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祥 ,江林波 ,滕麗麗 ,曾超鋒 ,洪初敏 ,鞏云翔
(1.海南宜康生態(tài)農(nóng)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海南???570100;2.茂名市水果學會,廣東茂名 525000;3.海南華昱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海南???570100)
華南地區(qū)水果黃瓜新品種“翠玉”的高產(chǎn)栽培技術
黃建祥1,江林波1,滕麗麗2*,曾超鋒1,洪初敏1,鞏云翔3
(1.海南宜康生態(tài)農(nóng)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海南???570100;2.茂名市水果學會,廣東茂名 525000;3.海南華昱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海南海口 570100)
“翠玉”水果黃瓜具有外形精巧、口感甜脆、營養(yǎng)豐富等優(yōu)良的特點,是目前市場上非常有潛力推廣種植的果蔬兼用型水果黃瓜品種。本文詳細介紹了“翠玉”水果黃瓜的特征特性及關鍵的育苗管理、田間管理、病蟲害管理等綜合生產(chǎn)技術,為該品種的推廣提供一些參考。
“翠玉”;水果黃瓜;栽培
水果黃瓜又稱迷你黃瓜,屬葫蘆科一年生蔓生植物,味清香、甘甜,以鮮食為主;含豐富的丙醇二酸、黃瓜酶等活性物質和豐量的維生素,瓜型袖珍短小,無刺,易清洗,口感脆嫩,風味濃,營養(yǎng)含量明顯高于普通黃瓜,深受賓館、飯店和消費者的歡迎,發(fā)展前景廣闊[1]。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觀念的改變,人們開始注重農(nóng)產(chǎn)品的保健功能,因此水果黃瓜也迅速成為受歡迎的果蔬兼用品種[2,3]。水果黃瓜年平均市場售價在8元/kg以上,顯著高于普通黃瓜,其栽培面積在全國各地迅速擴大。近年來,研究人員致力于水果黃瓜高產(chǎn)栽培技術的研究。經(jīng)過多年的實踐,不斷總結黃瓜栽培模式和栽培技術,引進新的水果型栽培品種,逐漸摸索出了一套適合華南地區(qū)種植的水果黃瓜高產(chǎn)栽培綜合技術,已逐漸形成大棚和日光溫室栽培模式,提早黃瓜收獲期并實現(xiàn)了黃瓜的周年生產(chǎn)供應,為種植生產(chǎn)上推廣和科研提供基本參考依據(jù)。
華南地區(qū)主要包括廣東省、廣西省、海南島、福建省、云南省等。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全年濕潤,氣候溫和,適合黃瓜栽培,一年四季均可露地種植黃瓜,冬季也有一些小拱棚及地膜覆蓋栽培,夏季溫度偏高,種植面積較小。
目前市場已推廣的水果黃瓜品種有“歐寶”“荷蘭迷你”“綠翠”等[4],而“翠玉”水果黃瓜與以上品種在果型上有獨特差異性?!按溆瘛彼S瓜屬于雜交一代種,植株長勢中等,無限生長型,全雌性系品種,連續(xù)坐果能力強;生長條件好時有側枝,一節(jié)可長1~3個雌花果,果實棒狀,淺棱不明顯,果面光滑無刺,亮綠色,果實老熟有少許蠟粉,果長15~18cm,果實縱徑2.5~3.0cm,單果重120~180g,瓜條直,商品率高,果皮不易老化,嫩瓜皮綠色、老瓜皮墨綠色,果肉白色,不易失水,口感甜脆、無苦澀味,是高檔水果黃瓜品種。霜霉病、白粉病抗性中等,生育期90d以上,產(chǎn)量可達50000kg/hm2以上。
“翠玉”黃瓜在華南地區(qū)設施栽培可以周年種植;露地栽培需要選擇合適時期,廣東南部、廣西南部在一年中的春、夏、秋季均可種植;海南島可以周年種植。綜合考慮其經(jīng)濟性、市場需求和當?shù)貧夂驐l件等因素,原則上以在溫熱濕潤的季節(jié)栽培為宜。
3.1.1 育苗土的配制
