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穎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中心醫(yī)院,遼寧 朝陽 122300)
子宮肌腺癥的臨床病理特點及手術指征
李 穎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中心醫(yī)院,遼寧 朝陽 122300)
目的探討子宮肌腺癥的臨床病理特點及手術指征。方法選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中心醫(yī)院進行手術治療的肌腺癥患者共130例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對子宮肌腺癥的臨床病理特點及手術指征進行分析與總結。結果130例患者中行全子宮切除手術123例(94.6%),行次切除手術7例(5.4%);于鏡下可見患者普遍存在明顯的子宮增生情況,又以子宮后壁為多數;合并子宮內膜增生47例(36.1%),占比最大,其后依序為合并子宮肌瘤、單純性子宮腺肌癥、合并卵巢腫瘤以及合并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大多數表現為月經量增多,104例患者有此癥狀(80.0%),其后依序為明顯痛經、無痛經、腰酸痛。結論根據子宮肌腺癥的臨床病理特點并結合檢查結果及患者臨床表現可提高臨床診斷的準確率,同時掌握好手術指征可有效的提高治療效果。
子宮肌腺癥;病理特點;手術指征
子宮肌腺癥的病因是子宮內膜出現向肌層良性浸潤的同時發(fā)生彌漫性生長,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其主要的臨床表現為月經失調、痛經等,也有患者無明顯癥狀,該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需要及時的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1]。我院選取了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行手術治療的子宮肌腺癥患者130例為研究對象,回顧分析了該病的臨床病理特點及手術指征,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行手術治療的子宮肌腺癥患者130例,其中年齡最大者為53歲,最小者為27歲,平均(42.5±6.7)歲。所有患者均被確診為子宮肌腺癥,符合納入標準,且無其他嚴重肝、腎等重要器官疾病,130例患者在年齡、體質量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對本次研究無影響(P>0.05)。
1.2 方法:對所有的組織標本進行浸泡,浸泡液為10%濃度的福爾馬林,對組織進行分離提取并進行常規(guī)固定、脫水、透明等處理,展開包埋。組織切片厚度為4~5 μm,采用HE染色方法對切片進行染色處理,之后便可利用光學顯微鏡進行觀察。
1.3 評價指標:對患者的各項指標及臨床病理特點進行觀察;依照子宮肌腺癥病理學相關的診斷標準進行臨床診斷。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本次研究選擇SPSS19.0軟件進行數據檢驗,采用χ2對比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用t檢驗計量資料,并以()表示,若(P<0.05)則說明差異明顯,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
通過光學顯微鏡觀察,可見明顯的子宮增生情況,其中子宮后壁增生為主要情況;合并子宮內膜增生47例(36.1%),占比最大,其后依序為合并子宮肌瘤36例(27.7%)、單純性子宮腺肌癥25例(19.2%)、合并卵巢腫瘤14例(10.8%)以及合并子宮內膜異位癥8例(6.2%);患者臨床癥狀大多數表現為月經量增多,104例患者有此癥狀(80.0%),其后依序為明顯痛經96例(73.8%)、無痛經32例(24.6%)、腰酸痛9例(6.9%);行全子宮切除手術123例(94.6%),行次切除手術7例(5.4%)。
子宮肌腺癥患者常見的臨床表現多為月經延長以及月經過多,其原因在于當子宮出現增大或是合并性內膜息肉會導致內膜的表面積增大,從而影響到了卵巢的正常分泌功能,造成其分泌失調并使得雌性激素水平上升,進而使得子宮肌層表現為進行性肥大而無法保持原有的良好的收縮力,對充盈增生的血管不能進行有效控制,因此就導致子宮出血過多并表現為月經延長與過多[2]。通過對患者的組織標本進行切片觀察,可以發(fā)現明顯的子宮增生現象,而子宮后壁增生則又較為常見,這就表明腺細胞在進行增殖時會向后壁肌層進行侵襲,但目前尚不清楚其作用機制。對患者進行臨近月經期檢查,患者表現出子宮觸痛感;在患者月經期間對其進行檢查,子宮壓痛感覺較之平時更加顯著,這是因為其病灶在月經期會出現充血與血腫等現象,從而造成子宮出現擴大與質地變軟的變化;在患者月經期過后對其進行檢查,則可發(fā)現子宮明顯縮小[3]。因此,可將患者這種周期性的變化作為診斷子宮肌瘤癥的一個重要參考依據。
若是患者病灶檢查顯示為局限類型,則說明其子宮增大趨勢是不規(guī)則的、結節(jié)不平。結合本次研究的結果來看,子宮肌腺癥患者常合并伴有子宮肌瘤,臨床診斷需要注意這一點。同時,目前對子宮肌腺癥的主要手術方式主要分為兩種:保留子宮手術或是子宮切除術,而具體的手術方式則可選擇開腹、腹腔鏡以及陰式這三種,隨著當前臨床治療技術與醫(yī)療水平的提高,保留子宮的手術方式被越來越多的患者所選擇。
通過我院本次研究,子宮肌腺癥患者主要的臨床病理特點為不同程度的、伴隨著月經周期的痛經情況,同時常見月經周期紊亂、月經量明顯增多,因此在臨床診斷中需要注意把握這一典型的病癥;同時子宮肌腺癥最為常見的病理特點是子宮增生,其中子宮后壁增生更加常見,診治醫(yī)師需要結合患者的既往病史進行綜合判斷;在確診后則需要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及其個人意愿選擇合理的手術方式,以提高臨床診治的準確率與治療療效。
[1] 屠世曄.子宮肌腺病的臨床病理特點及手術指征分析[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3,20(8):1196-1197.
[2] 黎結梅.子宮肌腺癥的臨床病理特點及手術指征的探討[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6,3(1):63-64.
[3] 夏冬艷,孫曉麗.子宮肌腺癥的臨床病理特點及手術指征[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26(9):95-96.
R711.74
B
1671-8194(2017)22-0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