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辛子
《兩個人的桃花源》描述了一對向往鄉(xiāng)村生活的老人在家人的反對聲中重返大山,過上自給自足的農(nóng)耕生活的故事。這是一部由一系列長篇紀實電視專題片改編而成的紀實電影,電影忠實地記錄了田中寅夫與田中富佐子這對老夫妻在大山中的生活。
田中夫婦是日本山口縣人,二人于1938年結(jié)婚,婚后育有三個女兒。1945年,“二戰(zhàn)”剛剛結(jié)束時,夫妻倆在山口縣買了一座山,準備開荒種地,自給自足。但戰(zhàn)后的日本進入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時期,考慮到三個女兒未來的發(fā)展,夫妻倆離開大山,搬家去了大阪。
他們在大阪工作、生活了近二十年,女兒們都長大成人,擁有了各自的家庭。年過六十的田中夫婦突然做出了一個令女兒們倍感意外的決定——離開繁華的大都市,回到家鄉(xiāng),到年輕時買下來的深山里開山墾荒,過自給自足的生活。夫妻倆的決定,遭到了女兒們的強烈反對:在沒有水電、沒有煤氣、沒有通信信號,甚至連一個鄰居都沒有的深山里,一對年過六十的老人將如何生活?可是夫妻倆非常執(zhí)拗,他們想按自己的意愿度過晚年。
重返大山的田中夫婦,將一輛舊巴士改裝成兩個人的臥室,支起兩臺小型發(fā)電機發(fā)電,飲用水則采用山中的清泉。水、電與住宿問題解決之后,兩個人開始開荒種地,種上四季皆可收獲的蔬菜瓜果。黃昏時兩個人一起生火,吃著剛剛從地里挖來煮熟的土豆,彼此碰杯祝愿:“希望一直都健康??!”
在長達二十五年的歲月里,山口縣電視臺一直追蹤拍攝這對老夫婦的山野生活,并持續(xù)在電視臺播出,每次播出都能獲得巨大的反響。觀眾通過電視看到這樣寧靜的畫面:給在山中泡澡的寅夫添加熱水的富佐子,給滿頭白發(fā)、坐在陽光下的富佐子剪頭發(fā)的寅夫……人們由此記住了這對在大山中互相扶持、度過余生的老人,對兩人居住的桃花源心向往之。平實質(zhì)樸的畫面,拷問著每一個觀眾的內(nèi)心:每個人內(nèi)心深處都有一個桃花源,但桃花源不會從天而降,那是大自然對不放棄土地、熱愛自然的人的饋贈。
在《兩個人的桃花源》里,年邁的富佐子向著天空,大聲呼喚比自己先一步離世的老伴寅夫:“他爺爺……”富佐子相信,逝去的寅夫依舊在這座大山之中,從未離去,因此她并不孤單。
幾年之后,富佐子追隨寅夫而去?,F(xiàn)在居住在大山里的,是寅夫與富佐子年近七十的三女兒夫婦。原本在大阪開壽司店的三女兒夫婦,繼承了父母希望與大山生活在一起的遺愿,繼續(xù)在大山中翻土種地、劈柴燒火,開始了另一段全新的桃花源生活。他們守護著大山,就像守護著自己的父母與先祖一樣——那是血脈相承的故事,是支持著他們努力生活的桃花源。
(常 箐摘自《新周刊》2016年第23期,〔日〕森村玲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