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梧桐雨 編輯:薇薇安
互聯(lián)網思維種地女博士的眾籌農莊”火啦!
文:梧桐雨編輯:薇薇安
只需打開手機客戶端,都市上班族就可以在寫字樓里照看自己的菜地,動下手指,新鮮有機蔬菜就能快速送到家!江宇虹用“眾籌”模式締造的阿卡農莊,不僅讓無數(shù)城市家庭吃上了放心菜,還讓遠離田園生活的白領和城市孩子,了解到果蔬盎然生長的過程……這位劍橋女博士為何去當“農婦”?她是怎樣用互聯(lián)網思維“玩轉”新型農業(yè)的?
出生在上海一個高知家庭的江宇虹,獲得劍橋管理學博士學位后,成為戴爾公司大中華區(qū)高管。2010年初,初為人母的她為了給兒子一個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在與丈夫商量后,夫妻倆把家從市中心搬到北京順義郊區(qū),這里遠離喧囂,空氣清新。
“因為住在順義農村,我以為去當?shù)氐挠袡C蔬菜基地考察很方便,但去了之后才發(fā)現(xiàn),沒有任何一家允許外人進去看。能看到的只是一輛輛大車,經常從新發(fā)地農產品批發(fā)市場那邊拉著蔬菜過來,再進行一番‘綠色無公害’的包裝?!苯詈绺袊@,現(xiàn)在的人做有機農業(yè)只圖“表面光鮮”,原來超市里20多塊錢一斤的蔬菜,也不太讓人放心。
于是,她決定自己種菜!江宇虹身邊的幾位同事和圈中好友,對租地種菜很有興趣,也希望能有個自己的菜園,吃上放心安全的有機蔬菜。于是她就打算租一兩個大棚,滿足自己和朋友們的需要。然而,當?shù)匾?guī)定一次至少租10個棚。
在IT圈打拼多年的江宇虹,在與一家跨國公司的高管朋友聯(lián)系后,問題迎刃而解:對方愿意將多出來的8個大棚租下來,每年還向江宇虹支付一定的管理費,委托她去打理,大棚里采摘的有機蔬菜將作為福利發(fā)放給公司員工。
于是她在順義農村租了20畝地,自己畫圖紙,建房子,打水井,安裝太陽能設施……從此,一家三口開始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安逸生活:養(yǎng)雞、養(yǎng)羊、種小麥、種菜、栽果樹。有時候小羊還會啃菜園邊上的玫瑰花,兒子就充當起了護花使者,嘴里“嗚啊嗚啊”含混不清地叫著,不讓羊群啃花。最好玩的時候是冬天下了雪,小麥田就成了他們家的“白草坪”,丈夫會和兒子在上面踢皮球。
一開始,江宇虹還要忙云服務公司的事情,幸好,有一根網線就能遠程安排工作了。每到周末,她都會請朋友和同事們到農場來勞作。當一群IT精英放下鍵盤鼠標而手持農具,在北京郊區(qū)體驗“躬耕隴畝”時,雖然累得汗流浹背,他們卻大喊“累并快樂著”,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笑容。“平時做白領,周末當農民,我簡直對這種生活上癮了!”戴爾公司的一位
外藉前同事對江宇虹感嘆說。
一天忙碌過后,大家可以在農場吃一餐純正的“有機大餐”。臨走時再從果樹上采摘最新鮮的水果,帶些土雞蛋。
當幾百棵果樹掛滿了鮮美的果實,當一個個有機蔬菜大棚迎來了收獲季節(jié),江宇虹在向菜地托管者分發(fā)果蔬之前,特意組織了一場場親子活動——讓忙碌的北京父母,在周末帶著孩子到她的農場免費游玩。
當看到自己在城里一向厭食挑食的孩子,隨手從地里拔起個胡蘿卜,拿到水龍頭下沖幾下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而且不住地贊嘆:“又脆又甜,媽媽你快嘗嘗!”一位母親驚訝極了;看著孩子們每天鉆雞窩找雞蛋,趕著羊去擠奶,在麥子地里撒歡,爬上山楂樹搖落一地的果子……父母們從孩子的歡笑聲中,感受到了田園生活對童年的重要,“我們那一代人,小時候就是這樣玩過來的,沒想到每天抱著手機和平板電腦不放的孩子,也有機會體驗父輩童年的快樂!太棒了,我也想租半畝地!”一位80后父親對江宇虹說。
這時,她就順勢推出了“農莊會員制”服務,單位、家庭及個人均可租用農場的大棚種植和采摘!在被承包的地塊上,都寫著主人的名字。種什么菜,會員說了算!他們可以參與種植,也可以當甩手掌柜,將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兒”全權委托給農莊管理,果蔬收獲后由江宇虹悉數(shù)送上門。其間,會員可以組織公司員工,或親朋好友到農莊自駕游,體驗過垂釣、采摘、燒烤等休閑活動后,再美美地享用一番農家樂菜肴。大家在農場還能學到如何把吃剩的果皮做成酵素,可以用來洗碗、清理馬桶,不用專門去買洗潔劑,這樣既遠離了化學藥品,又讓生活更環(huán)保、更綠色、更健康!
