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云波榮 陽
(1 遼寧省遼陽市中心醫(yī)院醫(yī)學影像科,遼寧 遼陽 111000;2 遼寧省遼陽市中心醫(yī)院醫(yī)務處,遼寧 遼陽 111000)
MRI、MRA對主動脈夾層的診斷價值與影像學研究
國云波1榮 陽2
(1 遼寧省遼陽市中心醫(yī)院醫(yī)學影像科,遼寧 遼陽 111000;2 遼寧省遼陽市中心醫(yī)院醫(yī)務處,遼寧 遼陽 111000)
目的 研究分析MRI和MRA對主動脈夾層的診斷價值與臨床意義。方法 回顧性分析臨床確診的主動脈夾層40例患者的MRI表現(xiàn)及相關資料。其中16例同時行增強MRA。結果 本組40例患者按DeBaKey分型診斷為1型10例,2型18例,3型12例,40例均顯示了真假腔及內膜瓣,28例顯示了真假腔之間的破口占70%,24例顯示主動脈夾層有附壁血栓形成占60%。結論 MRI和MRA對主動脈夾層的診斷有重要價值。
主動脈夾層;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血管造影
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是主動脈最常見的急性疾病,病死率極高。近年來隨著磁共振成像(MRI)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和普及,MRI已開始應用于主動脈夾層的診斷并顯示出它的優(yōu)越性[1-2]。本組通過對40例主動脈夾層患者的MRI和MRA回顧性分析,探討其MRI征象及分型,以提高對主動脈夾層的認識能力,為臨床及時治療提供準確的診斷依據(jù)。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組主動脈夾層患者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齡33~80歲,平均57歲。診斷標準為手術或4項診斷技術(DSA、CT、經食管超聲和MRI)中2項或2項以上檢查證實。在發(fā)病后2 h~25 d行MRI檢查。40例中按DeBaKy分型1型為10例,2型為18例,3型為12例,40例均行MRA檢查,其中16例同時做三維增強MRA檢查。
1.2 方法:采用德國Siemens1.0TMR機。體線圈掃描,MRI成像序列包括:自旋回波(SE)序列T1WI和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T2WI做橫軸位,冠狀位、矢狀位T1WI和軸位T2WI。3D增強MRA,對比劑為Gd-DTPA,課題0.2 mmol/kg,3D-PC法掃描,所得原始圖像以最最大強度投影法(MIP)從不同角度多方位觀察重建圖像。
本組40例主動脈夾層患者中DeBaKy分型1型為10例,其中有6例病變延至腹主動脈遠段。2型為18例,3型為12例。40例均顯示真假腔及內膜瓣。28例顯示了真假腔之間的破口占70%。24例顯示主動脈夾層假腔中有附壁血栓形成占60%。在40例中有16例同時做了增強MRA,進一步確定了病變累積范圍,與主動脈分支之間的關系,分清真腔與假腔。通過MRA分析出有一例主動脈夾層累積了頭臂動脈開口。有4例分別累積腸系上動脈和左腎動脈并顯示開口于假腔。
主動脈夾層首先由Margani(1962年)報道,系由各種病因所致主動脈壁中膜強力組織和平滑肌病變、在高血壓或其他血液動力與變化的促發(fā)下,內膜撕裂,血液破入中膜,并將主動脈分為雙層,形成主動脈間血腫,并進一步擴展的一種主動脈疾病。該病不治療預后較差,病死率高。確定主動脈夾層部位,范圍及分支是否受累臨床意義很大,而正確分型是選擇治療方案的關鍵。目前彩超、CT、MRI、DSA、SCTA等用于主動脈夾層的診斷,但MRI和MRA體現(xiàn)了極大的優(yōu)勢,且無創(chuàng)傷性,尤其是3D增強MRA提高了主動脈夾層顯示的準確性[3-4]。
3D增強MRA利用以下優(yōu)勢[5],提高了主動脈夾層細節(jié)的顯著:①注入順磁性對比劑縮短血液T1時間,采用快速梯度回波技術,大大縮短掃描時間,使血管內信噪比大大提高;②結合屏氣掃描,減少呼吸及運動偽影,以提高圖像質量;③應用三維容積掃描,所得數(shù)據(jù)可用于任意層面重建;④無需心電門控。為確保3D增強MRA成像成功,采集前最好先作對比劑到達感興趣區(qū)時間的預實驗,注射對比劑后在測定的延遲時間時啟動掃描。本組16例3D增強MRA均成功地完成了掃描[6-7]。
MRI診斷夾層時可顯示出雙腔,假腔多寬大,真腔可受壓變小,SE脈沖序列T1WI真腔內血流快,為低信號,假腔內如血流慢可產生腔內信號,呈等或略高信號。內膜瓣表現(xiàn)為真假腔之間線狀中等信號內膜片。假腔內的附壁血栓,新鮮者T1WI和T2WI均呈高信號。有時用SE序列鑒別附壁血栓與緩慢血流有困難,應用電影MRI血流呈高信號,而血栓信號較低,很容易區(qū)分二者[8]。在MRI上須注意觀察主動脈夾層與腎動脈、腹腔動脈以及腸系膜上動脈的關系,這些血管起源于真腔還是假腔這對于手術方案的制定有意義。當然MRI對顯示主動脈粥狀硬化壁鈣化或內膜瓣鈣化較差,如需了解動脈壁鈣化的程度可結合CT檢查。同時對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MRI檢查時間不宜過長,防止瘤體破裂[9-10]。
[1] 慕容洋洋,江山,蘇寧.MRI、MRA對主動脈夾層的診斷價值與臨床研究[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5,49(3):163-166.
[2] 高俊,杜宏利,榮陽.頸椎管狹窄的MRI表現(xiàn)與進展性研究[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9(5):42-43.
[3] 龍三太,華中,蘇暢.MRI、MRA對主動脈夾層的診斷價值與影像學研究[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15,31(3):161-163.
[4] 高俊,杜宏利,榮陽.腦囊蟲病CT、MRI檢查的診斷價值與影像學研究[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8(12):86-89.
[5] Lenug DA,McKinnon GC,Davis CP,et al.Breath-hole,contrastenhanced,three-dimensional MR angiography[J].Radiology,2015, 219(2):569-571.
[6] 高之桂.磁共振成像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531-539.
[7] 胡曉丹,榮陽,榮根滿,等.頸椎椎體腫瘤影像學的鑒別診斷與臨床研究[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9(5):53-54.
[8] Kopecky KK,Gokhele HS,Hawes DR,et al.Spiral CT angiography of the aorta[J].Semin Ultrasound CT MR,2014,35(4):304-315.
[9] Brink JA.Technical aspects of helical CT[J].Radiol Clin North Am, 2015,53(5):825-841.
[10] 李坤成.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8:203-205.
R445.2
B
1671-8194(2017)17-01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