取均勻的大田表土、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及草木灰(也可采用火燒土),按照比例3∶2∶1混合進行育苗土配制,每50kg育苗土加250g多菌靈或敵克松,進行土壤消毒,加水使土壤水分達75%左右,配合50孔育苗穴盤或10cm×15cm育苗營養(yǎng)缽使用,也可購買瓜菜專用的育苗基質育苗。
3.1.2 播種
以50℃溫水浸泡,不斷攪拌至常溫浸泡12h,以清水洗凈后即可催芽;或用0.1%高錳酸鉀溶液浸種消毒30min,催芽時用干凈濕潤棉布包裹處理好的種子,置于28℃環(huán)境中催芽,1~2d后75%種子露白即可播種。冬春育苗時,可在育苗杯面上或穴盤上蓋一層地膜,再蓋拱棚,夏秋季育苗可在育苗杯面上或穴盤上覆蓋稻草或遮陽網(wǎng),待幼苗頂土時要逐漸撤除覆蓋物。
3.1.3 培育壯苗
黃瓜出苗最適溫度為28℃左右,播種后2~3d即可出苗,育苗溫度不能過高或過低,否則會降低出苗率而延長出苗時間,保持一定的晝夜溫差利于培育壯苗。在溫度低時,可以覆蓋草席防寒;溫度高時,要注意掀膜通風降溫。種植應避免徒長,其中夜間溫度管理是關鍵,白天棚內(nèi)溫度為28~30℃、夜晚棚內(nèi)溫度保持15~25℃較好,溫度不低于15℃時應保持通風狀態(tài),防止棚內(nèi)濕度過大和幼苗徒長。真葉長出后,視幼苗生長情況澆0.2%三元復合肥加500倍黃腐酸水肥1次,可結合澆800倍的敵磺鈉1次預防苗期猝倒病。移栽前5d要通風煉苗,并用0.2%的復合肥水澆苗1次。當幼苗長到2~3片真葉時可定植,苗期定植時應盡量不損傷根系,控制苗徒長可在定植前3d蹲苗,以提高瓜苗抗逆性,當小苗子葉展平后用惡霉靈或霜霉威800倍液噴灑,以防猝倒病等;定植后及時澆緩苗水,也可澆好定根水后再鋪地膜。
3.1.4 整地起壟
選擇土層深厚肥沃、土壤疏松、通透性好、排灌方便砂壤土的地塊種植,忌澇洼地和鹽堿地、忌瓜茬地。備耕時平整地塊,開溝排水,建好排水系統(tǒng),開排水溝(深50cm、寬30cm),采取雙行種植。
3.1.5 定植
結合整地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22500kg/hm2,或商品有機肥(生物菌有機肥)15000kg/hm2,配施瓜類專用三元復合肥750kg/hm2作底肥。當苗齡15d,株高約10cm時,真葉完全展開即可準備定植,雙行種植,壟寬1.5m,壟面寬 1.3m, 株 距 40~50cm、行 距 70cm, 適 合 定 植24000~27000株/hm2;也可采取單行種植,株距 40cm,行距60cm,適合定植45000株/hm2。要求精細的栽培管理,定植時要澆足定根水。
3.2.1 整枝綁蔓
緩苗后根據(jù)植株長勢進行吊蔓,吊蔓適合在設施大棚種植上應用,在每行上方沿栽培行的方向拉一道鐵絲,將繩子一頭綁在鐵絲上,另一頭綁在木棍上并插在秧子旁邊用于固定,也可直接繞在植株基部,但操作要謹慎以免拉斷植株;將蔓纏繞在繩上,頂部就不會下垂,當植株長到鐵絲處時要開始落蔓,解開下部繩子,一邊拿住植株,一邊將繩子拉起。將除去葉片的植株下部莖蔓盤繞在地上,然后把蔓重新繞在繩上,有利于給植株提供更多的生長空間[5]。露天種植,需要搭架爬蔓,雙行種植可以采取人字形竹架,頂部交叉處再用一竹子橫向固定,需用小繩子綁緊。黃瓜不斷爬蔓伸長過程中,根據(jù)生長的伸蔓情況綁蔓穩(wěn)住使其向上生長。
3.2.2 留果
雖然固定效應能去除不隨時間變化的個體效應,能夠很大程度上消除內(nèi)生性問題,但如果內(nèi)生性來自其他暫時未發(fā)現(xiàn)的因素,回歸結果的一致性就需要慎重考慮。本文假設被解釋變量存在二階自相關,建立如下的動態(tài)面板模型:
及時去除老葉、病葉和側芽,掐掉卷須以減少營養(yǎng)流失,可根據(jù)植株長勢進行疏花果,摘除病果、畸形果,長勢壯的植株可每節(jié)留1~3個瓜,長勢弱的植株不留首瓜,小弱苗可不留果和花,促使營養(yǎng)生長讓植株長勢正常后再留果[5]。
3.2.3 水肥管理
