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萍
探討急性期腦出血患者治療中應用程序化護理干預的價值
林萍
目的探析程序化護理干預對急性期腦出血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方法對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急性期腦出血患者進行研究,按照隨機原則分為參照組與干預組,各60例。參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予以程序化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日常生活能力。結果干預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高于參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急性期腦出血患者應用程序化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更好。
急性期腦出血;程序化護理干預;臨床效果
急性期腦出血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臨床危急重癥,具有發(fā)病急、病情進展快的特點,是損傷神經(jīng)功能的重要因素[1]。在臨床醫(y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的形勢下,多數(shù)急性期腦出血患者均可成功救治,但殘疾率較高。為此,一定要加強臨床護理工作的展開,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延緩病情進展,降低殘疾率。本文現(xiàn)對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急性期腦出血患者進行分組研究,探討程序化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分析報道如下。
對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急性期腦出血患者進行分組研究,按照隨機原則分為兩組,即參照組與干預組,各組60例。參照組患者中男38例、女22例,年齡42~76歲,平均年齡(60.8±3.2)歲;干預組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40~78歲,平均年齡(60.1±3.3)歲。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予以比較。
參照組患者予以常規(guī)護理,即生命體征監(jiān)測、鎮(zhèn)靜用藥、規(guī)范護理及用藥指導等。
干預組患者予以程序化護理干預:
(1)病情評估:對患者性別、年齡、發(fā)病時間、用藥情況、意識狀態(tài)等進行詳細了解,根據(jù)臨床資料初步評估患者病情。
(2)護理方案制定:查閱有關急性期腦出血的資料,提出有待解決的問題,進而制定護理方案,并嚴格按照護理方案執(zhí)行。
(3)護理方案實施:①接診處理:患者入院后,根據(jù)病情程度予以接診,提供冰枕或冰帽,予以吸氧治療,并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變化[2]。②用藥指導:嚴格按照醫(yī)囑指導患者用藥,并密切觀察患者用藥反應,定時監(jiān)測患者體溫、血壓、心率等指標變化,一旦出現(xiàn)異常,馬上通知醫(yī)生,采取恰當措施[3]。③飲食干預:以流質(zhì)食物為主,確保營養(yǎng)充足的同時,不會增加胃腸負擔,采取鼻飼插管方式進食。④心理干預:患者易出現(xiàn)恐懼、焦慮等負性情緒,此時,護理人員應主動和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狀態(tài),從而給予針對性疏導;同時講述成功病例,提高患者信心,促使患者積極配合。⑤功能鍛煉:在患者病情穩(wěn)定之后,制定肢體康復訓練計劃,并向患者及其家屬說明鍛煉要領,根據(jù)患者病情程度進行適當鍛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4]。
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日常生活能力進行統(tǒng)計比較。(1)護理效果:顯效:患者神經(jīng)功能恢復正常;有效:患者神經(jīng)功能有所改善;無效:患者神經(jīng)功能未改善甚至加重。(2)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指數(shù)(Barthel)予以評估,滿分為100分,分值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強[5]。
將兩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的觀察數(shù)據(jù)輸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2.0中予以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組60例患者中,顯效26例,有效30例,無效4例,護理總有效率為93.3%;參照組60例患者中,顯效22例,有效22例,無效16例,護理總有效率為73.3%,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640 0,P=0.003 2<0.05)。
護理前,干預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為(41.1±7.2)分,參照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為(41.0±7.0)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077 1,P=0.938 6>0.05);護理后,干預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為(79.1±7.5)分,參照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為(55.5±7.9)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6.781 6,P=0.000 0<0.05)。
腦出血指腦實質(zhì)內(nèi)的自發(fā)性出血,致病原因非常多,多數(shù)為高血壓患者血管破裂導致。在臨床治療期間,護理工作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有助于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近年來,程序化護理干預模式的提出,不僅豐富了護理模式,還促進了臨床護理的進一步發(fā)展,屬于一種優(yōu)質(zhì)護理[6]。在臨床中,程序化護理干預主要就是利用綜合、連續(xù)、動態(tài)的護理程序,針對患者需求,制定恰當、合理的護理方案,以此提高護理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質(zhì)量。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夏德艷[7]的文獻報道十分相似,數(shù)據(jù)為:實驗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為100.00%,高于參照組患者的94.1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程序化護理干預對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程序化護理干預是近些年來提出的一種新型護理理念,有助于現(xiàn)代護理的發(fā)展,通過綜合、動態(tài)、連續(xù)的護理程序制定先進的護理措施,充分滿足患者需求,解決實際問題,進而提高了護理效果。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患者護理后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高于參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胡凱梅[8]的文獻報道十分相似,數(shù)據(jù)為:觀察組患者護理后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為(79.01±8.41)分,高于對照組患者的(55.48±7.81)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程序化護理干預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其原因為:患者發(fā)病前期處于疾病進展過程,患者情緒波動易造成血壓水平升高,加重患者病情,所以,不宜進行功能訓練,此時以循證思維予以專業(yè)指導,落實程序化護理干預措施,可有效穩(wěn)定患者病情,進入平穩(wěn)期,之后展開功能訓練,進一步改善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綜上所述,急性期腦出血患者應用程序化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更好,能夠增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具有安全、可靠的特點。
[1] 陳卓. 程序化護理干預對急性期腦出血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6,1(18):158-159.
[2] 徐留莊,趙華. 程序化護理干預對急性期腦出血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 [J]. 中國醫(yī)藥導報,2017,14(5):165-168.
[3] 王靜. 程序化護理干預對急性期腦出血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24):241-242.
[4] 王翠萍. 程序化護理模式在急性期腦出血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評價 [J]. 首都食品與醫(yī)藥,2017,24(10):130-131.
[5] 李林. 對急性期腦出血患者實施程序化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觀察[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9(14):244-245.
[6] 李彩燕,陳彬彬,施麗華,等. 急性期腦出血患者行程序化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10):220-221.
[7] 夏德艷. 分析程序化護理干預對急性期腦出血患者的臨床效果[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1):164-165.
[8] 胡凱梅. 程序化護理干預對急性期腦出血患者生存質(zhì)量的改善效果評價[J] .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17):191,194.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Programm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LIN Ping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Nanping Second Hospital, Nanping Fujian 354200,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rogramm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MethodsFrom January 2015 to June 2017, 120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andomization,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each with 60 cases.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given procedural nursing intervention, nursing effect and daily life abilit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daily living ability scor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The clinical effect of programm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is better.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programmed nursing intervention;clinical effect
R615
A
1674-9316(2017)20-0183-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20.094
福建省南平市第二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福建 南平 35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