甚至許多學生選擇不聽課,導致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出現(xiàn)主位與輔助調換的現(xiàn)象,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無法真正完成教學目的。而將博客融入信息技術課程中,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課堂和教師身上,使教師輕松完成輔助任務,同時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提高教師教學和課堂的整體效果。
(三)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在博客平臺上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發(fā)揮自主學習能力,主體地位由教師轉變?yōu)閷W生本身。在博客平臺上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多種多樣的自主學習內容,使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保持學習興趣,只有這樣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夠得以突顯。教師需要在此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監(jiān)督,在學生遇到不能解決的難題時,應將問題反饋在相應的求解欄中,而教師則需要將這部分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性解答,不能夠直接給出答案,需要在此過程中將答案設計在問題中。使學生能夠在做出進一步的思考過程中探索答案,經過此種方法記住的答案學生將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難以忘記,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
(四)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整理及整合能力
學習博客的應用與普及,不僅為學生提供了緩解壓力的空間,同時為教師的教學管理提供了便利條件。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知識的逐步累加,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日漸突顯。為了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學習博客根據(jù)學生學習的基本習慣與學校的基本教育理念,秉承以激勵學生學習興趣為主、強化教師教育方式為輔的教育原則,對學習博客的成果進行深度優(yōu)化,從而將 “E化學習筆記”設計變成促進學生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的教育法寶。學習博客的優(yōu)勢不在于反復學習重復的知識,而是總結其余同學的學習經驗,選擇有利于自身實際情況的學習方法,不斷在收獲中進步,在學習中構想,進一步提升自我的思維邏輯分析能力與知識歸納學習水平,為后期的學習與發(fā)展奠定基礎。
(五)鼓勵學生進行廣泛的交流
課堂博客平臺使課堂交流途徑變得多樣化和豐富化。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沒有轉變固化的教學觀念,師生之間很少有機會對教學內容進行交流和討論。在這種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疑惑也難以及時反饋給教師,從而降低了課堂學習效率。而課堂博客平臺的使用,則為活躍課堂氛圍、增進學生互動交流提供了便利條件。首先,學生在博客平臺上可以暢所欲言,不再受時間的限制。例如,有的學生可能基礎知識掌握較差,對于具有一定難度的問題難以理解,但是又不好意思在課堂上提問。利用課堂博客平臺的匿名交流功能,學生可以提出自己的問題,然后讓同學進行解答,增強了學生參與課堂交流的自信心。其次,學生在課堂博客平臺上的交流內容也得到了拓展,可以是學習心得和疑難問題,也可以是個人的學習規(guī)劃和人生展望等。在這種輕松、活潑的教學氛圍下,學生的學習壓力得到了緩解,從而能夠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tài)融入新的學習中。
(責任編輯 斯 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