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雷
(鳳城市林業(yè)局,遼寧 丹東 118100)
油松育苗技術分析
王春雷
(鳳城市林業(yè)局,遼寧 丹東 118100)
從選地整地、種子處理、播種育苗、肥水管理及病害防治等方面全面介紹了油松育苗技術,為相關從業(yè)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油松;育苗;苗期管理;育苗技術
油松是我國特有的樹種,在許多地區(qū)都有種植,尤其以北方地區(qū)為主。其樹形高大,產品多樣,經濟效益高。其木材紋理直,結構較細密,材質較硬,耐久用,可供建筑、電桿、礦柱、造船、器具、家具及木纖維工業(yè)等運用。另外,油松的松葉、松節(jié)、松球、松花粉、松香等都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普及油松育苗技術,對于提高油松幼苗的質量和育苗者的經濟收益,及促進農村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苗圃地的地形及土質對于幼苗的生長有著重大影響,因而要選擇適合油松生長特性的地塊作為苗圃地。油松為陽性樹種,喜光,根部較為發(fā)達,對于貧瘠的土地和大風有一定的抗性,喜中性土壤。因此,一般應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排灌方便且土壤為中性的向陽地塊[1]。雖然油松較為耐貧瘠,但是肥沃的土壤能使幼苗生長更快。選擇好土地之后,在播種的頭年秋季進行翻耕,翻耕深度為30~50 cm。待到開春以后,首先清理掉地塊上的樹枝、石塊等雜物,然后整地做床,苗床寬100~120 cm,便于育苗過程中的播種、松土、除草等操作。苗床的長度可根據(jù)地塊長度進行分割,無特定限制。要保持床面平整,兩苗床之間留30 cm左右寬度的溝。
土壤中會存在一定的寄生病菌和蟲卵,為減少育苗過程中的病蟲害發(fā)生,可對土壤進行消毒。消毒藥劑可使用硫酸亞鐵,使用量為20~30 kg/667 m2。消毒藥劑一般與底肥攪拌均勻后,隨著底肥一起施加到土地中。底肥以腐熟的農家有機肥為主,如果土地較為貧瘠,還可在其中加入少量化肥。如果育苗地附近有大面積未發(fā)生過病蟲害的油松林,可在林內選取腐殖質作為苗地底肥。
為了減少病蟲害,提高發(fā)芽率,在播種前需要對油松種子進行一定的處理,包括消毒、浸種和催芽3個方面[2]。首先是消毒,油松種子含有一定的松脂,具有一定的香味,對于多種害蟲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從而容易遭受其侵害。因此,種子消毒的過程極為關鍵,通過消毒可減少種子損失,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提高種子的發(fā)芽率。消毒一般使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或者硫酸亞鐵溶液浸泡30 min即可,隨后撈出用清水沖洗干凈。其次是浸種,油松種子表層的蠟質層較厚,不經過浸泡難以發(fā)芽,一般使用常溫水浸泡24 h左右即可。最后是催芽,浸種完成后保持種子濕潤,放入25~30℃的環(huán)境中,待種子有80%以上開裂時,即可進行播種。
油松播種方式有多種,如條播、點播、撒播等,但是一般以條播為主,條寬10 cm左右,間距10~15 cm。播種時間可根據(jù)當年的氣候條件進行選擇。油松種子的發(fā)芽溫度在10℃以上,即地表溫度達到10℃即可進行播種。播種后立即進行覆蓋,覆蓋以未發(fā)生病蟲害的油松林下腐殖質為最佳,或者使用過篩的沙質土也可。
油松幼苗的生長時間較長,一般都在3年左右,受到的影響因素較多,如果管理措施不合理,將會對其生長速度和質量帶來較大的影響。油松的苗期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油松種子具有一定的香味,對害蟲、鳥類、老鼠等都有著一定的吸引力。因此,在幼苗出齊之前要注意進行保護,尤其是防治鳥害和鼠害。可通過人工看護、放置滅鼠藥等方式進行保護,直至幼苗出齊為止[3]。
油松種子在發(fā)芽的過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可每天早晚各灑水1次,每次灑水量要少,略微濕潤土壤即可。待幼苗出齊后,根據(jù)土壤墑情適時澆水。由于已經施加過充足的底肥,一般播種當年不需要進行施肥。在第二年可根據(jù)幼苗生長情況追肥,如果幼苗出現(xiàn)明顯的營養(yǎng)不良狀況,可進行追肥。追肥以氮肥為主,適當搭配復合肥。
幼苗出齊后很快進入夏季,而夏季雨水較多,土壤容易結塊。但是油松幼苗根系較弱,難以從結塊的土壤中吸收足夠的營養(yǎng)。同時,雜草的生長也會與幼苗爭搶養(yǎng)分和生長空間,對幼苗的生長帶來不利影響。因此,需要及時進行松土除草。如果雨水較少,可在每次雨過天晴后進行松土除草;如果雨水較多,可每隔14 d左右進行1次。根據(jù)幼苗的生長情況,在配合松土除草時進行適量追肥。
油松幼苗比較容易發(fā)生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和猝倒病兩種,需要進行重點防治。對立枯病和猝倒病的防治,應從育苗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如一開始的土壤消毒、種子消毒等。在幼苗期間,也可通過合理的肥水管理,培育壯苗,提高幼苗的抵抗力,減少病害的發(fā)生。另外,為了減少病害的發(fā)生,還可適當噴灑藥劑進行防治。一般在幼苗出齊后7 d左右,開始噴灑0.5%~1%的波爾多液或者硫酸亞鐵溶液進行防治,連續(xù)噴灑21 d即可起到較好的防治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噴灑藥劑之后要立即噴灑清水,沖洗掉幼苗上的藥液,減少藥液給幼苗帶來的傷害。
油松幼苗一般生長3年左右即可出圃。起苗前,先給苗床灌足水,再起苗包裝。起苗時,根據(jù)苗木的高度合理選擇土球的大小。雖說土球越大,苗木成活率越高,生長越旺盛,但是卻不利于運輸。
[1]胡秀芹.油松育苗繁殖技術要點[J].現(xiàn)代園藝,2013(24):59.
[2]唐國平.黃土丘陵地區(qū)油松育苗造林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4(15):202.
[3]趙麗霞,韓麗珍.油松的育苗造林技術探討[J].園藝與種苗,2014(07):15-17.
1005-2690(2017)12-0107-02
S791.254
B
2017-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