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貴明?湯乃建
對口單招是中職類學校學生升入高校進一步深造的重要途徑,而電工基礎是電類專業(yè)中最重要的基礎學科,在大綜合考試中占比30%,重要性顯而易見。電工基礎是電類專業(yè)學生對口單招大綜合考試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如何在高三短短8個月的時間內(nèi)通過有效、切實可行的復習方法,打好理論基礎,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提高成績,需要教師不斷研究和探討課題的實用性。通過多年的高三電工基礎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高三教學重在研究方法。下面結合教學實際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先薄后厚的轉變
在第一章節(jié)中,考綱要求掌握正負電位、電流、電壓參考方向和數(shù)值的含義及其應用。這一部分知識主要為后面的簡單直流電路和復雜直流電路打下基礎。第二單元簡單直流電路和第三單元復雜直流電路是整本書一個重要的內(nèi)容。這兩個單元學習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運用支路電流的方法、疊加原理的方法和戴維南定理等定律,求解電流和電壓的方法,同時培養(yǎng)學生一題多解的思維方式,培養(yǎng)學生融會貫通的能力。經(jīng)過重、難點詳細的分析,一本書的內(nèi)容變得精簡,從而變“薄”了,復習時再通過針對性回憶而把它變“厚”。
二、滿堂灌到側重點的轉變
一般而言,學生在課堂上的精神集中只能維持30分鐘,特別是后15分鐘效率陡然下降。因此,前30分鐘時間內(nèi)解決關鍵問題是非常必要的。要想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教師認真?zhèn)湔n,把重點放在課堂的前2/3的時間上。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對口單招教學大綱上要求掌握的知識點必須在課堂上有所體現(xiàn)。同時,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實現(xiàn)從一輪復習知識點繁瑣到三輪知識點系統(tǒng)的轉變。
三、枯燥到趣味性的轉變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隨著素質教育和教學方法改革的推進,教師應徹底摒棄“填鴨式”的方法,應該在學習中以訓練、輔導、討論等各種教學形式同步進行。在課堂上,組內(nèi)答題、分組答題,在比賽中復習已學的知識點,使得課堂氣氛活躍。對比法和演示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充分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望。多媒體手段的應用能夠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利用課堂的有效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最終真正實現(xiàn)從枯燥到趣味的轉變。
四、教師學生角色的轉變
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一講到底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學生復習,實踐相結合的做法。首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其次引導學生把學習放在重點上,進行討論和驗證,提出自己的看法;再根據(jù)學生已有的認知能力,抓住關鍵知識點,突破重、難點,切換學生思維能力,加深理解,增強記憶。對于簡單的問題,激發(fā)和引導學生進行理解,對于難度大的問題,教師要從易到難幫助學生理解,對于復雜的問題,教師應幫助學生進行層次分解,進而把握整體情況。
五、統(tǒng)一到分層要求的轉變
根據(jù)學生的能力,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因材施教提出不同的復習要求。對于層次比較低的學生,首先要求他們掌握好基礎知識。當學生的學習有了一定的進步,教師應當及時對他們進行鼓勵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這樣就不必因為知識點太難產(chǎn)生恐懼,使這些學生從被動地學習轉變?yōu)橹鲃拥貙W習。對于層次比較高的學生,教師給予他們獨立思考的空間,讓他們不斷接觸新的知識,擴充知識面,從而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
六、單一到多樣反饋的轉變
每一個單元結束都安排一次測試。只有在測試中才能真正了解學生掌握各個知識點的情況。每次測試都要進行分析、講評、總結,而不是單單地對答案。教師應根據(jù)教材與學生的學習實際精心設計試題來測試,要有啟發(fā)性,避免課本知識點搬家;要有針對性,不搞題海戰(zhàn)術,讓學生練在點子上;要有多樣性,對于教學內(nèi)容的重要內(nèi)容,要多角度、多層次地練習,使學生由淺到深,從易到難,不斷開拓學生的思維,提高綜合分析能力。
總之,高三電工基礎課程的教學是一項十分繁重而又艱巨的教學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是這門學科的難點。只要師生共同努力,老師按照大綱科學地上課,學生科學、合理地復習,不斷吸收新信息,與對口單招考試的改革形勢相適應,學生一定會在電工基礎這門學科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作者單位:江蘇省建湖中等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