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藍鼎元游記散文探微

        2017-01-10 13:48:45
        關(guān)鍵詞:游記散文

        凌 麗

        (閩南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 福建 漳州 363000)

        藍鼎元游記散文探微

        凌 麗

        (閩南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 福建 漳州 363000)

        藍鼎元是清初著名的循吏和學(xué)者, 也是位獨特的散文家。 他在散文創(chuàng)作上數(shù)量甚豐, 并自成一派。 他的游記散文主題豐富, 其中游記所涉及的地域特征較為明顯: 內(nèi)容上涵括閩粵形勝以及臺海風(fēng)光, 藝術(shù)上經(jīng)世致用尤為其主要特征, 語言的雅潔流暢, 文風(fēng)的清峻幽峭都構(gòu)成了其散文的獨特之處。 他的游記文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桐城派的某些風(fēng)格, 在清初閩地古文家中別具一格, 具有永恒的魅力和價值。

        藍鼎元; 游記散文; 古文家

        藍鼎元(1680~1733年), 字玉霖, 號鹿洲, 是清初一位名氣甚大的循吏和學(xué)者, 然而鮮為人所知的是他還是一位著作甚豐的古文家。 他自幼熟讀經(jīng)史, 長于古詩文, 尤愛好經(jīng)世致用之篇。 隨軍赴臺時提出一系列治臺方略, 使之名氣大噪, 被冠名為“籌臺宗匠”[1]346。 返臺后藍鼎元拔優(yōu)貢選入京, 得以面見雍正帝, 陳奏六事, 皇帝龍心大悅, 授其廣東普寧、 潮汕縣令。 在任縣令期間, 他判案如神, 公正廉明, 是百姓眼中的“藍公”。 他的游記散文多創(chuàng)作于閩粵時期, 見于《鹿洲初集》卷十, 涉臺游記則收錄于《東征集》卷六中。 關(guān)于藍鼎元的散文創(chuàng)作, 據(jù)筆者收錄, 約有二篇。 藍榮欽《藍鼎元及其〈鹿洲全集〉》以《鹿洲初集》為主, 簡要論述了藍鼎元的書、 論、 說、 傳、 贊、 賦、 檄、 銘、 記、 序、 考等文體特征, 又選取《東征集》中若干有代表性的檄文分析, 認為它們筆鋒銳利, 立論精妙, 邏輯性強, 議理透徹, 無可辯駁, 行文通達順暢, 極富說服力。[2]45青禾《作為散文家的藍鼎元》一文通過分析《鹿洲初集》中的記和賦的特點, 初次展示了藍鼎元散文創(chuàng)作風(fēng)貌。 他認為藍鼎元的散文“放在當(dāng)時的文壇上看, 也是頗具風(fēng)采的。 寫人記事, 可以與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獄中雜記》相比美, 記游寫景則不在姚鼐《登泰山記》之下?!盵2]69他將藍鼎元的散文與桐城三祖相提并論, 可見其文學(xué)創(chuàng)作與桐城派散文既有相近之處, 又迥然有別, 體現(xiàn)了他獨特的散文風(fēng)格。

        1 游記散文的地域書寫

        藍鼎元的游記散文, 由于其所處的地域不同, 故其所呈現(xiàn)的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亦迥然有別。 “在一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文學(xué), 往往具有地域或區(qū)域的文化色彩, 《詩經(jīng)》與《楚辭》的差異, 南朝和北朝的樂府民歌的差異, 都是頗具代表性的例子?!盵3]1地域?qū)⑽幕M行了切割, 使之呈現(xiàn)多樣化面貌, 也使得作家在進行文學(xué)創(chuàng)作時盡管分明是運用同一體裁, 卻往往呈現(xiàn)出不同的文學(xué)特色來, 這顯然是由于地域所處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以及人文環(huán)境的影響。 陳慶元先生認為:“文學(xué)的發(fā)展并非由地理環(huán)境決定的, 但地理環(huán)境在一定條件下也會影響該區(qū)域的文學(xué)發(fā)展?!盵4]11藍鼎元一生涉足閩、 粵、 臺三地, 留下不少的散文創(chuàng)作, 而游記卻僅有15篇。 其數(shù)量雖少, 但每篇所呈現(xiàn)的風(fēng)貌卻有所不同, 主題也多相異。 正是這種差異性, 才體現(xiàn)出其思想和藝術(shù)的統(tǒng)一性。

