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光
(長春市人民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51)
阿奇霉素聯(lián)合辛伐他汀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動脈高壓的治療效果觀察
李曉光
(長春市人民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51)
目的 觀察阿奇霉素聯(lián)合辛伐他汀對慢性阻塞性肺疾?。–OPD)合并肺動脈高壓的治療效果。方法 按照不同用藥方法將75例COPD合并肺動脈高壓患者分為兩組,36例接受辛伐他汀治療的患者為對照組,39例接受阿奇霉素聯(lián)合辛伐他汀治療的患者為治療組。結(jié)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89.7%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58.3%,肺功能較對照組改善明顯,肺動脈壓力較對照組降低,P<0.05;無不良反應發(fā)生。結(jié)論 阿奇霉素聯(lián)合辛伐他汀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動脈高壓效果顯著,臨床價值高。
阿奇霉素;辛伐他??;慢性阻塞性肺疾?。环蝿用}高壓
肺動脈高壓是慢性阻塞性肺疾?。–OPD)常見合并癥,是導致COPD患者死亡的主要并發(fā)癥。肺動脈高壓呈進行性發(fā)展,在發(fā)展過程中會增加右心負荷[1],致心力衰竭,造成患者死亡。因此對COPD合并肺動脈高壓患者,需及時控制肺動脈壓力,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患者預后。目前對COPD合并肺動脈高壓尚無特異性治療,多根據(jù)其誘因采取針對性治療。本文將39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取阿奇霉素聯(lián)合辛伐他汀治療,效果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組75例COPD合并肺動脈高壓患者在2013年9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療,與中華醫(yī)學會呼吸學會[2]制定的COPD合并肺動脈高壓診斷標準相符;患者肺動脈收縮壓超過30 mm Hg以上;心功能分級Ⅰ~Ⅱ級;未合并肝腎功能不全、嚴重心臟性疾病者;無相關(guān)藥物禁忌證;男48例,女27例;年齡50~82歲,平均(68.9± 7.4)年;按照藥物不同分為治療組39例和對照組36例,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P>0.05,可進行對比。
1.2 方法:兩組患者入院后臥床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合理飲食,給予低流量吸氧,祛痰、止咳、平喘、強心、利尿、抗感染等基礎治療,指導患者呼吸,待病情允許下適當運動。對照組患者接受辛伐他汀治療,患者每次口服20 mg辛伐他汀,每天2次;治療組患者在口服辛伐他汀時,每次服用250 mg阿奇霉素腸溶片,每天1次。兩組患者共用藥6個月。
1.3 觀察指標: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1 s用力呼吸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肺動脈平均壓進行檢測,觀察患者治療效果,注意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 效果評價[3]。顯效:患者癥狀、體征改善明顯或消失,肺動脈高壓降低15%以上,血氣分析正常;有效:患者癥狀、體征減輕,肺動脈高壓降低5%~15%,血氣分析降低不明顯;無效:癥狀、體征無變化或加重,肺動脈高壓降低不足5%。
1.5 統(tǒng)計學處理:此次研究中合理運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此次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先以()表示,運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并處理,P<0.05時,數(shù)據(jù)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效果對比: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89.7%(35/39),即顯效16例,有效19例,無效4例;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58.3%(21/36),即顯效8例,有效13例,無效15例;兩組對比,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指標變化對比:治療組治療前FEV1(0.78± 0.10)L、FVC(1.48±0.13)L、肺動脈平均壓(38.5±4.2)mm Hg,治療后FEV1(1.85±0.24)L、FVC(2.24±0.11)L、肺動脈平均壓(26.5±4.3)mm Hg;對照組治療前FEV1(0.79±0.08)L、FVC(1.50 ±0.11)L、肺動脈平均壓(38.2±4.5)mm Hg,治療后FEV1(1.01± 0.07)L、FVC(1.85±0.13)L、肺動脈平均壓(33.6±2.7)mm Hg。兩組患者治療后FEV1、FVC較治療前增加,肺動脈平均壓較治療前減低,差異顯著,P<0.05,兩組治療后對比,P<0.05。