苗期只要平衡施肥就不用擔心幼苗徒長,但應重施基肥,早期氮肥施用過多易徒長,造成落花落果。苗期配施少量磷鉀肥可減少側枝分蘗數(shù)。苗前施磷肥和復合肥做底肥,有條件者可多施有機肥;苗期施水溶的三元復合肥90kg/hm2加30kg/hm2尿素,促進壯苗;待初果定后,同時施以重肥,以促高產(chǎn)和優(yōu)質,施水溶的三元復合肥150kg/hm2加30kg/hm2黃腐酸沖施肥;伸蔓期主要施用低氮高磷鉀肥,有促花結果抑制徒長的作用;盛瓜期結合澆水采用“勤施薄施”追肥原則[6],每8~10d施肥一次,坐瓜和果膨大期主要使用高氮高鉀低磷肥90~150kg/hm2,可以增施黃腐酸類水溶性肥75kg/hm2,以延長采摘期,也可噴施含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葉面肥保葉保果,加噴施0.3%磷酸二氫鉀進行根外追肥可防止植株早衰;后期主要補鈣鎂肥75kg/hm2,可促進果實著色、增強果皮抗腐抗病性及延長保質期。具體用肥用量需根據(jù)苗生長狀況和生產(chǎn)成本而定,一般坐果后,每次采果后立即追施水肥。
病蟲害管理應根據(j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堅持“以農(nóng)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原則。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nóng)藥或規(guī)定禁止使用的農(nóng)藥,在黃瓜的病蟲害防治的化學藥劑防治可以參考《綠色食品農(nóng)藥施用準則》(NY/T393-2013)的標準,以保證水果黃瓜的生產(chǎn)達到安全質量標準[7]。
3.3.1 農(nóng)業(yè)防治
實行輪作,施用腐熟有機肥,翻曬土壤,摘除病葉、蟲葉、老葉,利于通風透光,及時清理瓜地??茖W施肥,氮肥不能使用過量,要培育壯苗。
3.3.2 物理防治
3.3.3 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農(nóng)藥防治病蟲害,如采用核型多角體病毒和蘇云菌桿菌防治菜青蟲、棉鈴蟲等鱗翅目害蟲。
3.3.4 化學防治
水果黃瓜的主要害蟲有黃守瓜、菜青蟲、斜紋夜蛾、蚜蟲、薊馬、白粉虱、潛葉蠅、螻蛄等。黃守瓜、菜青蟲、斜紋夜蛾主要為害苗期和伸蔓期,蚜蟲從伸蔓期開始為害,薊馬、白粉虱主要從坐瓜期開始為害,蚜蟲、薊馬、白粉虱均能迅速傳染病毒病,潛葉蠅從出苗后的子葉開始為害并貫穿始終。這些害蟲均嚴重危害黃瓜生長,因此防治蟲害需提前預防,綜合防治及時,在其未爆發(fā)前止住。蚜蟲、薊馬的化學防治可用阿維菌素或噠螨靈800倍噴殺,斑潛蠅可用氟蟲脲或滅蠅胺1200倍液噴葉,白粉虱可用銳勁特或吡蟲啉1000倍液防治。采收前5d不可噴藥,噴藥時注意要噴葉背,同時添加0.2%磷酸二氫鉀效果更好。螻蛄、地老虎等蟲害采用定植前防治線蟲的措施亦可防治。
水果黃瓜的主要病害有線蟲、病毒病、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細菌性角斑等。線蟲作用于苗期開始危害,猝倒病和立枯病發(fā)生在苗期,霜霉病主要發(fā)病于苗期和伸蔓期,白粉病主要出現(xiàn)在坐瓜期,而病毒病發(fā)生在整個生育期。種苗前施藥(噻唑膦或阿維菌素顆粒)滅線蟲。苗期開始防霜霉病至坐果期,主要用甲基硫菌靈、百菌清、烯酰馬琳、百泰等。立枯病、猝倒病發(fā)病初期用普力克液噴霧或灌根防治。白粉病需從坐果期開始預防至收獲,主要用藥為硫磺懸浮劑和苯醚甲環(huán)唑等,若從白粉病未出現(xiàn)時防病則只需用硫磺懸浮劑即可。細菌性角斑病發(fā)生于坐果初期,可用可殺得800倍液噴霧,每隔3d連噴2次[8]。病毒病需從伸蔓期開始防,主要用藥為香菇多糖、氨基寡糖素等,當有爆發(fā)的趨勢時用香菇多糖、氨基寡糖素加量施藥,若無則只需用其中之一。蔓枯病是在坐果后易發(fā)病,提前用苯甲咪鮮胺或百泰噴施植株,及時清理病毒性、枯萎病植物,保持病原遠離瓜園。
水果黃瓜是連續(xù)多次坐瓜,及時采收以免生殖生長過旺掛瓜太多,消耗養(yǎng)分,使植株長勢變?nèi)醵纬稍缢?。采收標準是長度達13~18cm、直徑達2~3cm,瓜皮開始轉濃綠即可。此時,瓜條大小適宜、粗細均勻,味道好;采摘時要注意輕拿輕放,用刀割或剪斷瓜柄,保證水果黃瓜的商品性。
