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晶晶
(包頭市蒙醫(yī)中醫(yī)醫(yī)院,內蒙古 包頭 014050)
蒙醫(yī)溫針灸配合蒙藥治療慢性結腸炎85例臨床觀察
韓晶晶
(包頭市蒙醫(yī)中醫(yī)醫(yī)院,內蒙古 包頭 014050)
目的:探討蒙醫(yī)溫針灸配合蒙藥治療慢性結腸炎臨床療效。方法選擇2015年4月~2017年4月間確診為慢性結腸炎患者85例,進行蒙醫(yī)溫針灸配合蒙藥治療。溫針灸選擇的主要穴位是天樞、中脘、關元、足三里、三陰交等。選用的蒙藥是通拉嘎-5味丸、如達-6、敖樂蓋-13、巴特日-7、阿木日-6、扎木薩-4湯等。結果痊愈患者48例,占56.47%;有效患者35例,占41.18%;無效患者2例,占2.35%;總有效率97.65%。結論蒙醫(yī)溫針灸配合蒙藥治療慢性結腸炎療程短,復發(fā)率少,值得推廣。
蒙醫(yī);溫針灸;蒙藥;慢性結腸炎;臨床觀察
慢性結腸炎多發(fā)于乙狀結腸、直腸、結腸等處 , 主要癥狀為慢性的泄瀉 , 大便帶有黏液 , 或便秘、腹脹 , 病癥多樣 , 亦可見大便溏經(jīng)年不愈 , 畏寒下腹隱痛 , 瀉后痛減或便中夾有白凍[1]?,F(xiàn)在醫(yī)學認為慢性結腸炎的病因主要有感染、遺傳、過敏等,特別是自身免疫因素,但是該病確切病因尚不清楚[2]。筆者應用蒙醫(yī)溫針灸配合蒙藥治療慢性結腸炎療效令人滿意,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5年4月~2017年4月間確診為慢性結腸炎患者85例,男38例,女47例;年齡最小者20歲,最大者65歲,平均年齡43歲;其中20歲~29歲之間15例,30歲~49歲之間58例,50歲以的12例;發(fā)病病程最短者3月,最長10年,平均病程2年。
1.2 診斷標準:按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為標準。曾患有急性感染性胃腸疾病,腹瀉2個月以上,糞常規(guī)中可見紅、白細胞和膿細胞。選擇慢性結腸炎的4個常見的主要癥狀計算積分。0分:無癥狀。1分:癥狀偶見,可不用藥。2分:癥狀較常見,需經(jīng)常用藥。3分:癥狀較重,頻繁出現(xiàn),影響正常生活、工作、必須用藥。計算治療前后總積分,積分改變(%)=[(治療前總積分-治療后總積分)/治療前總積分]×100%。得分越高,癥狀越嚴重。
1.3 排除標準:①具有嚴重的原發(fā)性器質性疾病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③對藥物成分過敏者;④不能配合治療者;⑤已接受其他有關治療病例。
2.1 蒙醫(yī)溫針灸療法。①選主穴:天樞、中脘、關元、足三里、三陰交等。②方法:患者仰臥位,常規(guī)消毒皮膚,用2寸毫針對準穴位直刺,針刺得氣后施以瀉法,將艾條(長度以2.5~3cm為宜)套在針柄上,艾條下端距皮膚3.5cm左右用火點燃。待其燒盡自滅除去灰燼后將針取出。日1次,留針20min左右。7日為1療程。
2.2 蒙藥治療法。早晨飯后通拉嘎-5味丸,13粒;如達-6,3g,水煎引服。午飯后敖樂蓋-13,15粒,溫水口服。晚飯后巴特日-7,13粒;阿木日-6,3g,開水沖服。巴達干旺盛者加服扎木薩-4湯;希拉旺盛者加服迪格達-4湯等。
按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為標準。痊愈: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癥候積分減少≥95%。腸鏡檢查黏膜病變恢復正常,或潰瘍灶已經(jīng)形成瘢痕,腸鏡復查黏膜病變恢復程度達2級以上。有效:癥狀、體征均有好轉,癥候積分減少≥30%。腸鏡復查黏膜病變恢復程度達1級以上。無效:癥狀、體征均無明顯改善,癥候積分減少<30%。腸鏡檢查黏膜病變改善未達到以上標準,甚至加重者。
痊愈患者48例,占56.47%;有效患者35例,占41.18%;無效患者2例,占2.35%;總有效率97.65%。療程最短的1個療程,最長者4個療程,平均2個療程。隨訪45例,愈后1至2年均未復發(fā)。
慢性結腸炎病變主要局限于直腸結腸黏膜及黏膜下層,呈連續(xù)性非節(jié)段性分布,以直腸和乙狀結腸受累多見,偶爾涉及回腸末段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腹痛腹瀉黏液膿血便,里急后重發(fā)病可緩漸或突然發(fā)生,反復發(fā)作,病程遷延,發(fā)作期與緩解期交替[4]。蒙醫(yī)認為慢性結腸炎普通型屬于蒙醫(yī)學的“結腸陳病”范疇。該病病因和發(fā)病機制主要由于初瀉時治療延誤或不徹底,病情沒除根,導致消化希拉和調火、下清赫依俱敗,清濁分別無權所致。治療主要以調理三根七素,分清寒熱虛實,補脾益氣消食導滯為治療原則;采用的蒙醫(yī)溫針療法結合口服蒙藥治療。溫針灸是針刺與艾灸結合使用的一種方法;針刺得氣后,將毫針留在適當?shù)纳疃龋瑢q捏在針柄上點燃,直到艾絨燃盡為止,使熱力通過針身傳入體內,達到治療目的。并結合調理三根七素,開郁消食,暖胃的通拉嘎-5味丸;開胃、行氣、止痛的如達-6;調理胃火,改善清濁分別的敖樂蓋-13;消“粘”,解痙,清熱,止瀉的巴特日-7;調理胃火,助消化,解毒得阿木日-6;溫胃散寒,消食化滯扎木薩-4湯等治療該病總有效率達到97.65%。說明蒙醫(yī)溫針灸配合蒙藥治療慢性結腸炎療程短,復發(fā)率少,值得推廣。
[1]趙偉.中醫(yī)治療慢性結腸炎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8(24):145-146.
[2]李燕,史成和,等.高忠英教授應用烏梅丸加減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經(jīng)驗[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14):322-324.
[3]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322-324.
[4]黃光斌.160例潰瘍性結腸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效果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7):34-35.
R291.2
B
1006-6810(2017)07-0028-02
2017年4月11日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