2.3 不良反應:兩組患者治療期間肝腎功能、血尿常規(guī)正常。
COPD患者合并肺動脈高壓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發(fā)病原因復雜,臨床無特異性治療,多根據(jù)患者臨床癥狀采取針對性治療。COPD患者長期處于缺氧狀態(tài)中,同時伴二氧化碳潴留,而這些癥狀則會增加機體代償性紅細胞含量及血容量,增高血液黏稠度和循環(huán)阻力,致肺小動脈血管痙攣,肺血管重構(gòu)[4],肺循環(huán)阻力增加。同時機體感染會增加免疫球蛋白,影響紅細胞負電荷屏障功能,致血液黏稠,形成高黏血癥,致肺血管痙攣,形成微血栓,誘發(fā)肺動脈高壓。
臨床治療COPD合并肺動脈高壓時,多采用鈣離子拮抗劑、內(nèi)皮受體拮抗劑、前列環(huán)素類似物、磷酸二酯酶抑制劑等擴血管藥物治療[5],改善患者右心功能不全癥狀,但療效不佳。而在肺動脈高壓進一步研究中發(fā)現(xiàn),積極改善患者內(nèi)皮功能,提高血管收縮功能,減輕血液黏稠度,是治療肺動脈高壓的主要措施。
辛伐他汀是臨床常用他汀類藥物,具有抗炎、抗血栓、抗氧化、恢復內(nèi)皮功能,改善血管損傷等作用。采用辛伐他汀治療,促使3-羥基-3甲基戊二酰輔酶A轉(zhuǎn)化為甲羥戊酸,以此改善機體血液黏稠度,抑制膽固醇合成,降低血脂,改善機體血液循環(huán),預防血栓形成;同時辛伐他汀可促進機體內(nèi)皮細胞生成,改善并恢復內(nèi)皮功能,減輕機體炎性反應,抑制內(nèi)皮素、血管緊張素的表達,阻斷血管平滑肌細胞的生成,降低金屬基質(zhì)蛋白酶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黏稠度,預防血栓形成。辛伐他汀在改善并恢復機體內(nèi)皮細胞功能時,主要是降低動脈內(nèi)皮細胞前ET-1基因的轉(zhuǎn)錄速率[6],抑制血管收縮;同時減輕血管內(nèi)皮細胞生長因子表達,阻斷活性氧分子生成,抑制了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有絲分裂和增殖,使患者肺動脈高壓明顯降低。
而在采用他汀類藥物治療同時,對肺動脈高壓也需根據(jù)誘因進行治療,比如抗感染,抗病毒等。阿奇霉素屬于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具有顯著的抗菌、抗病毒、抗感染作用,同時也可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起到抗炎作用。通過采用阿奇霉素,可改善COPD患者炎性反應,抑制氣道高反應,改善機體缺氧狀態(tài),以此改善患者肺功能。在此次研究中,治療組總有有效率89.7%高于對照組總有有效率58.3%,差異顯著,P<0.05。治療組肺功能較對照組改善,肺動脈壓力較對照組降低,P<0.05。由此可見,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動脈高壓患者采取阿奇霉素聯(lián)合辛伐他汀治療,明顯提高了患者治療效果,同時也改善了患者肺功能,顯著降低了機體肺動脈高壓狀況,提高了患者生活質(zhì)量。因此阿奇霉素聯(lián)合辛伐他汀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對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動脈高壓患者具有明顯效果??偠灾?,阿奇霉素聯(lián)合辛伐他汀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動脈高壓效果顯著,臨床價值高,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并加以使用。
[1] 孫娟,丁毅鵬.辛伐他汀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動脈高壓療效觀察[J].海南醫(yī)學,2014,25(2):164-166.
[2] 龐伯健.辛伐他汀聯(lián)合西地那非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動脈高壓患者心肺功能的影響[J].中國藥業(yè),2015,24(9):6-7.
[3] 曹艷紅,朱蓉.辛伐他汀治療COPD合并肺動脈高壓的臨床研究[J].臨床肺科雜志,2012,17(2):247-248.
[4] 魏一萍,王琦,梁春華,等.辛伐他汀和磷酸川芎嗪聯(lián)合應用對COPD-PH患者6 min步行試驗效果觀察[J].河北醫(yī)藥,2010,32 (7):805-806.
[5] 馬肖龍.阿奇霉素聯(lián)合辛伐他汀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動脈高壓的臨床療效[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5,31(4):250-253.
[6] 唐艷芬,高想,尤菊松,等.辛伐他汀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動脈高壓療效觀察[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0,26(22):4200-4201.
R563.9
B
1671-8194(2017)01-00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