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燕 馬大鵬
恩替卡韋治療慢性重癥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臨床效果
林海燕 馬大鵬
目的探討恩替卡韋治療慢性重癥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大連市第六人民醫(yī)院接受治療的60例慢性重癥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對癥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恩替卡韋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肝功能、乙肝病毒DNA(HBV-DNA)水平、臨床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漿ALB、ALT、AST、TB-K及PT均明顯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的TB-K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但兩組患者的血漿ALB、ALT、AST及PT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HBV-DNA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恩替卡韋能有效抑制慢性重癥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病毒復制,改善肝功能水平,且安全性較高。
恩替卡韋;慢性重癥乙型病毒性肝炎;肝功能;病毒復制;安全性
慢性重癥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發(fā)病因素復雜、發(fā)病率高的特點,可因肝細胞壞死、機體免疫力降低而導致肝功能衰竭。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抑制炎癥、營養(yǎng)支持、改善微循環(huán)等綜合方式治療慢性重癥乙型病毒性肝炎,但治療效果并不理想,患者多死于多種并發(fā)癥[1]。及時預防并發(fā)癥、縮短病程,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關鍵。乙型肝炎病毒復制是導致重癥肝炎發(fā)生的重要因素,只有快速逆轉病程,才能成功挽救患者生命。相關研究指出,核苷酸類藥物為治療慢性重癥乙型病毒性肝炎提供了新方向,恩替卡韋能有效抑制病毒復制、降低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水平[2]。本研究就恩替卡韋治療慢性重癥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0例慢性重癥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5例,女5例,年齡25~74歲,平均(55.5±2.1)歲,病程2.5~23年,平均(18±3)年;觀察組患者中,男23例,女7例,年齡22~75歲,平均(56.0±2.0)歲,病程2.0~25年,平均(17±3)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均與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臨床診斷標準相吻合,總膽紅素水平超過171 μmol/L且凝血酶原活動度低于40%[3];②均符合肝功能衰竭診療指南、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早期與中期標準[4];③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原發(fā)性肝癌導致的肝硬化或肝?。虎诮诮邮苊庖哒{節(jié)、細胞毒藥物等治療;③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晚期;④合并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對癥治療,主要包括支持治療(輸入維生素、清蛋白、血漿等),維持內環(huán)境平衡,采用天門冬氨酸鉀鎂、氨基酸、促肝細胞生長素、甘草酸二銨注射液等藥物以保護肝臟功能。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恩替卡韋進行治療,0.5 ml/次,1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4周。
1.4 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患者肝功能。選擇美國Beckman-DU生化儀,嚴格按照操作標準檢測患者肝功能,主要包括血漿清蛋白(ALB)、谷氨酶轉氨酶(ALT)、天冬氨酸轉氨酶(AST)、總膽紅素(TB-K)、凝血酶原時間(PT)。②比較兩組患者乙肝病毒DNA(HBV-DNA)水平。采用華美公司生產的ELISA試劑盒,嚴格按照說明書要求進行檢測。③觀察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④統(tǒng)計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5 療效判定標準[5]顯效:患者PT及血漿ALB、ALT、AST、TB-K指標均恢復正常;有效:患者PT縮短5 s以上,ALT、AST、TB-K下降幅度超過30%,血漿ALB水平上升5 g/L;無效:未達到上述指標或病死??傆行剩?)=(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6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肝功能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漿ALB、ALT、AST、TB-K及PT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漿ALB、ALT、AST、TB-K及PT均明顯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的TB-K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但兩組患者的血漿ALB、ALT、AST及PT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 治療前后HBV-DNA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的HBV-DNA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HBV-DNA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比較(±s)
