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涌
(通化市人民醫(yī)院,吉林 通化 134001)
血脂檢驗在心血管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金 涌
(通化市人民醫(yī)院,吉林 通化 134001)
目的 分析血脂檢驗在心血管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擇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來我院就診的心血管疾病患者82例設置為實驗組,另選取同一時期的健康體檢者82例設置為常規(guī)組,對兩組受檢者的血脂檢驗結果進行分析研究。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的TG、LDL、TC、APO B、HDL、APO AI水平均差異顯著,P<0.05;具體表現(xiàn)為TG、LDL、TC、APO B相比常規(guī)組明顯較高;HDL、APO AI相比常規(guī)組明顯較低。結論 對心血管疾病患者采取血脂檢驗方案的應用效果顯著,可作為臨床上對心血管疾病的首選診斷方法,值得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推薦采納。
心血管疾??;診斷;血脂檢驗;應用價值
心血管疾病是臨床上十分普遍的一類疾病,且隨著近些年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生活模式的轉變,該類疾病的發(fā)生率呈現(xiàn)逐年增長的趨勢,且獲得了臨床工作者的廣泛關注,是現(xiàn)今危害人們生命健康的一類重大疾病。對該類疾病患者若不及時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進行干預將使得病情進一步發(fā)展,且可能并發(fā)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等病變[1],臨床研究顯示[2],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發(fā)病率與年齡之間呈現(xiàn)正相關性,當患者年齡逐漸增長時,顯示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也逐漸上升。因此,需及時加強對該類疾病的臨床診斷,控制病情的進一步發(fā)展,本次研究旨在分析血脂檢驗在心血管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為今后的臨床研究提供相關的參考資料,詳情見下文。
1.1 病例資料:擇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來我院就診的心血管疾病患者82例設置為實驗組,醫(yī)護人員同患者詳細介紹了本次實驗研究的目的、方法、意義等,獲得患者的知情同意,且自愿納入本次研究。8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38例,年齡最大的78歲,最小的32歲,中位數(shù)年齡54.6歲;22例高血壓,35例冠心病,25例急性心肌梗死。
另選取同一時期的健康體檢者82例設置為常規(guī)組,男女各有46例,36例,年齡區(qū)間為35~76歲,中位數(shù)年齡為53.9歲。對兩組受檢者的性別、年齡進行均衡性分析后顯示無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1.2 血脂檢驗方法:對兩組受檢者均在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采集靜脈血液,采集血液前醫(yī)護人員應告知患者連續(xù)禁食12 h以上,抽血5 mL的靜脈血液,并將抽血的血液置于恒溫水浴箱內,在37 ℃的環(huán)境下連續(xù)放置0.5 h,后將血液標本取出對血清進行分離,即進行離心處理,共進行10 min,將分離后的血清進行臨床生化檢驗,選用檢驗儀器為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驗指標包括TG、LDL、TC、APO B、HDL、APO AI,并將檢驗結果進行詳細地記錄。
1.3 評價指標:比較兩組受檢者的TG(三酰甘油)、LDL(低密度脂蛋白)、TC(血清膽固醇)、APO B(載脂蛋白B)、HDL(高密度脂蛋白)、APO AI(載脂蛋白AI)水平,比較兩組檢驗結果差異。
1.4 統(tǒng)計學處理:將本次研究涉及的相關數(shù)據(jù)均納入SPSS21.0的統(tǒng)計學軟件中進行分析處理,TG、LDL、TC、APO B、HDL、APO AI水平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t檢驗比較,以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TG、LDL、TC、APO B水平分別為 (2.63±0.31) mmol/L、(3.87±0.94)mmol/L、(5.68±0.82) mmol/L、(1.10±0.36) mmol/L;常規(guī)組:TG、LDL、TC、APO B水平分別為(1.17±0.26) mmol/L、(2.32 ±0.43)mmol/L、(4.24±0.67) mmol/L、(0.88±0.34)mmol/L;實驗組患者的TG、LDL、TC、APO B相比常規(guī)組明顯較高,P<0.05。
實驗組:HDL、APO AI水平分別為(0.95±0.35)mmol/L、(1.14±0.15)mmol/L;常規(guī)組:HDL、APO AI水平分別為(1.43± 0.37)mmol/L、(1.25±0.30)mmol/L;實驗組患者的HDL、APO AI相比常規(guī)組明顯較低,P<0.05。
心血管疾病屬于臨床上十分普遍的一類疾病,以中老年人群作為主要的發(fā)病對象,年齡集中在50歲以上,以冠心病、高血壓、急性心肌梗死等作為主要的疾病種類,發(fā)生該類疾病的誘因多種多樣,包括吸煙、血管壁平滑、血液黏稠等[3],嚴重影響了廣大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降低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使得患者的心理壓力巨大,因此,加強該類疾病的臨床診斷具有十分積極的應用價值。為了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可通過多攝取富含精氨酸類的飲食、加強體育鍛煉、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等進行臨床干預;對于已經(jīng)出現(xiàn)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及時進行積極有效的臨床診斷與治療幫助患者控制疾病的進一步發(fā)展。有關研究顯示[4],對心血管疾病患者給予心電圖檢測、血壓檢測、血常規(guī)檢測、血脂檢測、血液流變學檢測等的意義重大,均可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常規(guī)診斷中。
本次研究對心血管疾病患者采取血脂檢驗方式,檢測指標包括TG(三酰甘油)、LDL(低密度脂蛋白)、TC(血清膽固醇)、APO B(載脂蛋白B)、HDL(高密度脂蛋白)、APO AI(載脂蛋白AI)等。有關研究顯示,對心血管疾病患者進行血脂檢驗可作為判斷是否出現(xiàn)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檢測方式,實際檢測時需采取以下幾方面措施保證檢測工作的順利進行:①及時調節(jié)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在詳細了解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前提下同患者講解良好的心理素質對疾病診斷與治療的重要性,并依據(jù)患者實際心理狀況給予針對性的心理調節(jié)。②指導患者進行適當?shù)捏w育鍛煉,幫助患者提高身體免疫力,使得血脂水平、血流速度等保持在相對穩(wěn)定的水平,減少發(fā)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③給予空氣負離子方案幫助患者已經(jīng)老化的細胞膜電位得以及時修復,從而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液黏稠度,減緩血沉速度。向小玲等研究顯示[5],將血脂檢驗方案應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臨床診斷中可獲得良好的應用效果,臨床上可將其作為判定檢驗對象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的參照標準。本次研究分別對8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與82例健康體檢人群進行血脂檢驗,并分別設定為實驗組與常規(guī)組,結果顯示,實驗組受檢人群的TG、LDL、TC、APO B相比常規(guī)組明顯較高;HDL、APO AI相比常規(guī)組明顯較低,比較數(shù)據(jù)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進一步得知,對心血管疾病患者采取血脂檢驗方案的應用效果顯著,可作為臨床上對心血管疾病的首選診斷方法,值得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推薦采納。
[1] 蔡錦亮.血脂檢驗在心血管病中的臨床意義[J].現(xiàn)代醫(yī)院,2013, 13(3):63-64.
[2] 劉蕊.血脂檢驗在心血管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4,33(11):80-81.
[3] 趙宏艷.心血管疾病應用血脂檢驗的意義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5,15(35):167.
[4] 張玲.血脂及酶類的臨床檢驗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8(15): 70-71.
[5] 向小玲.554例健康體檢者血脂檢驗結果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2,10(5):59.
R54
B
1671-8194(2017)17-00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