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大棚番茄多層覆蓋栽培技術
多層覆蓋是指利用塑料大棚進行3層、4層或更多層薄膜覆蓋種植番茄,能使番茄早春早上市,提高蔬菜價格,增加菜農收入?,F(xiàn)將早春大棚多層覆蓋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應選擇耐低溫、耐弱光、抗病性強的早熟高產品種。
1.營養(yǎng)土配制。選擇連續(xù)5年未種過瓜菜大田,土質以沙壤為好,選擇13~17厘米以內的表層土,大田土占營養(yǎng)土60%,充分腐熟好的有機肥摻入40%,每667平方米營養(yǎng)土中摻入氮、磷、鉀復合肥1千克,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克。摻均勻后,用塑料薄膜密蓋2~3天后便可使用。采取穴盤育苗可購買專用商品育苗基質。
2.適時播種。根據早春塑料大棚栽培番茄的安全定植期進行推算,即從定植期減去70天所得出的日期就是適宜播種期。
3.浸種催芽。用一干凈盆或器皿,加入種子4~5倍溫水,將水溫調至55~60℃,把種子倒入盆中,并不停攪拌,水溫下降時加入熱水,維持10~15分,然后將水溫降至30℃,浸泡種子3~4小時后。撈出種子洗凈外表黏液,用濕布包裹起來放至28~30℃的地方催芽,待芽長至0.1厘米時開始播種。
4.苗床管理。把露芽的種子播入營養(yǎng)體或穴盤中,每缽一粒,上覆0.5~1厘米厚細土。播種后,育苗室內氣溫白天控制在28~30℃,夜間不低于20℃左右。從出苗后到第一片真葉長出前,為防止幼苗徒長,要適當降低床溫。
結合翻地,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雞糞或豬糞5000~7500千克,氮磷鉀復合肥50千克,鉀肥25千克,耙細耬平、打畦,畦壟寬100厘米,溝寬50厘米,畦高15厘米。
定植前20天左右扣好大棚膜,并把棚內2~3層覆蓋做好。內膜最少覆蓋二層,內膜可選有1.5~3絲厚的薄膜覆蓋,內膜距大棚外膜20厘米左右張拉覆蓋,內二膜距內三膜20厘米,中間如遇有立柱可用夾子把薄膜夾嚴,須在兩內膜之間形成密閉空間。
1.定植時間。具體定植時間應根據大棚內覆蓋層數(shù)及定植期天氣變化情況確定。一般在大棚內夜間最低氣溫穩(wěn)定在5℃以上,土溫穩(wěn)定在10℃左右即可定植。
2.定植密度。每667平方米可定植3000株左右。
1.緩苗期。定植當晚用草簾將大棚四周圍嚴,一般5~7天內不通風,閉棚增溫。白天出太陽后,及時把草簾去掉,增加光照,提高棚溫,促進緩苗。
2.開花期。緩苗后,棚內氣溫白天保持在25~30℃,夜間保持15~20℃,防止夜間溫度過高,造成徒長。番茄開花期對溫度反應比較敏感,特別是開花前5天至開花后3天,低至15℃和高于30℃都不利于開花和授粉、受精。
3.果實膨大期。結果期白天適溫26℃左右,夜間適溫16℃左右,晝夜溫差在10℃為宜。溫度過低,果實生長緩慢。溫度過高,則影響果實果色。
1.澆水。定植緩苗后,要控制澆水,澆時應澆透,覆蓋地膜的棚更應澆透。澆水后閉棚提溫,次日上午和中午要及時通風排濕。盛果期番茄需水量大,應增加澆水次數(shù)和灌水量,可4~5天澆1次水。澆水要勻,切勿忽干忽濕,以防裂果。
2.追肥。一般追肥2次。第一次追肥于第一穗果坐果后,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0~15千克。第二次追肥于第一穗果白熟時進行,可促進第二穗果的生長發(fā)育,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8~10千克。
1.吊蔓。當棚內3、4層覆蓋去掉后,棚內溫度能夠滿足番茄適宜生長后,番茄開始吊蔓。
2.整枝。大棚番茄栽培多用單干整枝法,一般留4~5穗果。番茄易發(fā)生側枝,要及時抹去,及時摘除植株底層衰老葉片。
3.蘸花。早春番茄由于氣溫低,光照差,坐果不良,應盡量提高棚溫,并需涂抹座果靈蘸花,可在藥液中加入紅墨水做標記,以節(jié)省人力物力。
大棚春番茄常發(fā)生的病害主要有晚疫病、灰霉病、葉霉病、早疫病等,蟲害主要有蚜蟲、白粉虱等,注意及時防治。晚疫病可用70%乙磷鋁錳鋅800倍噴霧防治,灰霉病可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葉霉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白粉虱可用10%蚜虱凈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噴霧防治。
大棚番茄采收期隨著氣候條件、溫度管理、品種不同而有差異。一般從開花到果實成熟50天左右。果實發(fā)白后(白熟期)可進行乙烯利人工催熟,一般在果實轉色期采收上市。
(朱富春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區(qū)植保植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