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威
(遼寧省朝陽市第四醫(yī)院 雜病科,遼寧 朝陽 122000)
28例流行性腮腺炎的臨床治療探析
張 威
(遼寧省朝陽市第四醫(yī)院 雜病科,遼寧 朝陽 122000)
目的 探析利巴韋林聯(lián)合炎琥寧治療流行性腮腺炎的臨床效果,以供臨床參考。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28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兒,隨機將其分成對照組、實驗組兩組,每組各14例。對照組實施利巴韋林靜脈滴注(15 mg/kg),每日1次;實驗組實施利巴韋林(15 mg/kg)聯(lián)合炎琥寧(10 mg/kg)靜脈滴注,每日1次。在療程結束后,對比兩組患兒的腫脹消失時間、疼痛消失時間、退熱時間及治療有效率情況。結果 實驗組患兒的腫脹消失時間、疼痛消失時間、退熱時間均明顯短語對照組,且實驗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利巴韋林聯(lián)合炎琥寧治療流行性腮腺炎效果更佳,適于臨床推廣應用。
流行性腮腺炎;呼吸道傳染?。谎诅鷮?;利巴韋林;臨床療效
流行性腮腺炎,俗稱痄腮,兒童及青少年期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四季皆發(fā),常見于冬、春季[1]。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發(fā)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主要特征為腮腺腫痛,且常伴發(fā)腦膜炎、胰腺炎、睪丸炎等癥狀。值得注意的是,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本身就是傳染源,健康人群通過與患者直接接觸或吸入患者的飛沫、唾液就可能染上流行性腮腺炎。本病是自限性疾病,暫無特效藥物治療。本文通過對近年來我院就診的28例符合診斷標準,確診患有流行性腮腺炎的兒童實行炎琥寧和利巴韋林聯(lián)合治療的研究,取得了顯著的臨床治療效果,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28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患兒經(jīng)臨床診斷確診為兒童腮腺炎,入選標準為患兒均有不同程度的腮腺或其他唾液腺腫脹或身體不適、發(fā)熱等癥狀,并排除腦膜炎、胰腺炎、睪丸炎等并發(fā)癥者[2]。隨機將其分成對照組、實驗組兩組,每組各14例。實驗組男8例,女6例,年齡5~11歲,單側腮腺腫脹8例,雙側腮腺腫脹6例,入院時病程2~7 d;對照組男7例,女7例,年齡6~13歲,單側腮腺腫脹9例,雙側腮腺腫脹5例,入院時病程3~8 d。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病情、病程等方面對比,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臨床表現(xiàn)及診斷:流行性腮腺炎潛伏期14~21 d,前驅期短,癥狀輕。首發(fā)特征為腮腺腫脹,通常一側先腫大,繼而另一側腫大。腫大表現(xiàn)為中心為耳垂,邊緣不清,表面無紅色異常,觸摸有彈性,伴有疼痛、觸痛,咀嚼、吞咽時疼痛劇烈,伴有發(fā)熱、食欲不振、頭疼、周身無力等癥狀。此外,患兒患病前接觸過腮腺炎患者,即可確診為腮腺炎[3]。
1.3 方法:患兒入院后,經(jīng)檢查確診未服用抗生素、激素類藥物后,給予兩組患兒相同的基礎治療,即多喝水、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經(jīng)常漱口保持口腔清潔等。若患兒病情加重,應讓患兒臥床休息至腫脹消失、無發(fā)熱癥狀。
1.3.1 對照組患兒治療方法:給予對照組患兒15 mg/kg利巴韋林注射液(山東圣魯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03099),1次/天,3~7 d為1個療程。
1.3.2 實驗組患兒治療方法:給予實驗組患兒10 mg/kg炎琥寧粉針劑(輔仁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8102)+15 mg/kg利巴韋林注射液(山東圣魯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03099)靜脈滴注,1次/天,3~7 d為1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用藥后,觀察兩組患兒的腫脹消失時間、疼痛消失時間、退熱時間。療效判定標準為:①顯效:經(jīng)1個療程治療后,患兒體溫降至正常,腮腺腫脹明顯減小,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且無并發(fā)癥發(fā)生;②有效:經(jīng)1個療程治療后,患兒體溫有所下降,腮腺腫脹有所減輕,各臨床癥狀明顯減輕;③無效:經(jīng)1個療程治療后,患兒依舊維持較高體溫,腮腺腫脹未有任何消退,各臨床癥狀未有任何改變??傆行?(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4]。
