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震,賀 花,黨瑞華,藍賢勇,雷初朝,陳 宏*
(1.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陜西 楊凌 712100;2.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醫(yī)學院,陜西 楊凌 712100)
翻轉課堂是以網絡平臺為基礎的一類新型教學模式,其特點在于突破傳統課程教學時空的限制,本文就翻轉課堂教學在《動物遺傳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旨在為《動物遺傳學》課程在教學實踐中引入翻轉課堂的模式提供參考。
“翻轉課堂”又名“倒置課堂”,最早發(fā)明于美國科羅拉多州落基山的一個學校,作為新型教學模式,它將傳統的課堂教學和課后作業(yè)活動進行翻轉是基于網絡平臺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1]。在人們所熟知的教學過程中,一般含有兩個過程,分別為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然而傳統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知識傳授是在課堂上通過教師的講解闡述完成,并且在課下用布置作業(yè)和實踐活動的方式來使學生完成知識內化[2]。對比之下,“翻轉課堂”模式則在兩個過程發(fā)在轉換,知識傳授需要在課前由學生自己通過網絡教學途徑進行自學,而知識內化是在課堂中教師的指導協助下由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來完成?!胺D課堂”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由非自主學習轉化為自主學習,有助于學生及時發(fā)現并有效地解決學習中遇到的疑惑,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率。學生在課前自行通過網絡資源如視頻等自主學習,課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內化吸收,課后歸納總結,這種“以生為本”的新型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時常能起到積極成效[3]。
動物遺傳學,在系統分類中歸屬于遺傳學的分支學科,其主要研究對象為與人類及其生命活動息息相關的各種動物,如家畜、魚類、鳥類、昆蟲等動物性狀的遺傳規(guī)律和遺傳改良的原理與方法。為翻轉課堂備課前,第一步應明確教學目標,熟悉并總結完善《動物遺傳學》的重要內容,如遺傳的細胞學基礎及遺傳物質的分子基礎、孟德爾遺傳、遺傳定律的擴展等,然后按照教學清單進行教學視頻的制定,制作高效學習的微課。在實踐步驟中,我們應當布置給學生適當有效的學習要求,另一方面也需要協助學生自覺學習,課前課后在線上網絡平臺統一為學生所發(fā)布的疑惑進行講解總結,同時反復講解課程的重要知識點,加強與其相匹配的習題練習,在研討階段中知道并協助學生積極參與討論、應對發(fā)現的疑惑,在課程即將結束時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效率以及各小組討論結果等進行總結評價[4]。這一過程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合作、協調能力,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鞏固課堂重點。
學習資源主要為教師給予的課前學習資源。由于學生在課前或者課后的學習時間和效率有差別,教師給予的有關《動物遺傳學》方面的學習資源不應該過為繁復,十分鐘左右長度的微視頻最為理想,并且應確保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長與往常的作業(yè)時長相近。但是學生在非課堂環(huán)境的情況下狀態(tài)較為散漫,注意力不易集中,為提升學習的高效性,教師可制作更為形象、更有吸引力或目的性較強的學習資源[5]。另外在學校精品課程教學服務平臺的基礎上,還應當創(chuàng)建與課程相匹配的網絡教學資源平臺[6]。
傳統課堂主要以教師為課堂核心進行只是傳輸,而翻轉課堂則是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以學生為核心特點的教學方式。學生在家中的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是翻轉課堂關鍵過程,《動物遺傳學》的自主學習效率對課堂實踐能否有效進行,能否真正地實現教學任務的完成起到決定性作用。課前自主學習可以使用學習任務列表的方式給學生布置學習要求,學生在家中就能夠使用線上學習平臺自行完成學習任務列表中的要求。