        1.1 臺地紀游: 留心地方, 寓目經(jīng)濟

        藍鼎元涉足于閩、 粵、 臺三地, 其散文創(chuàng)作或多或少都打上了地域的印記。 在其《東征集》中就有大量關(guān)于臺地風(fēng)土人情的描寫, 尤其是收于其中的七篇“紀”, 可謂不可多得的涉臺游記。 它們“代表文人開始從地方性、 個別性、 特殊性的角度來描繪山水, 并以‘風(fēng)景’作為文章主軸, 將焦點集中在自然風(fēng)光、 地理環(huán)境與人文情事”[5]。 康熙六十年六月, 朱一貴之亂初平, 然而我國臺灣各地經(jīng)濟、 文化凋零頹敗, 尚未能恢復(fù)生機。 藍鼎元為了解臺灣地理形勢以及臺地人民的生活情況以便進行治理, 故從臺南的十八重溪、 虎尾溪、 水沙連、 竹塹埔沿路往北巡查, 再沿海岸線返回諸羅縣, 順道游覽了荷包嶼及火山。 藍鼎元對所巡游過的十八重溪、 虎尾溪、 水沙連、 火山、 荷包嶼等處進行了細致的描寫, 既包含自然風(fēng)景、 地理環(huán)境, 又據(jù)此提出了有效的管理建議, 這對于研究中國臺灣地區(qū)文化史的學(xué)者來說, 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史料。 以其巡游的第一處十八重溪為例。 十八重溪現(xiàn)位于臺南東山鄉(xiāng)內(nèi), 人跡少至。 藍鼎元在《紀十八重溪示諸將弁》開頭介紹了十八重溪的地理位置:“十八重溪在哆啰啯之東, 去諸羅邑治五十里, 乃一溪曲折繞道、 跋涉十八重, 間有一二支流附入, 非十八條溪水橫流而過也。 其中為大埔莊, 土頗寬曠, 旁附以溪背、 員潭、 崁下、 北勢、 楓樹岡等小村落?!盵6]588隨后他又提到了此處的人口情況, 指出了在未經(jīng)戰(zhàn)亂時:“人煙差盛, 今居民七十九家, 計二百五十七人, 多潮籍, 無土著, 或有漳泉人雜其間, 猶未及十分之一也?!笨梢?, 戰(zhàn)亂的一大危害就是帶來人口大幅度的減少, 從人口繁盛到今日未及十分之一, 差距之大, 令人瞠目。 除人口稀少外, 土地也漸成荒地, 無人照看:“其田共三十二甲, 視內(nèi)地三百六十余畝。 亦據(jù)報聞, 無核實清丈?!盵6]588然而, 十八重溪地理位置較為險峻, 一不小心即淪為逋兵逃寇藏匿之地。

        諸羅邑治出郭, 南行二十五里至楓子林, 皆坦道。 稍過則為山蹊。 十里至番子嶺。 嶺下為一重溪, 仄徑迂回。 連涉十五重溪, 則至大埔莊, 四面大山環(huán)繞, 人跡至此止矣。 東南有一小路, 行二十五里至南寮, 可通大武壟, 高嶺陡絕。 由大山峭壁而上, 壁間鑿小洞可容足, 如登梯然。 行者以手攀樹藤, 足踏洞窩, 甚險。 北路山寇捕急, 每從此遁大武壟, 通羅漢門、 阿猴林, 而為南中二路之患。[6]588

        1.2 閩粵紀游

        藍鼎元在閩粵時期的游記共計八篇, 寫于閩地的有五篇, 宦居廣東時僅有三篇, 皆收錄于《鹿洲初集》中。 藍鼎元少孤力學(xué), 卻通達治體, 在24~36歲之間, 他皆在閩地逗留, 所游覽過的夢筆山、 茗川、 武夷山、 盤陀宜城、 高叟洞等地, 以及隨后任職普寧、 潮汕時所游的惠州西湖、 珠江閣、 七星巖等處, 在他的筆下皆具有獨特的人文意蘊, 無一例外地帶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