而在這些前來體驗“有機農莊親子樂”的家庭中,不乏世界500強企業(yè)的高管。當親眼看到江宇虹的管理能力,并親口吃到她種植的味道鮮美的有機蔬菜后,一些大企業(yè)再不猶豫,當即與江宇虹簽訂了《有機蔬菜托管協(xié)議書》,并爽快地預付了所需資金。通過一番巧妙的宣傳推廣,企業(yè)客戶和家庭客戶,很快向江宇虹訂制了400多畝果樹林和有機蔬菜大棚。
而為了讓囿于寫字樓工作的都市人,每天監(jiān)控到自己的“有機菜園”,多些“親近綠色”的機會,后來她還在每個大棚中裝上了360度全角攝像頭,并和朋友們研發(fā)出了一款手機“看菜”APP。無論是企業(yè)會員,還是家庭會員,只需打開那款手機應用,就能隨時了解自家菜地的生長情況,保證吃到的食物是綠色、健康、有機的!
2011年底,江宇虹又在昌平百善鎮(zhèn)租下了500多畝地,并正式注冊了“阿卡農莊”的名字,招募了幾十名員工,開始為會員們用心種植有機果蔬。
可就在這時,母親打來電話,發(fā)出了極力反對的聲音:“當初送你去劍橋讀書,可不是為了讓你去種地??!”面對母親的不理解,江宇虹沒有過多解釋,而是直接將她帶到農莊,當看到那么多家庭都很開心地在農莊摘菜,大人和孩子們笑聲不斷,她終于也認同女兒是在做一件有價值的事情。
江宇虹說,做IT的人相信標準化和流程化。所以,阿卡農莊從創(chuàng)辦那天起,就有一個智能大腦。每個地塊都通過IT系統(tǒng)嚴格監(jiān)控它的生長過程,保證食品安全。比如,卷簾機什么時候打開,決定蔬菜的光照時間;風口什么時候打開,決定大棚的溫度,還有土壤的濕度,也影響病蟲害的發(fā)生率。這些數(shù)據管理者都可以遠程監(jiān)控。還有育苗、授粉、土壤改良、病蟲害防治等,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標準控制。
此外,阿卡農莊采用了環(huán)保生態(tài)的可持續(xù)種植方式,地里剩下的菜葉子經過發(fā)酵做堆肥,利用臭氧消毒預防病害,并采用食蟲螨來治蟲,食蟲螨只吃蚜蟲不吃植物,這種“以蟲治蟲”的生物種田法,一度被當?shù)剞r民傳為奇談。
當昌平的500多畝蔬菜大棚迎來收獲季節(jié),一些會員看著拿到手中的黃瓜、茄子、西紅柿和蘋果等,不禁愣住了:這些瓜果的個頭普遍很小,顏色也不像超市中那般鮮麗惹眼,簡直就像菜攤兒上被人挑剩下的“渣子貨”。每當看到他們疑惑的眼神,江宇虹都會面帶自信的笑容說:“您洗一個嘗嘗,或者做個菜出來,就明白有機蔬菜的妙處了!而且阿卡種植的所有蔬菜,百分百都有食品安全責任險,任何農藥殘留導致的食品安全問題,消費者最高可獲得10萬元的賠償。”
果然,這些“顏值”不高的果蔬,一旦吃到嘴里,卻令人倍感驚喜,人們驚嘆:這才是真正的果蔬味兒!而不像被化肥和催熟劑“喂大”的農產品那樣徒有其表,吃起來味同嚼臘!
不僅看重客戶的口碑效應,江宇虹也不忘主動推廣農莊。阿卡農莊是全國第一個發(fā)行農業(yè)聯(lián)名信用卡的機構,2013年通過與農商行合作,消費者只需辦理一張蔬菜信用卡,就能享受網上下單,送菜上門的服務。這時,除了會員承租的五六百畝蔬菜基地,阿卡還擴展了500畝自種自銷的有機蔬菜大棚。銷售渠道不僅包括自己的網站,還與京東商城簽訂了合作協(xié)議,通過電商平臺的搭建,阿卡真正實現(xiàn)綠色農產品直供銷售。2013年,農莊實現(xiàn)純盈利380萬元。
2014年,阿卡農莊又將APP和微信全面打通,實現(xiàn)了APP和微信的信息相互流轉和互通,并且實現(xiàn)支付寶支付、京東支付、微信支付和銀聯(lián)支付??梢钥闯觯詈绲霓r莊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農場企業(yè)了,它已上升到了一家以互聯(lián)網為基礎的新型農業(yè)服務公司!
“工作和生活對我來說已經合二為一了,盡量在工作中發(fā)掘生活的美,當帶著這種發(fā)掘美的眼光去工作之后,你工作的色彩就不一樣了。尤其是能在工作中幫助到別人的時候,你得到的快樂會很多!”江宇虹快樂地說。
幾年下來,江宇虹通過互聯(lián)網,從田間地頭斬獲了千萬財富。而她更看重的,是全家人能過上一種“采菊東蘺下,悠悠見南山”的田園生活?,F(xiàn)在,走進農莊,聽聽雞鳴狗叫,看著長得郁郁蔥蔥的果樹,嘗嘗有大自然氣息的蔬菜,是江宇虹最大的生活樂趣。
走進農莊,聽聽雞鳴狗叫,看著長得郁郁蔥蔥的果樹,嘗嘗有大自然氣息的蔬菜,是江宇虹最大的生活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