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翠
學習興趣就是對學習內(nèi)容和學習活動本身的喜好,是推動學生努力學習的內(nèi)部動力,它能使學生產(chǎn)生極大的熱情,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語文是一門比較文科的藝術,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往往跟不上,只有調動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才能使語文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通過幾年來的語文教學生涯,我體會到可從以下幾點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一、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地進行學習。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如:教學《趙州橋》一課,課始教師出示一幅“趙州橋”圖,學生邊看圖教師邊富有感情地描述:“在我國河北省趙縣的洨河上有一座歷史悠久、舉世聞名的石拱橋——趙州橋,這是一座古老而又堅固的石拱橋。1300多年來,它經(jīng)受風吹雨打、洪水沖擊、地震搖撼、車輛重壓等種種考驗,仍毅力不倒?!蓖ㄟ^教師的描述,激起了學生的疑問,學生睜著好奇的眼睛,紛紛舉手提問:“為什么趙州橋經(jīng)歷了1300多年的歷史還能完好無損地保存下來呢?”教師在學生亢奮的狀態(tài)下,引導學生認真讀課文,從書中去尋找答案。學生圍繞這個問題饒有興趣地與文本對話,深刻體會到了趙州橋在設計上的獨創(chuàng)性和設計者李春的聰明才智。
二、抓住學生興趣特征
小學對新、奇的東西感興趣,利用這個特征有利于教學。這樣,利用興趣促進了教學任務的完成。當我從洪塘中心小學聽完課,看到執(zhí)教老師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小組各取一個響亮的名號而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貋砗?,我也嘗試利用這種方法,沒想到,學生對這個外號感到興趣,為了不讓本小組在各個方面落后其它小組,他們充分合作,很好地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任務。
三、抓住時機
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般具有隱蔽性,只要我們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加于指導,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抓住時機,因勢利導,就能成為學習的積極因素?!吧茟?zhàn)者,因勢而利導之”《史記·孫子傳》。原意指善于打仗的人,必須順應事物發(fā)展的趨勢加以引導方能取勝。那我們也可根據(jù)青少年兒童的興趣狀況,抓住時機,轉到學習方面來。例如,本班的“調皮大王”,我不是將他看死,而是尋找他的閃光點。如,一個愛打架的許牽同學,有一次,他看到一個年長的學生在打一個小孩子,就沖上去打那個大孩子。我不是單純的訓斥,而是作了具體分析,指出這種做法是“好心腸但壞行為,精力那么多為啥就不能去多讀點書。”直到他心服口服地接受了這中肯的批評。
四、以“動”激趣
我在教學《瑞雪》第二課時的時候,導課時用據(jù)詞義聽寫的形式讓學生聽寫了四個詞語:①刮起的風冷得刺骨,課文中哪個詞語正好表示這個意思?(凜冽) ②雪花飄落時又多又密,請用一個四字詞語來形容.(紛紛揚揚) ③注意看老師做一個動作,這又是哪個詞?(籠罩) ④最后請給"白茫茫"找個近義詞.(白茫茫)在聽寫過程中,學生中不時發(fā)出輕呼:"哦,我知道了!"表情都是興奮之極.校對糾正之后,本人又讓學生用上這些詞按時間順序說課文中下雪前和下雪時的景象,指名幾個說了之后,本人接著說:"是啊,這場紛紛揚揚的大雪一下就是整整一夜.那雪后的情景又是怎樣的呢?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3-5自然段."由于一開始就讓學生產(chǎn)生了愉悅感,引起了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激發(fā)了學生對所講內(nèi)容的興趣及對主題的注意力,因此,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積極地投入學習。
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的方法多種多樣,只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得當,就會使學生產(chǎn)生獲取知識,拓展視野,充實生活的動力,對課文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去求索,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等,從而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