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 李飛澤(指導)
1浙江中醫(yī)藥大學第三臨床醫(yī)學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2浙江省舟山市中醫(yī)院 浙江 舟山 316000
經(jīng)驗交流
百合龍琥湯加味治療失眠43例觀察
李曉1李飛澤2#(指導)
1浙江中醫(yī)藥大學第三臨床醫(yī)學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2浙江省舟山市中醫(yī)院 浙江 舟山 316000
百合龍琥湯 失眠 臨床觀察
失眠是指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睡眠時間及深度的改變,常影響病人生理心理及生活工作等各個方面。筆者發(fā)現(xiàn)李飛澤教授多從心腎論治失眠,常以百合龍琥湯為基礎方辨證施治,取得良好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舟山市名中醫(yī)館就診的失眠患者43例,其中男17例,女26例,年齡17~55歲,病程3個月~5年。所有病例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1]中失眠的診斷標準,排除伴有嚴重心腦腎疾患或其他精神疾病引起者。
全部病例均以百合龍琥湯加味治療。百合龍琥湯:百合、生龍骨(先煎)、龍齒(先煎)、生牡蠣(先煎)、熟地黃、懷山藥、浮小麥各30g,琥珀(吞服)4g,黃連、甘草各5g,石斛、大棗各10g。汗出過多,五心煩熱者,加生脈飲、黃芪、癟桃干、柏子仁、酸棗仁以滋陰斂汗;脾胃虛弱,不思飲食者,加四君子湯健脾益氣;情緒低落,郁郁寡歡者,加桔梗、枳殼、桃仁、紅花調和氣血,升降氣機;陰陽俱虛,煩躁不安者,加仙茅、仙靈脾、女貞子、墨旱蓮滋陰補陽,陰陽同調。
3.1 療效標準: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并結合臨床癥狀改善程度擬定。痊愈:入睡時間少于30min,睡眠程度深,夜間睡眠時間在6h以上,伴隨癥狀完全消失,次日精神狀態(tài)好;有效:入睡時間較治療前縮短,睡眠深度明顯增加,睡眠時間較前增加3h以上,伴隨癥狀基本消失;好轉:睡眠時間較治療前明顯延長,但增加不足3h,伴隨癥狀稍有好轉;無效:睡眠質量較治療前無明顯好轉或伴隨癥狀加重。
3.2 治療結果:痊愈22例,有效10例,好轉6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88.37%。
虞某,女,48歲。因睡眠障礙3月余就診于2015年12月2日,患者自訴近3個月來因精神壓力大,思慮過度,輾轉難眠,常睡眠時間不足3小時,睡中亂夢紛紜,易驚醒,醒后汗出明顯,時感心前區(qū)悸動不適(門診心電圖示:竇性心動過速),記憶力明顯減退,白天頭腦昏沉,口干口苦,欲飲冷水,饑不欲食,小便短黃,大便可,舌質紅、苔薄黃少津,脈沉細數(shù)。證屬心陰虧虛,水火不濟。予百合龍琥湯加味:百合、生龍骨(先煎)、龍齒(先煎)、生牡蠣(先煎)、浮小麥、熟地、懷山藥、夜交藤各30g,琥珀(吞服)4g,大棗6g,甘草、黃連各5g,石斛、癟桃干各10g,桑葉15g。7劑。囑其適當戶外運動,勿食辛辣刺激食物,養(yǎng)成良好作息時間,按時睡覺。1周后復診,睡眠達5小時。繼服7劑后睡眠恢復如初,再服5劑善后。隨訪半年未見復發(fā)。
李師認為失眠從六經(jīng)辨證,多屬少陰心腎陰陽失調。心居上焦,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下交于腎,心火與腎水上下交通水火互濟。六淫、七情、勞倦等各種因素導致心血暗耗,心陰失養(yǎng),日久致心火偏亢,心腎陰陽氣血失和,進而導致不寐。治應從心腎論治,調和陰陽。方中百合養(yǎng)心陰,清虛火,熟地養(yǎng)血益腎,黃連清心火,三藥合用,一者取百合地黃湯之意,益陰清熱、養(yǎng)心潤肺[2],使金水相生;二者熟地、黃連為李師常用藥對,熟地質潤滋陰,黃連苦寒堅陰,使陰入于內,陰陽平和而寐安;伍以甘麥大棗湯益氣和中,潤燥緩急;輔以龍骨、牡蠣、龍齒潛陽益陰,重鎮(zhèn)安神,琥珀清心安神利水,導虛火從小便出;少佐石斛養(yǎng)陰生津,懷山藥健脾和胃。諸藥合用,使諸癥消,神安寐酣。李師還認為失眠患者要加強心理疏導,飲食清淡,勿過饑過飽,加強鍛煉,培養(yǎng)良好生活習慣,可起到一定預防作用。
[1]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M].第3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47-149.
[2]陳永燦.簡易名方臨證備要[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6:244.
2016-11-14
#通訊作者:李飛澤,E-mail:Lfze585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