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醫(yī)生知識窗·
WONCA研究論文摘要匯編
——腸道疾病的臨床特征對大腸癌/炎性腸病的診斷價值:一項基于50歲以下社區(qū)患者的大型病例對照研究
背景 50歲以下人群的大腸癌和炎性腸病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目的 本研究旨在調查50歲以下社區(qū)大腸癌/炎性腸病患者的臨床特征,對其診斷價值進行量化評估,并探討哪些有此臨床特征的患者能從潛在的嚴重結直腸疾病調查中獲益。設計與場所 本研究為配比病例對照研究。使用的社區(qū)病歷來源于英國臨床研究數(shù)據(jù)庫。方法 本研究于2000-2013年選擇50歲以下的大腸癌社區(qū)患者1 661例,50歲以下的炎性腸病社區(qū)患者9 578例。兩組人群均以1:3的比例選擇配比對照對象,大腸癌社區(qū)患者的對照人群為3 979例,炎性腸病社區(qū)患者的對照人群為22 947例?;颊叽_診之前,對大腸癌/炎性腸病的臨床特征對該病診斷的價值進行評估。結果 直腸出血、排便習慣改變、腹瀉、炎性因子水平增高、血小板計數(shù)增多、腹痛、低平均紅細胞體積、低血紅蛋白、白細胞計數(shù)增多、肝酶水平增高是大腸癌/炎性腸病的獨立影響因素(P<0.001)。直腸出血合并腹瀉、血小板計數(shù)增多、低平均紅細胞體積、低血紅蛋白或炎性因子水平增高對大腸癌/炎性腸病的陽性預測值>3%;排便習慣改變合并低平均紅細胞體積、血小板計數(shù)增多或低血紅蛋白對大腸癌/炎性腸病的陽性預測值>3%;腹瀉合并血小板計數(shù)增多對大腸癌/炎性腸病的陽性預測值>3%。結論 本研究對50歲以下社區(qū)腸道疾病患者的臨床特征對大腸癌/炎性腸病的診斷價值進行了量化評估。直腸出血和排便習慣改變合并血液學檢查異常結果對大腸癌/炎癥性腸病具有較高診斷價值。有助于醫(yī)生優(yōu)先安排有臨床癥狀但未能及時確診的患者進行結腸鏡檢查。
原文見:STAPLEY S A,RUBIN G P,ALSINA D,et al.Clinical features of bowel disease in patients aged <50 years in primary care:a large case-control study[J].Br J Gen Pract,2017,67(658):e336-344.Published at http://bjgp.org/content/67/658/e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