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 果
(西藏山南市畜牧獸醫(yī)總站,西藏山南 856000)
羊鏈球菌與羊快疫混合感染的診斷與治療
巴 果
(西藏山南市畜牧獸醫(yī)總站,西藏山南 856000)
2016年2月在西藏山南某地農戶羊群中突然出現(xiàn)死亡現(xiàn)象,通過臨床和實驗室診斷初步確診為羊快疫、羊鏈球菌病混合感染。隨后立即采取消毒、隔離以及預防注射等措施,疫情得到控制。
2016年2月24日,28日,筆者接到山南某地幾個自然村羊群中突然出現(xiàn)死亡現(xiàn)象的報告。據現(xiàn)場了解,該地方飼養(yǎng)羊上千只,當天早上發(fā)現(xiàn)有部分只羊發(fā)病,且死亡數量較多。據了解,羊群未接種過羊快疫、羊鏈球菌疫苗。羊群病程較短,無明顯癥狀死亡。死亡羊群表現(xiàn)離群、食欲減少、精神沉郁。
病羊臥地,體溫稍高、磨牙、頭頸向后彎曲、呼吸困難、心跳加快,口吐白沫或帶血白沫,最后,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經剖檢后死亡羊的胸腹腔和心包內有大量積液;肺臟水腫出血;肝臟腫大,呈黃色,被膜有大量出血點。
無菌條件下取肝臟抹片,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見到單個,兩端呈圓形的革蘭氏陽性的較粗大桿菌和球菌,同時發(fā)現(xiàn)呈線條樣的腐敗梭菌的長鏈,37℃無菌條件下培養(yǎng)細菌24-28小時后,挑取單個細菌進行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見長鏈或短鏈球菌和少量的較大桿菌。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和臨床癥狀以及剖檢變化,實驗室檢查等,最后確診為羊快疫與羊鏈球菌病混感染。
(1)對病死羊立即采取焚燒深埋,同時對村道、水源等地進行徹底消毒,防止疫病擴散和蔓延。同時在疫區(qū)終點設立消毒檢查卡點,做好過往車輛、人員消毒工作及活畜產品進出控制。
(2)為切實防止病菌傳播,減少健康羊發(fā)病率,將疫區(qū)范圍內所有羊只進行分群、分圈飼養(yǎng),防止產生交叉感染,同時對健康羊群立即接種羊三聯(lián)疫苗。
(3)強化宣傳教育,組織相關技術人員采取包村形式對疫區(qū)所有村及居委會集中全村群眾通過召開會議、深入農戶家中等措施,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安撫群眾情緒,宣傳防疫知識,教育引導群眾積極配合防疫部門開展各項工作,引導群眾科學、正確對待疫情,鼓勵群眾增強戰(zhàn)勝疫情的信心。
(1)是羊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一種急熱性、敗血性傳染病。該病以咽喉部及下頜淋巴結腫脹,大葉性肺炎,呼吸異常困難等特征。羊快疫是由梭狀芽孢桿菌屬中的腐敗梭菌引起的以侵害綿羊為主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以真胃出血、炎性損害為特征。羊鏈球菌和羊快疫均病程較短、死亡率較高,因此第一:加強羊群的飼養(yǎng)管理,定期進行免疫接種,及時清理糞便,經常對圈舍進行消毒。第二:潮濕季節(jié)停止放牧。
(2)本地區(qū)羊群均為放牧飼養(yǎng),經追溯病源后,疑似羊群與發(fā)生鏈球菌感染死亡的野生動物接觸后引起,具體有待進一步研究。因此,建議羊群放牧時注意氣候變化以及與野生動物的接觸。
[1]李秀英,閆俊杰.一例羊快疫與羊鏈球菌混感的診治[J].北方牧業(yè),2012,(17):26.
[2]呂紅亮.2013年忻州市羊快疫和鏈球菌病混感的發(fā)生與防治[J].畜牧獸醫(yī),2013,(12):197.
[3]張淑春.羊疫與羊敗血性鏈球菌混合感染的診治[J].河北畜牧獸醫(yī),2005,2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