        1.2.1 有感而發(fā)

        藍鼎元是一位學(xué)者, 亦是位散文家。 清代吳汝綸有言:“蓋至性至情之所發(fā), 而文字之變格也?!盵7]14藍鼎元將他的情感寄寓于文字當(dāng)中, 拓展了他的散文的思想維度。 在《游夢筆山記》一文中, 他眼中的夢筆山:“其為山也, 卑而小, 既無巍峨壯偉, 俯視八州之概; 又無奇峰怪石、 幽泉曲徑, 爽人心目之間。”[6]199這是他對夢筆山的第一印象。 所謂的久享芳名是因為夢筆山在當(dāng)時名氣很大, 常有人慕名而往。 藍鼎元亦慕名而去, 卻敗興而歸。 夢筆山今位于南平浦城縣城西1.5公里, 相對高度在20~30米, 原名孤山。 南朝蕭子開《建安記》載:“孤山在環(huán)障之中, 其地平坦, 悉是溝膛肝陌, 此山挺然孤立, 因名。”[8]98后因南朝文豪江淹的一個傳說與它有關(guān), 而改為夢筆山。 據(jù)說元徽二年(474年), 江淹被貶為浦城(當(dāng)時稱吳興)縣令, 他常在縣內(nèi)山川留連, 故對孤山特別鐘愛。 相傳一夕宿山中, 夢中得到一管五彩花筆, 日后文思如涌, 詩文多佳句, 遂傳為“夢筆生花”的美談。 山以人顯, 孤山后亦改名夢筆山。 宋葉廷珪《海錄碎事·地上》亦有言:“夢筆山, 在浦城縣西南三里, 蕭子開《建安記》云: ‘一名孤山, 江淹為令, 夢神賜筆之地。 ’”[9]56與名人傳說掛鉤, 故孤山一夕之間成為炙手可熱的名山, 然而其真實的形勢狀貌卑小, 不足為人所道, 故對于耿介正直的藍鼎元來說, 這是多么的荒唐可笑。 他對夢筆山的態(tài)度經(jīng)過了一系列的變化。 年幼時聽說此山為浦城的名勝, 渴慕許久, “思欲一游不可得”[6]199; 成年后有機會臨此地, 心情則十分興奮,“出郭眺之, 心甚喜”[6]199; 然而當(dāng)近距離接觸后則是興味索然, “徒以頑然一拳土, 久享芳名, 余甚惑焉”[6]199; 最后, 他索性直抒胸中不快:“豈所謂地以人傳者非耶?不然何其負重望而中無實也, 將江郎才盡而茲山之勝亦隨之?”[6]199其情感歷經(jīng)了四個變化, 最后的議論可謂一針見血。 曠敏本也道:“世間負重望而無實者, 何獨此山為然而藉人以傳?負驥乃顯, 則此山亦其一也?!盵6]199

        1.2.2 悲士不遇

        藍鼎元閑居閩地十余年間, 十次應(yīng)舉皆不仕。 藍云錦在《行述》中說道:“府君少攻舉子業(yè), 食餼者十余年, 試輒冠軍, 而屢躓于棘闈。”[6]19他在《履歷條奏》中也說:“十科鄉(xiāng)試, 一第無綠?!盵6]803久不得志于科舉使其惟有縱情于著述以及師友交游間。 他在游覽友人的一個園子茗川時, 見“如斯名園, 其可易得”, 對園林之美自然地發(fā)出感嘆, 然而由此及彼, 想到天下有志之寒士。 “單寒卓犖之士類, 能為山水增光, 而天若獨嗇其遇, 甚至欲求容膝之安以與古人相晤對, 如在三島十州, 可望而不可即。 而膏粱貴介, 名園深美, 不為鷹隼犬馬之場, 即為呼盧陸博之地。 而天每樂畀之而不吝, 吾不知其何意也?”[6]200他在為士人抱不平的同時, 其實也帶著自己的不忿情緒。 《漳州府志》載:“藍鼎元, 字玉霖; 漳浦人。 懷才不羈, 通經(jīng)史、 達治體。 語經(jīng)濟、 文章, 嘐嘐然輒以振古人豪自命, 時人莫之許也。”[10]18藍鼎元才學(xué)淵博, 卻歷試不第, 這對于懷抱經(jīng)世致用之志的他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 他將自己不仕不遇的情緒在游記里曲折地表達出來, 既與士人共勉, 同時又懷揣著對統(tǒng)治者的幻想, 希望有朝一日入仕為官, 為天下不遇的士子立名。

