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夢雁 張卿雄
新田古村“駐守”千年歲月
——品“中原南遷第一村”古貌風情
吳夢雁 張卿雄
有人曾說,走進廣東省南雄市烏逕鎮(zhèn)新田村,就如同走進紅樓夢的大觀園。這里青磚瓦房鱗次櫛比,庭院池塘數(shù)不勝數(shù),村內(nèi)現(xiàn)存著晉、唐、明、清時期的古建筑,有晉代古井、唐代石鼓、明代祠堂……
這座古名叫新溪的新田村,根據(jù)《新溪李氏三修族譜》記載,建村時間為公元315年(即西晉建興三年)。在1700年的歲月流轉(zhuǎn)中,一座座古建筑“密碼”揭開了這座老村的歷史更迭和奇妙之處。
從烏逕鎮(zhèn)中心徒步慢行,近觀新田村,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明清建筑,建筑外墻是青磚到頂,墻上屋頂還有精雕細琢的花紋圖案。行走在路道上,一處處民居墻上的石窗子引人注目,它們多以長方形為主,窗心卻形態(tài)各異,由幾何紋樣的橫、直、斜、曲線條構成,有直條紋、橫條紋、格紋、電線紋、圓圈紋、水波紋、回紋等幾何紋樣,還有最簡單的石條直欞,勾勒出花朵、錢幣等形狀,古樸而精巧。
“我們新田村現(xiàn)存古村部分,占地面積大約5萬平方米,近代以前建筑總面積就有大約1.8萬平方米,其中保存下來的石窗子就有60多種,你看,這個是花葉古幣窗,還有四角如意古幣窗、圓形古幣窗、十字花心古幣窗、藤邊十字花窗、萬字窗……”今年54歲的新田村支部書記李建國細細“盤點”道。
南雄市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主席沈榮金曾把60多種石窗都拍攝下來,細細品鑒研究。在他眼里,這里的石窗子花樣多,雕刻細膩,不但具有極高的觀賞性,還有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和底蘊?!坝械囊幻鎵ι?,同時鑲嵌著4種窗花,有萬字窗、壽字窗、古錢幣石窗,還有一字窗,它為什么會開4個窗子?從采光的角度,不必要。因為這面墻在路道上,有4種寓意在里面。萬字窗,希望子孫后代都有福氣;壽字窗,一家都長壽;古錢幣窗,希望我們都富有;一字窗,希望我們走南闖北,都一帆風順。”沈榮金說,石窗樣式的豐富繁多,與新田的富庶與文明息息相關。
新田古村地處粵贛交界,毗鄰江西信豐,與梅關古道同屬古代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交接點,在歷史上有著“中原南遷第一村”之稱。據(jù)史料記載,官拜太常卿(正三品、掌管禮樂的最高行政長官)的李耿在公元315年徙居新田,至今李姓是村里唯一姓氏。不僅這里的開基祖有名分,后代也很有出息,開基祖開基到第十代就出了李金馬,唐代戶部侍郎,在全國都有聲望,新田村不僅經(jīng)濟富有,也揚眉吐氣,文化底蘊更深厚,他們的文化、思想,也體現(xiàn)在建筑和石窗上。
“水流銜砌咽,月影向窗懸”,“抱膝當窗看夕兔,側耳空房聽曉雞?!痹谠娙搜劾?,窗是有情感的一個物體。然而在新田村,融入古人文化理念的一些石窗在“破四舊”中被毀壞,隨著現(xiàn)代水泥建筑的興起,一些村民改用鐵木框、玻璃窗代替了石窗。
一扇扇飽經(jīng)風雨的古樸精致的石窗,令人贊嘆之余,已滿身滄桑。沈榮金對新田村日趨毀壞的石窗深感痛心和遺憾,他認為,如果不采取保護和收藏措施,過不了幾年,或許這樣的石窗遺物就難見蹤影了。
祠堂是古村的文化根脈。
在新田村,愛敬堂有著令人稱道的故事與風貌。繞過新修的青磚墻,可見這座祠堂有著太師椅式的后墻,別具一格。沈榮金說,這在嶺南罕見,在全國也少有。仔細近觀,左側門上的陽刻石匾依稀可辨“登云”二字,右側門上的陽刻石匾有“步月”二字?!斑@說明啊,我們的前人很聰明,早就有了航天計劃?!彼Φ馈?/p>
