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忠偉
一座太行 兩面景色
◎ 李忠偉
郭亮村影視基地以其原始的自然生態(tài),奇山異水的美麗風景聞名遐邇,吸引了許多影視創(chuàng)作者爭相到此拍攝。我一直想去那里看看,可當聽說它位于太行山麓時頓時沒有了信心,太行山這個名字我太熟悉了,也給我留下了太多的記憶。
我的老家位于太行山的中部,小時候因為“文革”的因素,有一大半的時間是在那里度過的。村子四面環(huán)山是個典型的山坳,中間一條洪水沖出來的沙石河道甚至連個名字都沒有,大家就稱它“河”。說它是河其實是抬舉它了,平常它連一滴水也沒有,只有在大雨過后才能有兩三天的山水流過,可就是這有限的幾天,村里人像是過年一樣,大姑娘、小媳婦們把積存了一年的被褥、衣服拿出來,早早地趕到河道,找個水好的地方,支起一塊石板,要把這一年的“老糙”通通洗去。常言說“三個女人一臺戲”,這幾十個女人聚到一起好不熱鬧,嬉笑怒罵夾雜著棒槌敲擊衣物的響聲,一下子蓋過了剛才還在轟鳴的流水聲;男人們也不消停,生產(chǎn)隊組織壯勞力忙著維修水渠,清理“旱池”,把從上游分流到水渠里的水引入“旱池”里面,這就是今后一年里村民們的食用水,也是我最不能接受的。每次回到村里看著被村民們奉為圣物的池水我都心里發(fā)怵。池里有魚、有青蛙,甚或還有蒙蒙蟲,這怎么能吃呢!馬上就有人批評我:“就你小資產(chǎn)階級作風,這水全村人祖祖輩輩都在吃,一樣活得很健康?!蔽倚呒t了臉不敢做聲,背地里卻求著表弟到三里外的井里給我打點水。這是全村唯一的吃水井,可是很少有人問津,路遠固然是個問題,主要的還是井水又苦又澀,何況攪水的轆轤上密密麻麻地排滿了兩層麻繩,可想而知井水有多深!每每提及此我就感慨張藝謀拍的《老井》,感嘆老謀子對太行山區(qū)缺水狀況的解讀之深、表達之切。
民間有句諺語叫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在這里卻是毫無應驗,光禿禿的山坡幾乎是寸草不生,裸露的青石板被陽光一曬滋滋冒油,只有在被人視作掌上明珠,人為用石頭圍起的“壩子”地邊,會有幾棵狗尾巴草和圪針(野酸棗樹)隨風晃動,這就是小時候?qū)μ猩饺康挠∠?。之后對紅旗渠精神的學習和崇拜,從另一個層面加深了這種印象,以至于現(xiàn)在還對太行山旅游景區(qū)的宣傳描述心存疑慮。那里的山上有草木嗎?那里的河有水嗎?
夏日,機緣巧合,陪著朋友又一次走近太行山,這是慕名專程到郭亮村影視基地搞攝影創(chuàng)作的。
沿著崎嶇的山路進入山谷,路兩邊一面是山一面也出現(xiàn)了泄洪的河道,和在老家看到的河不同的是,它中間有股潺潺的流水似是從不間斷,大大小小被水流打磨得光溜溜的石頭靜靜地躺在河灘上,準備接受下一場洪水的洗禮。不時有白鷺和牛羊點綴在河道之上,讓人產(chǎn)生靜僻閑適的感覺。兩側(cè)的山坡雖然也是裸石堆砌,但是卻不乏植被的覆蓋,相映之下倒顯得郁郁蔥蔥了。讓人感嘆生命力量之強大的是,腿肚子粗的雜木矗立在石板之上,為汲取水分,樹根像章魚的觸手,把整塊的石頭緊緊抓住,稍有縫隙便一頭扎進去,讓人嘆為觀止。
再往上走,路左的河灘變成了小溪,越往上落差越大,溪水的流速越來越快,生生地在石頭上切割出了一道百米多深的壕,壕壁像是鋸子鋸出來的平滑整齊,間距不過兩米,不站在它的正面根本無法看到壕中的景致。一股清泉夾在其中飛流直下,好似一條白練緊扎在石縫上,并且還在不斷地加深石壕的深度,大自然的功力可見一斑。
汽車穿過絕壁長廊,似有走在天路之上的感覺,當你知道其險峻壯觀景色是人力為之時,不由感嘆一聲勤勞智慧的郭亮人民偉大?。 诌_郭亮村后,才找到似曾相識的感覺,石砌的地堰,青石板的房子,石條鋪就的小路,整個一個石頭的基調(diào),倒是與我的家鄉(xiāng)有相似之處,而且是絕對原生態(tài)。
清晨,站在農(nóng)家小院的平臺上,空氣中充滿淡淡的草腥味,極目四望,山巒疊嶂,裸露的山崖上,一簇簇綠色的植物點綴其上,在藍天的襯托下仿佛一幅絢麗的山水畫。房前屋后的紅果樹上掛滿果實,樹梢探到房檐,紅果觸手可及。如果此時贊美心有所惑,接下來的游覽,則徹底顛覆了我對太行山的認知。
出了郭亮村一路前行,山水相間植被豐茂,路兩側(cè)的小山谷里都有山水滲出,匯集到一處便形成了一條條的小溪。整座景區(qū)溪流遍布,依山而下,遇到落差大的地方就形成了壯觀的瀑布,白龍瀑、黑龍瀑毗鄰而生,各種溶洞千奇百怪,濕潤的空氣讓巖石上長滿了碧綠的苔蘚??赡苁撬绍浀奶μ\像海綿一樣飽蓄了水分,稍有震動便會淋淋灑灑飄落下來,大家都把它稱作“喊泉”。奇特的造型讓人叫絕,此情此景堪比江南的水鄉(xiāng)。激動的我,只顧著探究其詳,早把陪人照相的事忘到腦后了。
當我們一路登山感到勞累的時候,才想起住腳。向前望去,前邊的石階一眼望不到頭,山還很高,水流更長。向上仰視,一股山泉似從山頂涌出,跌落到石壁上,濺起細碎的水沫,飄到臉上帶來絲絲的冷意,偶有陽光穿過樹隙照在水霧上,便會出現(xiàn)色彩斑斕的彩虹,煞是好看。這時又讓人想起那句話: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我就納悶了,一個山脈的太行山,自然環(huán)境怎么相差那么大呢?
返程的路上,我在想,水是生命之源,萬物生長的根本。北部太行山因缺水而植被不生,滿目蒼涼;而南部太行山水源充沛,草木旺盛,山清水秀。造化弄人,大自然制定了地球上的生態(tài)規(guī)律,也限定了人的生存環(huán)境。在享受自然帶給我們樂趣的同時,也要遵守自然的法則。真是一座太行,兩面景色。
(作者單位:河南省遙感測繪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