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
據(jù)《中國畜牧獸醫(yī)報》6月8日報道,由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劉劍鋒教授團隊設計研制的新款豬55KSNP芯片已于4月底投入生產(chǎn)。該款芯片是在中外豬種全基因組重測序、多組織轉錄組和蛋白組圖譜構建的基礎上,整合現(xiàn)有重要經(jīng)濟功能基因的公開報道的候選位點,并加入72個我國部分地方豬種特有SNP,綜合優(yōu)化研制而成(命名為55KCAUPorcine)。
據(jù)悉,這款55KSNP芯片的開發(fā),不僅適用于我國豬的育種、品種鑒定、地方品種資源的評價、功能基因鑒定等研究,同時維持了低成本的芯片檢測成本,預計出售價格約為主流60KSNP芯片的一半,應用前景廣闊。
(摘編自:《中國畜牧獸醫(yī)報》)
5月29日,比爾蓋茨投資的“人造肉”正式登錄傳統(tǒng)超市。
從2016年開始,比爾蓋茨投資的BeyondMeat公司,就開始在美國的很多家餐廳和學校食堂售賣“人造肉”了。而此次在超市上架,則是希望將“人造肉”與肉類產(chǎn)品放在一起,一是為了讓“人造肉”更接近大眾、讓大眾所接受,二則是想讓“人造肉”產(chǎn)品在和肉類產(chǎn)品公平競爭的條件下,一步步成長。
“人造肉”其實就是用植物原料仿照動物肉類的營養(yǎng)素構成,如BeyondMeat的“人造肉”中,最重要的動物蛋白是用豌豆蛋白替代,再加上菜籽油和椰子油做出來的。
BeyondMeat公司提出一個宏偉計劃:2020年通過“人造肉”,讓大眾對肉類的消費量下降25%。目前,生產(chǎn)同樣重量“人造肉”的成本是真肉的十倍百倍。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造肉”的成本也會變得更加低廉,豐富人們的餐桌。
(摘編自:農(nóng)視網(wǎng))
6月1 2日訊,病毒表面糖蛋白D (gD)與宿主細胞受體的識別是α-皰疹病毒感染初期的必不可少的步驟。在迄今已鑒定的gD受體中,細胞黏附分子nectin-1參與了多種α-皰疹病毒入侵宿主細胞的過程,被認為是最有效的gD受體。因此,gD識別nectin-1的分子機制成為α-皰疹病毒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科學問題。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團隊與嚴景華課題組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團隊系統(tǒng)地研究了PRV gD與nectin-1的相互作用,進一步解析了PRV gD胞外域及其與nectin-1復合體晶體結構。該項研究不僅揭示了PRV gD與nectin-1的相互作用分子機制,而且豐富了人們對α-皰疹病毒亞科的受體結合模式的理解,也會為開發(fā)抑制偽狂犬病毒融合的小分子藥物奠定理論基礎。
(摘編自:中國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