翻轉課堂的關鍵階段是課堂上的學習,所以教學方案的制定和課堂實踐的進行方式至關重要。初始階段教師應該在學生課前自學環(huán)節(jié)出現的共同疑惑進行分析指導,下一階段為課內互相探討。若期望提升討論交流的效果,學生也可以分組進行討論,但每組人數不得超過6人,并且推薦一位組長負責協調總結。教師根據學習方案的任務結合學生在課前網絡資源學習過程中發(fā)現的疑惑,歸納出較為普遍的問題,每個學習小組內部就這些問題展開討論,組內所有成員均要積極配合討論活動,組內可互相交流、互助來完成學習目標。
總結也是翻轉課堂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在學習的各個階段對學生的表現做出真正客觀有效的評價,同時也需要清楚學生的實時狀態(tài),另外在對待有學習效率不高情況的學生應當制定適合其學習的方案,對待有學習效率較高情況的學生應適當增加其學習任務。除此之外,梳理課堂學習后的總結內容同樣非常重要,一方面對于教師可以改善翻轉課堂教學實踐的各個方面,另一方面于學生而言可以歸納總結出重要知識點以及錯誤的地方,有助于之后的學習更好地進行[7]。
在“翻轉課堂”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在網上即可利用教師準備的網絡學習資料,不像傳統教學模式僅依靠教師講解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師生之間的關系發(fā)生重建,促使教師發(fā)生角色轉變,由核心地位轉變到協助位置,同時對學習環(huán)節(jié)也進行了革新。
大部分的視頻在幾分鐘左右,因此要求所有的視頻均針對其相應的問題。另外,視頻的長短同樣需要嚴格的把關,需要與學生課堂注意力集中的特征規(guī)律相匹配。
以往的網絡視頻資源中涵蓋的元素較為多元化,如教師的位置、課堂的氛圍,學生在家中自覺學習的情況下,較多的細節(jié)都能夠輕易地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而“翻轉課堂”的網絡學習資源中,我們所見到僅僅是教師的手在描繪講述課程中的相關符號,課程知識布滿整個屏幕,以及教師傳授的語音。此模式下教師和學生猶如坐在教室中一對一地傳授課堂知識,另外將課程知識編輯在屏幕中,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8]。
在《動物遺傳學》課程的初始階段,主要內容涵蓋家畜、魚類、鳥類、昆蟲等動物性狀的遺傳知識,在此情況下學生在好奇驅使下參與度會較高。然而在課程的不斷進行之后,授課內容講述的主要是遺傳的物質基礎、遺傳信息的傳遞等,較多學生表明自己對于此類較難理解的知識線上網絡自主學習的方式并不適應,還有少數學生的探討程度并不高,教師布置的課程任務進行的質量也較低,體現一種敷衍狀態(tài),或為考勤率而敷衍測試等。另外,學生不習慣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學生研討遇到疑惑、合作探討等過程未與其他學生聯合交流,會致使實踐、知識交流等環(huán)節(jié)舉步維艱[9]。
高校的課堂教室多為階梯教室,固定的講臺與課桌課椅使得《動物遺傳學》課程所要求的研討過程比較困難。如需要進行動手驗證的孟德爾三大定律:分離定律、自由組合定律、連鎖與互換定律時,如若能夠分小組進行討論交流,再進行合作驗證,學生的學習效率必然會得到顯著的提升。倘若40人的學生團體一起上課,授課效率應該不能如期提升,教師要想顧忌所有學生會很困難,共同探討及學習效率會受到影響,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同樣也會受到影響。這類情況必然在某些方面對講授方案的實現產生影響,也可能致使學生進一步進修的積極性降低[10]。
此外,不同學生在課堂內容的理解、接受速度和熟練度等程度各不相同,并且課堂上實踐探討、實踐操作等環(huán)節(jié),學生的水平也各不相同,有的學生掌握快,有的學生掌握慢,掌握快的同學會想要進一步學習《動物遺傳學》的其他章節(jié)知識或者學習《數量遺傳學》、《動物育種學》等相關課程,而學習慢的同學可能會更希望繼續(xù)復習鞏固前面的知識。但根由于教師學生人數比例,想要做到分層教學,想同時滿足每個學生的需求還是很困難的。作為知識傳授者的教師在準備、引導及管理等各個方面的能力同樣要求更加嚴格,同時也需要準備較傳統教學更多的精力與時間。
翻轉課堂對很多學生來說還比較陌生,學校進行改革實踐時,應判斷學生是否能夠適應翻轉課堂的授課方式,也需要使用適當的方法,如交流會、報告會等形式,讓學生及時熟悉翻轉課堂的方式、實踐操作步驟等內容,以免課程革新的突然降臨讓學生產生不適應。另外,學校應當組建合適的網絡學習資料,以方便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發(fā)現疑惑時可隨時進行學習與交流。課程指導教師也需要按照課程知識點、學生特點等適當設計習題、疑惑交流討論方式等,幫助學生自愿參與到實踐研討中來[11]。