組別例數(shù)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治療后ALB(g/L)ALT(IU/L)AST(IU/L)對照組3033±430±4582±54 128±24 603±63131±26觀察組3034±430±5574±50 120±37 598±70136±25 t值 0.3571.2430.587 2.254 0.6571.369 P值 >0.05>0.05>0.05 >0.05 >0.05>0.05組別 例數(shù)治療前治療后 治療前治療后TB-K(μmol/L) PT(s)對照組30 257±34148±28 26±4 16±8觀察組30 258±30120±28 26±4 15±6 t值1.2517.025 0.5821.359P值 >0.05 <0.05 >0.05>0.0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BV-DNA水平比較(copies/L,±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BV-DNA水平比較(copies/L,±s)
組別例數(shù) 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305.9±2.05.4±3.0觀察組2.2±1.1 305.8±1.9t值0.2456.354 P值 >0.05 <0.05
2.3 臨床治療效果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2.4 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在4周治療中,兩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藥物過敏反應,無急性腎衰竭等并發(fā)癥。
相關研究資料指出,全世界每年約有50萬人口病死于原發(fā)性肝癌,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導致的原發(fā)性肝癌高達80%[6]。75%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生活于亞洲,我國是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癌負擔最重的國家[7]。
肝細胞病變壞死是導致慢性重癥乙型病毒性肝炎發(fā)生的主要原因,雖然該病的發(fā)病機制比較復雜,但是乙肝病毒感染是該病的首發(fā)因素,因此治療該病的關鍵就是抗病毒治療[8]。恩替卡韋為核苷類似物,其能選擇性抑制乙肝病毒,能在較短時間內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控制乙肝病毒水平。恩替卡韋通過磷酸化可轉化成三磷酸鹽,直接參與三磷酸脫氧鳥嘌呤核苷(乙肝病毒的天然底物)競爭,進而有效抑制逆轉錄酶活性,抑制前基因組逆轉錄負鏈,與此同時,對乙肝病毒DNA合成、乙肝病毒多聚酶啟動均有顯著抑制作用[9]。TB-K水平是衡量肝功能的關鍵指標,與肝臟受損程度密切相關,若TB-K水平下降,提示患者肝功能恢復正常[10]。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TB-K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恩替卡韋可有效改善慢性重癥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同時,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HBV-DNA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恩替卡韋對治療乙型病毒性肝炎效果持久,遠期療效樂觀。但是,采用恩替卡韋治療慢性重癥乙型病毒性肝炎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在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有效率與對照組治療有效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短時間內恩替卡韋無法顯著提高臨床療效,不能完全逆轉疾病發(fā)展。
綜上所述,恩替卡韋能有效抑制慢性重癥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毒復制,改善肝功能水平,且安全性較高。
[1] 劉祥.探討恩替卡韋治療慢性重癥乙型肝炎的療效[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0):4261.
[2] 竇芊,杜敬佩,楊瑞,等.恩替卡韋分散片聯(lián)合促肝細胞生長素治療慢性重癥乙型肝炎[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5,25(28):66-69.
[3] 中華醫(y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肝病學分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0,8(6):324.
[4] 中華醫(yī)學會感染學分會肝功能衰竭與人工肝學組,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重型肝病與人工肝學組.肝功能衰竭診療指南[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6,24(6):422.
[5] 王術梅,張紅.恩替卡韋聯(lián)合促肝細胞生長素治療慢性重型肝炎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4(S1):105-106.
[6] Ar or a G,Keeffe EB.Chr onic hepatitis B wit h adv anced fibrosis or cirrhosis:impact of antivir al ther apyp[J].Rev Gastroenterol Disord, 2007,7(2):63.
[7] Liu Y,Wang CM,Xu DP.Analysis of hepatitis B virus drug resistant mutations for 2000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in China[J]. Hepatol Int,2009,3(1):111-112.
[8] 楊襄蓉,劉艷.促肝細胞生長素聯(lián)合恩替卡韋治療對慢性重型肝炎血清學指標及病情轉歸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6,22(8): 758-761.
[9] 馮偉廣,朱禮堯,朱農,等.恩替卡韋與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重癥肝炎的近期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13(26):112-113.
[10] 劉小波,朱虹.恩替卡韋治療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21(12):97-98.
R512.6+2
A【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12.013
大連市第六人民醫(yī)院,遼寧大連 11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