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本進
(云南省大理州賓川縣平川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畜牧獸醫(yī)組,云南賓川 671611)
豬流行性腹瀉的防治
王本進
(云南省大理州賓川縣平川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畜牧獸醫(yī)組,云南賓川 671611)
查閱生豬流行性腹瀉防治相關文獻資料,詳細闡述此病的流行、癥狀等等,在此基礎上,針對性提出了搞好豬場衛(wèi)生,嚴格場地消毒;堅持自繁自養(yǎng),凈化養(yǎng)殖種群;重視豬群管理,增強豬群抗病體質;規(guī)范接種程序,做好接種管理等一系列的綜合防治措施,同時對應提出治療建議,以供同仁參考和借鑒。
腹瀉 流行 防治
豬流行性腹瀉,為冠狀病毒感染而誘發(fā)的高度接觸性腸道傳染病,致病病毒外界抵抗力不強,對乙醚、氯仿等消毒藥劑較敏感。病豬為此病傳染源,傳染主要經(jīng)消化道。致病病毒多存在病豬腸絨毛上皮和腸系膜淋巴結處,可隨排泄糞便而污染周邊環(huán)境,成為此病的重要傳染途徑。此病流行有明顯季節(jié)性,多見每年的12月份-次年的2月份,最為寒冷時節(jié),此時氣候嚴寒、晝夜溫差大,可導致此病流行速度加快。不同日齡階段的豬,對此病均有易感性。而新生仔豬、斷奶仔豬為高發(fā)群體,發(fā)病后可迅速波及全群,此病呈地方性流行。
該病主要的臨床癥狀為水樣腹瀉,或在腹瀉的同時伴有嘔吐,嘔吐多發(fā)生于吃食或吃奶后。病豬體溫正?;蛏愿撸癯劣?,食欲減退或廢絕;持續(xù)腹瀉,糞便酸性,呈黃色、灰色或黑色水樣或糊狀,有一股很特別的臭味。病情隨病豬的年齡變化而有差異,年齡越小,癥狀越嚴重。1周齡內的新生仔豬發(fā)病3~4 d后多因嚴重脫水而死亡,死亡率可達50%~100%。哺乳仔豬發(fā)病癥狀明顯,體溫正?;蛏云?,表現(xiàn)嘔吐、腹瀉、脫水、運動僵硬等癥狀,少數(shù)病豬恢復后生長發(fā)育不良。同圈飼養(yǎng)的育肥豬感染后也會發(fā)生腹瀉,但癥狀較輕,1~2周或更長時間后會自行康復,死亡率一般為1%~2%。成年豬癥狀較輕,有的僅表現(xiàn)嘔吐,重者水樣腹瀉3~4d后可自愈。
豬病毒性腹瀉的流行特點和臨床癥狀與豬傳染性胃腸炎無明顯差別,只是病死率比豬傳染性胃腸炎稍低,在豬群中傳播速度也稍微緩慢一些。因此,根據(jù)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進一步做實驗室診斷,主要依靠血清學診斷,常用病毒中和試驗、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熒光抗體染色、人工感染試驗等方法。
確診感染病例,應立即隔離診治。同時,被污染豬舍,徹底嚴格消毒。舍內可用0.1%的過氧乙酸熏蒸消毒,驅病毒效果更好些。豬場周邊播撒生石灰,切斷此病傳播途徑,控制此病的擴散和蔓延。未被感染的豬只,應立即轉移到安全圈舍飼喂,避免被感染。
此病治療,特效藥不多,對癥施治,是防病的關鍵措施。
病豬失水過多,應減少喂食量,增加飲水,做好補水和緩解酸中毒。
豬群發(fā)現(xiàn)病例居多,可選擇全群投藥,飼料中加:抗病毒1號,1000g/t;多西環(huán)素400g/t;免疫球蛋白300g/t;增效磺胺二甲600g/t;葡萄糖10kg/t;多維素500g/t,上述混拌均勻,連續(xù)用1周。期間,配用補液鹽——葡萄糖,20g/次;氯化鈉,3.5g/次;碳酸氫鈉,2.5g/次;氯化鉀,1.5g/次,上述每次兌水用1000ml。
病情較嚴重病例,建議靜脈補液。用5%~10%葡萄糖生理鹽水,5%碳酸氫鈉溶液,林格氏液,選擇靜脈注射,治愈效果更好些。
(1)搞好豬場衛(wèi)生,嚴格場地消毒。尤其是,患病豬活動區(qū)域的消毒很重要和關鍵。資料證實:84消毒液滅菌效果最好,可嘗試借鑒。而豬場其他養(yǎng)殖人員,應注意做好防疫工作,減少不同圈舍間的走動,避免疫情在整個區(qū)域的擴散和蔓延。
(2)堅持自繁自養(yǎng),凈化養(yǎng)殖種群。對規(guī)模化豬場,原則上,堅持自繁自養(yǎng),同樣培育信得過的種群,降低此病的易感性。必須要引種時,嚴格引種檢疫,早期隔離經(jīng)嚴格檢疫,確保健康后方可混入大群飼喂。此外,這些年,仔豬感染病例中,常常脫水嚴重而致死。及時順利康復,仍然會影響后期生長發(fā)育,為僵豬的重要誘因。由此,建議對有明顯癥狀的10日齡內仔豬,進行捕殺無公害處理,以保護整個主權。
(3)重視豬群管理,增強豬群抗病體質。對生豬采取精細化管理措施,是防控生豬流行性腹瀉的基礎工作。就此,其一,加強料草管理,禁用霉變、劣質飼料。必要時,可在飼料中加脫霉素,適量加維生素、礦物質等微量元素。其二,冬季注意保暖,配種豬舍、保育舍,控制溫度在15℃以上,產房溫度應在23℃。檢查有無賊風侵入,封堵漏風地方。其三,重視哺乳仔豬管理,禁止飲用涼水,可供溫水20℃以上。條件允許的豬場,每月同期保健1次,有效控制舍內病毒、細菌。
(4)規(guī)范接種程序,做好接種管理。通常情況下,每年的10~11月份,母豬、種公豬全群接種豬傳染性胃腸炎-流行腹瀉二聯(lián)苗。1頭份/頭,經(jīng)產母豬產前1個月接種1頭份/頭,后備母豬產前40d和20d分別接種1頭份/頭。仔豬斷奶后10~15d接種1次。疫苗注射采用后海穴注射比頸部肌肉注射效果好。
豬流行性腹瀉,典型癥狀;急性嘔吐、腹瀉,嚴重脫水,仔豬感染致死率高達50%以上。近些年,調查的易感病例中,以氣候嚴寒、晝夜溫差大等時節(jié),發(fā)病率最高。也就是集中在,每年的12月份-次年的2月份。同群中發(fā)現(xiàn)疑似病例,致病病毒可隨排泄糞便而污染周邊環(huán)境,在一周時間內迅速波及全群。待確診的易感病例,應立即隔離診治。同時,被污染豬舍,徹底嚴格消毒。舍內可用0.1%的過氧乙酸熏蒸消毒,驅病毒效果更好些。豬場周邊播撒生石灰,切斷此病傳播途徑,控制此病的擴散和蔓延。此病治療,特效藥不多,對癥施治,是防病的關鍵措施。
[1]富永明,王浩,邢連臣.哺乳仔豬腹瀉的防控對策[J].吉林畜牧獸醫(yī),2012,33(4):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