翻轉課堂學習方式中,學生在網絡平臺學習時產生疑惑時,解決方案通??孔约赫n后查找資源自主學習、教師課堂中解析以及與同學直接互助探討。大部分同學對這種模式還不能完全適應,大學里尤為顯著,大部分課程仍以傳統課堂教學的方式進行,僅少數或沒有課程使用翻轉課堂方式,并且學生在傳統與新型教學模式之間的角色轉換以及角色適應方面還很有很多困難。另外,為使學生更快順應翻轉課堂的模式,應時常與學生進行交流,循序漸進地布置任務作業(yè),組織好課堂上的交流實踐方式,讓學生體會新型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協助學生自覺產生學習興趣,發(fā)現其中的樂趣[12]。
考核是一種讓學生積極參與實踐研討、考查自主學習效率的方法[13]??己藘热輵€上學習的出勤率、任務完成質量、自學效率等。此外自主學習的考核內容應涵蓋學生的精神態(tài)度、學習效率等,如態(tài)度是否積極,是否積極準備學習工科,遇到疑惑是否積極交流解決,是否客觀評價學習情況,是否按計劃進行自主學習,是否有效解決了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是否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等。
總而言之,“翻轉課堂”只不過是一種工具,其背后的“以學生為本”教學理念才是最根本的。它也不僅僅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簡單“翻轉”,而是從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的角度所推行的根本革新。當然,這種變革對老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重新定位教學角色、精制教學視頻、重新建立有效的課堂對話模式才是思考“翻轉課堂”的根本所在。在翻轉課堂的實踐教學中,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才能摸索出更加有用的講授模式。本文對翻轉課堂的探索,僅僅是教學改革研究的開端,期望在往后的實踐中能夠實證研究,為中國教育事業(yè)而無私奉獻。
[1] 王娟, 徐俠, 石盛林.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與實踐[J]. 電子商務, 2017, (01): 80-82.
[2] 劉洋. 高校體育翻轉課堂教學的實施困境與對策[J].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 2017, (01): 25+150.
[3] 張青華. 翻轉課堂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 時代教育, 2017, (1): 198-198, 210.
[4] 胡永東, 高宙宇. 基于SPOC的計算機網絡課程翻轉課堂教學實現[J]. 中國教育信息化, 2017, (02):28-32.
[5] 張渝江. 翻轉課堂變革[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12, (10): 118-120.
[6] 李曉微, 閆秀靜, 楊琳. 微課在醫(yī)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 2015, (03): 91-92.
[7] 靳旭瑩, 申巍.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討[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14, (10): 39-39.
[8] 劉思遠. 關于“翻轉課堂”的變革思考[J]. 化學教與學, 2017, (2): 34-35.
[9] 姜春紅, 韓強. 大學翻轉課堂的教學實踐困境與對策研究[J]. 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 2017, (01): 56-58.
[10] 蔣繼紅. 微課、翻轉課堂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實證比較研究[J]. 電子世界,2017,(03): 24-25.
[11] 朱郁華. 關于“翻轉課堂”的幾點思考[J]. 教學與管理, 2014, (25): 37.
[12] 張麗萍. 基于微課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的研究[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 2015, (29): 221-221.
[13] 賀婷. 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 英語教師, 2016, (1): 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