        1.2.3 盛世之贊

        一般來說, 贊揚君師、 歌頌四海升平的主題多見于贊、 頌、 銘文當(dāng)中, 而在游記里書寫卻比較少。 藍鼎元所處的康熙和雍正年間, 這是大清統(tǒng)治的一個盛世。 當(dāng)時四海初定, 人心太平, 氣象更新, 文人墨客及館閣文臣們書寫詩文贊頌太平盛世等等并不少見。 然而藍鼎元的游記文的巧妙之處在于在彰顯地域特色的同時, 將歌頌與經(jīng)濟結(jié)合起來, 這就構(gòu)成了一個新鮮的主題。 《游武夷山記》作于己丑年夏, 藍鼎元偕同當(dāng)時的內(nèi)閣大學(xué)士沈涵同游武夷山。 武夷山是福建的名山, 有不少人寫過。 南宋李綱就在詩中贊道:“一溪貫群山, 清淺縈九曲。 溪邊列巖岫, 倒影浸寒綠?!盵11]1756朱熹的《九曲棹歌》、 徐霞客的《游武夷山日記》以及袁枚的《游武夷山記》等, 都是描繪武夷的佳篇。 藍鼎元在《游武夷山記》里避開了前人所描繪的武夷九曲之景, 而著力于前人所淡化、 忽視的山峰回溪, 切入點可謂新巧。 “出回廊, 臨清溪, 土人編木為桴, 畀余乘之。 由一曲溯流九曲, 兩岸奇觀, 目接不暇。 大王峰巍然高拱, 玉女亭亭, 若迎若送。 其余群峰羅列拜舞, 俯仰進退, 皆似有眷戀情緒。 大抵海內(nèi)名山多奇在石, 未如此山, 渾然石骨, 儼似人工削成。”[6]201武夷風(fēng)景之勝, 使藍鼎元開始尋思:“余是以知升平之樂, 而登臨之自適也。 假使余生當(dāng)海宇未靖之日, 即有力好學(xué), 且無由一至于斯。 就令生長斯土, 而緣崖遁谷, 唯恐見獲, 何暇尋奇問勝?”[6]201這既是發(fā)自肺腑之言, 又是對君師的褒揚, 故于末尾道:“因執(zhí)筆而紀此事, 以志君師之恩于不忘也?!盵6]201《游珠江閣記》一文也表達了類似的主題。

        1.2.4 顯微闡幽

        加強流域綜合治理與管理 推動太湖流域水生態(tài)文明建設(shè)…………………………………………………… 徐雪紅(15.63)