[1]韋優(yōu),韋持章,周婧,等.水果黃瓜新品種下架露地栽培區(qū)域試驗[J].農(nóng)業(yè)研究與應用,2011,(1)∶21-23.
[2]萬正林,李立志,鄧儉英,等.廣西地區(qū)設施水果黃瓜栽培技術規(guī)程[J].北方園藝,2013,(06)∶33-35.
[3]張青.瑪利亞水果黃瓜周年栽培技術[J].長江蔬菜,2011,(5)∶24-26.
[4]盧秀友,江景勇,趙永彬.浙江省臺州市早春水果黃瓜引種適應性栽培研究[J].園藝與種苗,2014,(3)∶30-32.
[5]王楊.水果黃瓜栽培管理[J].吉林蔬菜,2017,(10)∶16-17.
[6]楊莉.銅山區(qū)水果黃瓜栽培技術[J].現(xiàn)代園藝,2016,(7)∶63-64.
[7]黃新杰,屠乃美.無公害小南瓜露地高產(chǎn)栽培技術[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16,22(21)∶42-43.
[8]師恭耀,史宣杰,田保明,等.無刺水果型小黃瓜綠翠生育特點及高產(chǎn)栽培技術[J].河南農(nóng)業(yè)科學,2010,(5)∶101-103.
Efficient Cultivation Techcology of Fruit Cucumber Variety"Cuiyu"in Southern China
HUANG Jian-xiang1,JIANG Lin-bo1,TENG Li-li2*,ZENG Chao-feng1,HONG Chu-min1,GONG Yun-xiang3
(1.Hainan Suitable&Health Ecologic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Ltd,Haikou 570100,China;2.Fruit Society of Maoming City,Maoming 525000,China;3.Hainan Huay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Haikou 570100,China)
Fruit cucumber variety"Cuiyu"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quisite appearance,taste sweet and crisp,rich nutrition and other excellent.It is very popular in the marke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ruit and vegetable cucumber variety.In this paper,the author introduced integrated production technology,such as fruit cucumber characteristics,the key seedling,cultural and pest management and so on.It woul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opularizing plant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f this variety.
"Cuiyu";fruit cucumber;cultivate
S642
A
1008-1038(2017)11-0064-04
10.19590/j.cnki.1008-1038.2017.11.018
2017-08-19
黃建祥(1986—),男,農(nóng)藝師,研究方向為作物種質資源開發(fā)利用與高效栽培
觹通訊作者:滕麗麗(1982—),女,農(nóng)藝師,研究方向為園藝作物栽培與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