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山
550001貴州省中醫(yī)院
ICU護理風險管理影響因素及解決措施
張江山
550001貴州省中醫(yī)院
目的:探討ICU護理風險的影響因素及解決措施。方法:收治ICU患者10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給予風險管理,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結果:觀察組護理人員的個人理論水平、實際操作能力、護理滿意度等較對照組有著顯著提高,護理風險減少(P<0.05)。結論:對ICU重癥監(jiān)護病房實施風險管理,能夠有效提高相關護理人員的個人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
ICU;護理風險;管理;影響因素;解決措施
ICU即重癥護理病房,是為了對一些重癥患者加強護理、方便救治而設立的??梢奍CU病房是一個高風險的地方,這里面的重癥患者的病情瞬息萬變,相關的醫(yī)護人員需要格外注意,遇到突發(fā)狀況需要及時處理救治,稍有不慎,就會危及患者生命。同普通病房相比,ICU的護理風險事件的發(fā)生率高出很多,加上ICU的特殊性,不會讓患者家屬進行陪護,而很多患者家屬就會不樂意。由于他們知識水平有限,對于護理人員的工作過程不了解,不懂得治療過程中存在的多種護理風險,醫(yī)患糾紛往往因此產生。將重癥患者都放在ICU病房中,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與技術實施最優(yōu)的醫(yī)治方案,讓突發(fā)狀況能夠隨時得到處理[1]。因此,要保證ICU患者的護理工作的安全性,應本著預防為主的原則,將可能發(fā)生的風險事件杜絕,減低風險發(fā)生的概率,盡最大的可能為患者提供良好的護理環(huán)境,使得醫(yī)護人員和患者及其家屬之間相處和諧,避免糾紛的出現(xiàn)。筆者所在的醫(yī)院將風險管理運用到ICU病房的護理工作當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這種管理模式可以降低對于ICU患者的護理風險,進而提高患者和其家屬的滿意度,提升醫(yī)院的服務質量,降低醫(yī)患糾紛的發(fā)生率。因此,筆者對于這種管理模式進行了研究,希望能夠給相關護理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具體研究過程如下。
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ICU重癥患者10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4例。觀察組男34例,女20例;年齡19~79歲,平均(49.0±6.2)歲;對照組男35例,女19例;年齡20~80歲,平均(49.3±6.1)歲。兩組在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對照組主要進行常規(guī)的重癥病房監(jiān)測護理。觀察組則進行風險管理,采取問卷調查方式調查ICU患者護理風險管理主要影響因素,該調查問卷主體部分包括協(xié)助因素、系統(tǒng)因素以及護士因素3個方面,并且有9個因素以及40個條目。①協(xié)作因素:協(xié)作配合、醫(yī)療以及患者自身因素;②系統(tǒng)因素:支持系統(tǒng)、組織管理以及規(guī)章制度;③護士因素:護理服務、基本素質以及核心能力。40個條目包括協(xié)作配合條目、護理服務條目以及醫(yī)療因素,分為3條;組織管理條目以及規(guī)章制度條目,分為5條;支持系統(tǒng)條目以及核心能力條目,分為4條;患者自身因素條目7條以及護士自身素質條目6條。通過Likert 5級評分法完成測評工作,可以將測評結果分為5種,即密切相關(4分)、比較相關(3分)、一般相關(2分)、部分相關(1分)、不相關(0分)??偡种?~36分,分數越高,顯示該因素帶來的影響也更大。調查問卷回收率100%。
效果評價:對比觀察組實施風險管理和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前后的ICU病房的護理情況,評價指標主要包括以下8項:個人理論水平、個人實際操作水平、突發(fā)狀況應急應對能力、解決處理問題的能力、團隊協(xié)作協(xié)調能力、書面材料書寫規(guī)范性、護理風險發(fā)生率及患者及其家屬的滿意度。每項指標按照10分制進行評價,對于患者及其家屬滿意度而言,≥9分歸于為滿意,其他分數均記為不滿意[2]。
統(tǒng)計學方法:本次研究使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將研究收集的試驗數據進行歸納統(tǒng)計,并對這些結果之間的比較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護理前后個人護理能力及團隊護理水平的比較:護理后觀察組護士的個人理論水平、個人實際操作水平、突發(fā)狀況應急應對能力、解決處理問題的能力、團隊協(xié)作協(xié)調能力、書面材料書寫規(guī)范性等指標較護理前均顯著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雖然對照組這些指標較護理前也有所提高,但遠低于觀察組、兩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護理前后的護理風險發(fā)生率、患者和家屬滿意度的比較:護理后觀察組和對照組的護理風險發(fā)生率較護理前均有降低,患者及其家屬滿意度較護理前均有提高,差異與護理前相比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ICU患者進行風險管理,實際上是指在一個風險必然存在的環(huán)境里(ICU病房)尋找把相關風險降到最低的管理方法。