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建
解析幾何教學的難點普遍存在于課堂教學、學生參與教學和解題過程中,用一句話可以表述解析幾何教學的難點:會則不難聞一而知十,不會則難一題可千變?nèi)f化.在教學中,要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思考解析幾何難點的解決,結(jié)合教學實踐尋求有效的解決對策.一方面,是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有待完善:教師如何突破學生與老師思想的代溝,形成知識學習、解析幾何解題的成熟路徑?另一方面,是學生參與教學的行為、思維問題:如何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的結(jié)合能力、如何使其靈活應用解析幾何的公式定律、如何使其規(guī)范地審題、思考、求解等,這些問題的解決是攻克解析幾何教學難點的關鍵.
一、課堂教學中的難點與對策
解析幾何對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要求都很高.在課堂教學中,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是課堂教學內(nèi)容繁重.例如“直線方程的幾種形式”看似簡單,不過就幾個公式,但要讓學生將這幾個公式了解透徹卻很難,需要老師在課堂上做大量的工作,否則即使公式背熟了也不會應用,因為解析幾何公式的應用非常靈活.二是知識點應用的類型多,要盡可能全面地展示給學生.例如,在“拋物線”教學中,拋物線方程求解、解決實際中的拋物線問題(如拱橋、“U”形水渠高度等)、拋物線與圓或直線相交的問題等,相關的題型多、難度大.針對這些問題總結(jié)出一句話:解析幾何教學任務艱巨,教學難度大,簡單的、復雜的題型學生都不易掌握;解析幾何學習的技巧一旦掌握,那么很少能遇到難題.因此,解決課堂教學難題的方法就是將知識點剖析得透徹,最好由學生自己推導得出,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例如,直線斜率的教學中,兩個公式很簡單,關鍵是如何理解、應用.在教學中將直線斜率的定義融入習題中,讓學生在做題中體會同類型題的求解,然后給出直線斜率的定義,最后在此基礎上推導出通過已知兩點求解斜率的公式,使學生在解題中能夠靈活地應用公式,巧妙地進行解題思考.此外,還要善于總結(jié)學過的知識點,可以按知識的聯(lián)系性將知識“分片、分區(qū)”,使學生在解題時能夠迅速地聯(lián)想到相關知識點.同時,對知識點應用的典型習題進行總結(jié),讓學生在整理過程中思考知識的來龍去脈和應用技巧,提高學生對解析幾何相關公式、定律的應用能力.
二、教學參與中的難點與對策
解析幾何知識應用的特點決定了學生在教學參與中非常被動,特別是一些學習上不會創(chuàng)新的學生,在學習解析幾何時公式會背、概念也能理解、習題也做了不少,但總是一做就錯,看著不難的題就是不能正確地求解.第一,學生做題心太急,不能深思熟慮,巧妙求解.例如,雙曲線和直線交于兩個不同的點,求雙曲線離心率的取值范圍.像這類題目,題目中都給出一些解題信息,如雙曲線x2[]a2-y2=1中a的取值大于零,強調(diào)其與直線有兩個交點,看似不重要的提示,在解題中卻是排除不正確答案的關鍵.如果在教學參與中,學生心太急,對于題目不能準確理解,算錯幾回后就會對解題失去興趣,進而對解析幾何的學習失去興趣.因此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多讀題、熟讀題,在讀題中加深對題目的理解.解題前,教師可以先指定學生對題目通讀幾遍,然后引導學生對題目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注解等進行分析,思考其在題目中的意義,再引導學生整理解題的大概思路,最后是解題實踐,讓學生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參與到解析幾何教學中.第二,學生思路太窄,不能靈活地變通解題方向.例如,直線mx+y+2=0與線段相交,給出線段的兩個端點的坐標,求解實數(shù)m的取值范圍.打眼一看這類題目就是求解直線斜率的,在參與解析幾何教學實踐中,學生往往很容易將直線想象成一條具體的直線,而忽略了“直線系”,在求解中會直接應用線段的兩個端點求出具體的m值,然后就迷茫了,不知道取值范圍應該如何解.在教學中要拓展學生的解題思路,利用數(shù)形結(jié)合描繪出直線與線段相交的兩個極點,求出通過兩個端點的直線的斜率,再根據(jù)斜率的定義判斷m的取值,在解題中虛實結(jié)合,將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結(jié)合起來發(fā)揮,以達到參與解析幾何解題的最佳效果.
三、解題過程中的難點與對策
上述課堂教學與教學參與中都提到了解題技巧和思路,可見解析幾何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在解析幾何解題過程中,除上述問題外,還有一些問題也影響了學生解決問題的全面性,影響了學生解析幾何的成績.如解題過程的正確書寫,大多數(shù)學生都不太在意這個問題,然而解析幾何解題過程復雜、思路嚴謹,稍不注意就容易出錯,若其思路不能準確地表達,也會造成閱題人與學生思維上的“溝通”障礙,容易造成失分.因此,解析幾何求解不但要有思路,還要講究對策,書寫一定要規(guī)范、準確,才能確保解題的完美性,才能得到滿分.又如,大多數(shù)學生在面對解析幾何時都會膽怯,因為很多解析幾何的題目看起來都很復雜、難解,其實只要學生掌握知識應用的技巧和方法,再復雜的解析幾何題,其求解過程都不難.在解題過程中,首先要認清題目給出的條件蘊含著怎樣的信息,如應用某些解析幾何公式時,這些信息又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其次要認真、細心,所謂解析幾何解題的難點實際就是學生在解題中容易忽略的事項,只有把握好這兩點,解析及解題中的難點便會迎刃而解、不攻自破.
解析幾何是高中數(shù)學教學的難點之一,在教學實踐中針對存在的難點要從根源入手,不要單純要求學生的成績,要引導學生拓展思維、學會變通,靈活應用解析幾何的所有公式,在每次解題后對于稍難的題目、較為陌生的題目進行整理、總結(jié),分析解題的突破口和數(shù)學知識應用的新思路,逐漸形成嫻熟的解題模式和思考方法,以確保解題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