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閱讀是外語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一直是外語教學的重要目標,開展學習者閱讀培訓對于培養(yǎng)學習興趣、提高閱讀效率有著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 英語閱讀 方法 情感
英語閱讀就是讀者利用相關的英語知識和非英語知識去解讀包含一定英語知識和非英語知識的閱讀材料。閱讀的過程是對語言的認知過程,閱讀有助于鞏固和擴大詞匯、豐富語言知識、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閱讀可以訓練思維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與判斷能力?!皞戎嘏囵B(yǎng)閱讀能力”是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高中英語教學目的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理解和運用英語技能的基本方法,又是落實交際實踐性的主要途徑。加強閱讀訓練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大量獲取語言知識和運用語言的機會和條件。對于這個問題,我們在這里作了思考。
一、弄清影響高中學生閱讀理解英語的因素
近年來,外語教學與考試注重培養(yǎng)和考查語言交際能力,即語言知識的運用能力,沒有扎實的語言基礎知識是無法達到靈活運用的。我們常說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沒有一定的詞量和語法知識不可能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事實證明,只有學生具備了相當?shù)脑~匯量,才能由詞匯辨認等基本技巧的掌握提高到對抽象概念形成等高級技巧的掌握上,才能利用背景知識和上下文的線索實現(xiàn)意義的構建。當語言知識達到一定程度時,它就不再是影響閱讀理解的主要障礙了。另外,在英語新課程標準中,閱讀能力八級水平要求閱讀速度達50wpm~70wpm,理解正確率達70%以上。但實際上,多數(shù)學生認為自己的閱讀速度達不到要求。經觀察發(fā)現(xiàn)他們平時的閱讀中存在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有的學生用筆尖指著文章,逐字閱讀;有的見到生詞就停下來查字典,不善于抓住關鍵詞,不善于根據(jù)上下文和構詞法猜測詞義,這些都是影響學生理解英語的因素。
二、教會學生閱讀英語的方法是關鍵
在拿到英語文章時,要先通讀全文,在通讀全文時抓住文章的general idea,學會抓住文章的關鍵性詞語主題句或是結論性的句子。如果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不明白的句子或是生詞,用筆劃出來即可,只要不妨礙抓住文章的概略內容,可暫時不管。第二遍閱讀要逐句細讀,根據(jù)問題,找出能回答問題的關鍵詞,對文章的生詞要善于通過上下文的意思,和某些句子的語法結構進行分析,猜出其生詞的含義。這種通讀與細讀相結合的方法是閱讀中最普遍的方法。
略讀又稱跳讀或瀏覽,是一種專門的、非常實用的快速閱讀技能。所謂略讀,是指以盡可能快的速度閱讀,如同從飛機上鳥瞰地面上的明顯標志一樣,迅速獲取文章大意或中心思想。換句話說,略讀是要求有選擇地進行閱讀,可跳過某些細節(jié),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從而加快閱讀速度。據(jù)統(tǒng)計,訓練有素的略讀者的閱讀速度可以達到每分鐘3000到4000個詞。在略讀過程中,一般可運用以下技巧:以一般閱讀速度,閱讀文章開頭的一、二段,力求抓住文章大意,背景情況,作者的文章風格、口吻或語氣等;閱讀段落的主題句和結論句。抓住主題句就掌握段落大意,然后略去細節(jié)不讀,以求得略讀速度;根據(jù)文章的難易程度和這到的目的,不斷靈活地調整閱讀速度;注意轉折詞和序列詞,轉折詞如however,moreover,inaddition等,序列詞firstly,secondly等;根據(jù)文章的難易程度和要回答的問題,不斷靈活地調整閱讀速度;若無需要,不必閱讀細節(jié)。
三、高中學生對語言信息能力識別的訓練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一直把重點放在詞匯意義上,常常被看做是用來教給學生詞匯、用法的,讀文章就是為了記住所有的單詞、詞組及語法結構,結果學生養(yǎng)成了在閱讀中一個個詞、一句句話讀的習慣,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閱讀效率,老師需要做的就是要改變這種狀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要引導學生識別意群和關鍵信息,使學生不過多地關注每個單詞的詞義。這樣,在閱讀中他們才能讀得快,更好地記住關鍵的信息。老師可以教學生練習劃分意群或拿一些已經劃出意群的短文給學生讀,關于基本句型的知識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長句中的重要信息。其次,語篇知識對閱讀的作用不可忽視,老師應通過講授或練習教給學生常見的篇章結構和信息流模式,寫綱要或縮寫是一個比較有效的方式。最后,學生應學會識別文章的功用,即作者的寫作目的,作者寫作此文章是為了描述、議論、勸說還是僅僅是為了娛樂?他是在擺明事實還是發(fā)表個人看法?是直截表明觀點還是通過反諷等手段?所有這些問題對于理解都是很關鍵的。老師必須教給學生常用的標識符號及怎樣通過各種線索識別作者的意圖。
四、閱讀教學與文本背景材料的結合
新課標實施后,新教材在編寫上有了很大的改革。每一單元都有英、美等國家的文化背景介紹,課文題材廣泛,體裁多樣,涉及西方社會生活的多個方面,在思想內容方面具有一定深度。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局限于傳授詞匯語法知識,講解試題,還要教給學生準確的文化背景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習得意識,使文化規(guī)范的教學與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同步進行。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知識對學生有很強的吸引力,教師生動、形象適度地介紹會激發(fā)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欲望,促使學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帶著濃厚的興趣主動積極地學習。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語法結構、文學作品和語言邏輯問題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在中西文化比較中進行英語教學,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英語教學中情感教學的滲透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的親切和藹、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思維就積極活躍,教學雙方就能融洽地實現(xiàn)認知的、情感的交流,產生心靈上的共鳴,課堂就能自始至終洋溢著探索的、令人興奮不已的氣氛。同時,也應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這是喚起每個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聰明才智,營造促進學習的課堂氛圍的重要條件。在課堂提問或課堂討論中,教師要努力鼓勵每一位學生參與,而不可局限于少數(shù)優(yōu)秀生的參與。教師在仔細傾聽每個學生的發(fā)言后,應盡可能多地采用表揚方式,時常給予這樣的評價、表揚:“Good.”“Very well.”“Well done.”“Pretty good.”“Youre right.”多從積極方面予以肯定和引導,同時允許學生犯錯誤,多用一些鼓勵性的話語,進而增強學生的信心,調動學生學英語的信心,這樣就會有利于形成人人積極參與、爭相自由討論問題的學習氣氛,從而使他們主動接受教師的授業(yè)。
參考文獻:
[1]夏曉娟.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學周刊,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