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練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枯燥、無味的基礎練習分分鐘都能打壓孩子的自信。然而,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學校的課業(yè)變得更為沉重,壓力的襲來,孩子學琴的積極性也會逐漸減退。這時家長更需要幫助孩子在有效的時間里提高效率,更合理地規(guī)劃每天孩子不到一個小時的練琴時間,從而幫助他們在有限的業(yè)余時間里最大限度地保持學琴的樂趣。
在孩子每天練琴的過程中,我有個規(guī)劃,以供參考:
1.熱身階段:3~5分鐘,以和孩子聊天、擁抱、相互鼓勵和肯定為主。
2.基礎性的技術訓練階段:5~10分鐘,以《哈農(nóng)》《車爾尼》為主,活動手指的基本功練習。
3.曲目練習階段:15~20分鐘左右,以孩子自主練習為主,而在練習的過程中我做到不出聲地陪伴。
4.改進階段:10分鐘左右,根據(jù)孩子練習的情況提出改進意見,孩子完成技術性改進。
5.孩子鋼琴游戲階段:5分鐘左右,在練琴接近尾聲時,和孩子有幾分鐘的游戲時間,常用的是孩子練琴我唱歌、跳舞,或者是我和孩子一起在鋼琴上互動,偶爾可能是不成曲調(diào)地胡亂彈奏,也可能是她充當老師的角色指導我。
和一般孩子練琴比較起來,這樣的5個階段看起來其實沒那么糟糕,相比從一開始就要求孩子認真地進行技術練習,他們更愿意和父母有一個親子互動和鋼琴游戲的環(huán)節(jié)。因為在大部分孩子看來,重復練某一首曲子真的太枯燥無聊了,根本不是他們內(nèi)心深處真正的需求,同時也會削弱他們對學琴的喜愛。
在每天練琴開始和結(jié)束的過程中和孩子一起更多的互動,就能夠很好地幫助孩子消化練琴的壓力。這樣的分配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jù)孩子的情況,每天基本都會有調(diào)整。比如孩子壓力很大的情況下,開頭和結(jié)尾的互動性游戲的時間就會拉長一些,技術性練習的過程就會減少。當然也并不是每一天都會根據(jù)上面的流程完整地走一遍。在孩子困了、累了、家庭作業(yè)變多的情況下,我和孩子寧愿選擇好玩的鋼琴游戲,也不會堅決要求孩子進行技術性練習。
我想,這是孩子至今還能堅持練琴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因為練琴沒那么有動力、無聊、枯燥,還有很多好玩的事情。除此之外,在練習的過程中,我會隨著外力的變化隨時調(diào)整和孩子每天的鋼琴練習課的時間和結(jié)構。一般外力導致的調(diào)整有這樣的幾點:
1.練習的內(nèi)容隨著學習內(nèi)容的變化而變化。在每周老師上完鋼琴課后的2~3天時間里,技術練習的時間會要求孩子刻意地增加,老師所教的任何新課都需要堅實的基礎練習。之后的幾天,鋼琴游戲的內(nèi)容與互動會加強,特別是孩子在完成鋼琴4級考級之后,我會和孩子玩更多的游戲,尋找音樂的樂趣,這看起來很好玩。
2.練習課隨著孩子的興奮度而調(diào)整。孩子的情緒有變化,所以我會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孩子高興的、興奮的、緊張的、失落的,在學校被老師表揚和同學鬧矛盾都會有不同的情緒。然后再根據(jù)不同的情緒有針對性地作調(diào)整,或增加技術性練習的時間,或增加游戲時間。
練琴不是為了打壓孩子、欺負孩子、讓他們感到挫敗感,也不是為了他們能夠成為大師而練,而是在感受音樂的旅程中讓孩子找尋到快樂,并因為這份堅持轉(zhuǎn)化為對時間更為合理地利用、對學習更嚴謹?shù)膽B(tài)度。
所以,對癥下藥,讓練琴更美妙,讓練琴更像是玩的過程,對孩子來說,也許更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