愛敬堂前有一塊空地,空地前方是個保存完好的祠堂照壁,照壁古樸莊嚴,龍頭、官腰帶、書畫、虎腿等盡刻之上。照壁上方刻著“世德流芳”四個行楷大字。一副刻在愛敬堂前石柱子上的對聯(lián),仿佛在訴說著昔日新田人的輝煌和驕傲:“粵東不乏良材,觀太常孫子,軼后超前,卓犖無殊驥北;嶺南亦多望族,仰戶部門楣,連科及第,聲名尤重隴西?!?/p>
沈榮金介紹,愛敬堂為李耿第二十二世裔孫李永潔所建。李永潔乃李永澄之弟,愛敬堂約建于明正統(tǒng)年間。李永潔正值年富力強、大有作為的階段,有一顆為后人做出表率的好心腸。
李永潔享年70歲(1398年至1468年),與其兄李永澄一樣,一生樂善好施,除建造祠堂外,還與其兄合資建造了一座新溪(田)古橋——接龍橋,同時捐資修繕臨水寺,深受其后世子孫及族人的崇拜和敬仰。
當年唐戶部侍郎晉階金紫光祿大夫李金馬,牌位就是供奉在愛敬堂的。他生于唐德宗貞元元年(785年),為人淳樸,重情義、講信用,鄉(xiāng)親們對他非常敬重。李金馬金榜題名后,以民為本,直言進諫,對于貪官污吏征收超額賦稅,李金馬揭露了他們的劣跡,避免了增加民眾的負擔。李金馬死后,皇上令學宮立祠致祭。歷經(jīng)近千年后,因年代久遠,全國許多祠宇傾祀,他的牌位也失去了。直到雍正六年,李金馬的牌位被送到愛敬堂供后人崇祀。
因為愛敬堂的獨特,后來也就成了崇祀鄉(xiāng)賢的場所。
“西窗月影入簾虛,夜半青燈光有余。著意題名休怠情,潛心勤讀圣賢書?!痹凇叭f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封建社會里,這首激勵后人勤奮讀書的詩句在新田人中傳了一代又一代。
走進村西的文明書院,新田人當年辦學的場所猶在眼前。這座古老的書院,也曾被喻為“新田十景”之一,稱為“西窗夜讀”。斑駁的墻壁,精雕細琢的雕檐畫棟,飽含著新田村民對讀書人的尊敬和對他們能夠光宗耀祖的期盼。
“新田有興學重教的村風,以前文明書院,周圍十里八鄉(xiāng)的孩子到這里上學。新田村在唐代就開始辦學,現(xiàn)在保存下來的是清代建筑,是否在原址重建過已無從考證。書院讀書人數(shù)最多時有160多人,這是不簡單的。”沈榮金介紹。
小小的窗格曾傳出新田村幾十代人朗朗的讀書聲,也正是因為這古老的書院,讓新田這一古村落人才輩出,中舉登第者層出不窮,光耀一方。
“我7歲的時候在這里讀書,那時沒有數(shù)學,也沒有語文課,讀《三字經(jīng)》,共讀了兩年?!?9歲的李光鈿過去是村里的鄉(xiāng)村醫(yī)生,如今就住在村里,書院附近。
雕檐翹角,新田村遺留的古建筑,處處有著精心的設計感。
故土難舍的李光鈿,如今把醫(yī)術傳教給侄女,侄女李蓮英也做起了新田村的鄉(xiāng)村醫(yī)生?!拔?0世紀90年代的時候開始在這里做鄉(xiāng)村醫(yī)生,當初人口很多,很多人在這里干農(nóng)活,現(xiàn)在村里的人少了很多?!焙筒格v守在老村的她,也期待村子可以規(guī)劃、修繕,發(fā)展旅游。
2002年就開始研究新田村的沈榮金認為,新田村的保護發(fā)展是個非常沉重的話題。由于古村面積非常大,想重建重修并非易事,資金也難以滿足重建重修的要求?!皬哪壳靶绿锎宓臓顩r來看還是挺欣慰的,因為村里的有識之士會去動員,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已經(jīng)在不斷修繕。”
沈榮金說,只要有人對新田文化進行研究,他都將盡己之力?!拔姨貏e愛這個村落,因為它的文化很了不起,只要社會對新田多一分關注,新田就多一分希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