這種風險管理實際上是管理學的一部分,由風險的預估、應對風險的方案及其可行性評估、對方案實施后的過程和實施后的后續(xù)處理等組成,將這種思路應用到ICU的護理管理之中,有著很好的效果。對ICU病房患者的護理,因患者本身病情不穩(wěn)定等客觀因素的存在,風險是必然存在的。該病房中的患者,大部分病情嚴重且變化快,醫(yī)治有很大的難度,需要隨時密切觀察、監(jiān)測病情變化。稍有處理不當或者監(jiān)測不及時,就可能造成患者的病情加重,嚴重時甚至造成患者死亡。所以面對ICU病房這樣一個到處充滿著風險的環(huán)境,無論是醫(yī)護人員還是機器都可能存在著危險,于是引入了風險管理模式,一方面希望可以提高護理人員對風險管理的認識和個人的理論水平,另一方面希望提高護理人員的實際操作能力、面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相互之間的配合協(xié)調能力,以及對風險的識別和處理能力[3]。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風險管理措施實施前護理質量檢查評分(88.75±2.78)%,實施后(99.42±1.73)%,二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實施前綜合滿意度(81.75±5.33)%,實施后(97.12±9.24)%,二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比較,實施后(0.81%)較實施前(3.21%)明顯降低(P<0.05);護理實施前投訴糾紛發(fā)生率1.27%,實施后0.06%,二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對ICU病房中的患者實施風險管理,參與的護理人員的個人理論水平、實際操作水平、解決和處理問題的水平、團隊配合水平,甚至書面材料的書寫規(guī)范性等方面,與實施風險管理之前相比,都有著顯著的改善,而且ICU病房中風險事件的發(fā)生率也較之前有所下降,相對應地,患者及其家屬滿意度提高,糾紛自然減少了。
綜上所述,在ICU病房中對患者進行風險管理,不僅能夠提高護理人員的個人理論水平與實際操作能力,使他們對相關書面材料的書寫更加規(guī)范,而且對于患者及其家屬來說,護理質量的提高,降低了相應的護理風險,使得他們對醫(yī)院護理的滿意度大大提高,醫(yī)患糾紛減少。所以,在臨床ICU病房推行風險管理是可行的,能夠使得醫(yī)院和患者均獲益,而且值得推廣。
[1]陳晏.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集束化干預策略的優(yōu)化與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6.
[2]毛秋云.綜合醫(yī)院護士護理不良事件風險感知與報告習慣現(xiàn)狀研究[D].山東大學,2016.
[3]李鳳英.護理風險管理在提高ICU護理質量和職業(yè)認同感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6(5):45-46.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solutions of ICU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Zhang Jiangshan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Guizhou Province 550001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solutions of ICU nursing risk.Methods:108 patients with ICU were selected.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risk management,and 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care.Results:The personal theoretical level,actual operation abilit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nursing staff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nursing risk decreased(P<0.05).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in ICU intensive care unit can improve the personal theoretical level and practical ability of the related nursing staff effectively.
ICU;Nursing risk;Administration;Influence factor;Solving measures
10.3969/j.issn.1007-614x.2017.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