1.5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以()形式來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進行分析,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個療程結束后,兩組患兒經(jīng)治療病癥均有所好轉,取得了一定的臨床療效。
2.1 兩組患兒的癥狀消失時間對比:實驗組患兒腫脹消失時間為(5.08±1.42)d,疼痛消失時間為(4.28±1.38)d,退熱時間為(3.13±0.69)d;對照組患兒腫脹消失時間為(6.17±1.83)d,疼痛消失時間為(4.95±1.67)d,退熱時間為(3.97±1.30)d,兩組對比,實驗組患兒的腫脹消失時間、疼痛消失時間及退熱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患兒的腫脹消失時間、疼痛消失時間及退熱時間,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對比:實驗組患兒顯效7例,有效6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2.9%;對照組患兒顯效6例,有效4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71.4%。兩組對比,實驗組患兒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兒的總有效率,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發(fā)病于兒童及青少年。本病主要傳染源為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及隱性感染者,病毒隨已患病者和隱性感染者的唾液排出體外,進入空氣,侵入人體。對于此病,人群普遍不具有抵抗性,但隨著年齡增長易感性會逐漸降低。經(jīng)過治療后,已患病者即可獲得持續(xù)免疫力。腮腺炎病毒侵入人體后會產(chǎn)生病毒血癥,極易侵襲人體各臟器及腺組織,因此并發(fā)癥較高,常伴有腦膜腦炎、胰腺炎、睪丸炎、卵巢炎等病癥。
目前,臨床上以藥物治療為主,且尚無特效抗病毒藥物,一般多使用利巴韋林來進行治療。該藥具有一定療效,但也伴有一定不良反應。本文通過對炎琥寧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小兒流行性腮腺炎的臨床治療效果的觀察,總結得出,在消退腮腺腫脹、減短發(fā)熱時間、消退疼痛時間上,該組合藥物優(yōu)勢顯著,療效比單獨使用利巴韋林要好。其中,炎琥寧是天然植物穿心蓮的提取物,有抑制病毒復發(fā)、抵制人體炎癥組織胺所致的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增高,降低患者組織炎性滲出及水腫,起到在早期就抑制炎癥擴散的作用[5]。炎琥寧聯(lián)合利巴韋林來治療流行性腮腺炎,能消炎、解熱,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及鎮(zhèn)靜作用,提升機體免疫力,增強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增加體內血清溶菌酶數(shù)量,降低利巴韋林單獨治療流行性腮腺炎所產(chǎn)生的不良反應。經(jīng)本文研究證實,在治療小兒流行性腮腺炎上,采用炎琥寧聯(lián)合利巴韋林的療效顯著優(yōu)于單用利巴韋林的療效,值得臨床大力推廣及應用。本臨床觀察結果僅限于就醫(yī)住院病例,作為兒童、青少年特別是學齡期兒童常見的傳染病之一,流行性腮腺炎對患兒的學習、生活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因此應引起家長及醫(yī)院的高度重視。
[1] 熊燕.運用炎琥寧治療小兒流行性腮腺炎的效果探討[J].醫(yī)學信息,2016,29(10):358-359.
[2] 陳玉啟,孫麗華.炎琥寧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腮腺炎30例臨床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23):85.
[3] 肖躍兵.炎琥寧分別聯(lián)合西咪替丁與利巴韋林治療流行性腮腺炎的療效比較[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4,31(5):988-992.
[4] 鮑廣德.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學分析及防治對策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2,12(22):4955-4956.
[5] 石海麗,蔣武.689例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學分析[J].應用預防醫(yī)學,2010,16(2):70.
R373.1+6
B
1671-8194(2017)01-00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