        藍鼎元在閩粵游記里除了表達人事感慨、 悲士不遇, 以及褒揚盛世君師外, 他也善用春秋筆法對吏治進行褒貶。 《盤陀宜城記》《望七星巖記》都是此類代表。 《盤陀宜城記》講的是一塊荒地, “地寬彌漫數(shù)里, 置之荒煙荊棘者千余年矣”[6]205。 藍鼎元對此甚為惋惜, 他認為此地土肥水豐, 山峰峭拔, 卻荒廢了如許之久, 可見“官府之才, 廢置閑散”[6]205。 在他看來, 這樣一塊風(fēng)水寶地, 完全適合筑城而居, 然而現(xiàn)實的情況是“茲山形勝不生于大江南北之間, 為王公貴人所識拔, 徒偃蹇荒徼見渺于田夫牧豎”[6]205, 士大夫們“無有獨具只眼, 相賞于風(fēng)塵”[6]205。 該文寫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 時藍鼎元還未當(dāng)官。 作為一介布衣不可妄議朝官, 尤其是清朝的思想統(tǒng)治還十分的嚴厲, 故藍鼎元于文中表達得較為含蓄。 《望七星巖記》主題與此相同。 同樣是“方之武夷覺九曲, 較杭州之西湖又覺土山臃腫, 不如玲瓏蕩漾” “雖蓬瀛無以過”[6]218的美景卻為人所輕視:“瀝湖水淺, 至冬多涸為陸, 此不足恃。”[6]218故藍鼎元好友江濆野人認為七星巖的開發(fā)“在人耳, 浚其淤, 疏其源, 筑堤啟閉, 以時蓄洪; 又為之花柳竹木, 樓閣亭臺, 以點綴之左右; 田疇皆資潤澤, 佃漁之利, 惠及貧家, 何中原名勝之可比?”[6]218藍鼎元感嘆這終歸只是一種空想:“非我與若, 其誰肯任之?”[6]218藍鼎元雖為一介縣令, 然而卻終歸是人微言輕, 便縱有滿腔抱負, 亦無可奈何。 權(quán)限所致, 故也只能“存乎山川之福, 命于我與若無與也”[6]218罷了。

        2 游記散文的藝術(shù)特色

        藍鼎元的游記散文, 雖然數(shù)量較少, 然而其藝術(shù)特色較為鮮明, 除了主題上多反映經(jīng)世致用的思想外, 具體還表現(xiàn)在語言的雅潔、 表現(xiàn)手法的巧妙以及文風(fēng)的雄峻上, 彰顯了藍氏游記散文的過人之處。

        2.1 雅潔樸實的語言

        在藍鼎元的游記文中, 他的語言類似于桐城派的風(fēng)格。 桐城派在語言上追求清真雅正, 藍鼎元的散文語言也帶有類似的特征。 他在描述或抒發(fā)議論時, 語言不枝不蔓, 簡潔自然。 盡管不飾辭藻, 然而用詞妥帖, 結(jié)構(gòu)嚴謹, 所謂“縱筆所如, 不復(fù)修飾”[6]4, 可以稱作其語言的主要特征。 如《游茗川記》中對茗川景致的刻畫:“在郡之東南, 蔬圃數(shù)百弓, 環(huán)可二里, 為巨園。 園有巨池, 池有亭, 亭后有竹。 循竹而下, 池之東也, 有梅花閣, 閣外梅樹繚繞, 實累累如貫珠, 蔥蘢邃密, 且避暑。 池之西, 老柳偃蹇倔立, 小草芊芊, 散花雜木, 繽紛蓊薆, 皆可愛。[6]200此處除了寫景精彩外, 主要在于以移步換景的方式, 從園、 池、 亭、 竹、 閣, 再到閣中梅樹、 果實、 老柳、 小草、 花木等, 由面及點, 由遠到近, 一一擷取入目, 文筆不枝不蔓, 簡潔流暢, 而全園風(fēng)光豁然開朗。 步之所至, 皆點到為止, 不作進一步的深入, 而形象卻已呼之欲出。 在自然風(fēng)物的襯托下, 文人名士方可暢發(fā)古今幽情, 此情此景, 悠然可見。 藍鼎元的散文語言清新靈動, 搖曳生姿, 在某種程度上頗類歐陽修之筆鋒。 他在景物描寫時, 力求語言表達上簡明達意、 條例清晰。 他不重羅列材料、 堆砌辭藻, 亦不用詩詞與駢句,而是力求清真雅正, 這一點可以說像極了桐城派的語言風(fēng)格。 在對梅樹、 小草、 老柳等景物刻畫時, 突出表現(xiàn)梅實的“累累如貫珠”、 老柳倔立的身姿以及小草芊芊可人之處, 凡筆之所至, 皆力求準確到位。 此外, 行文的流暢, 辭句的精練, 寫景傳神, 細節(jié)盎然, 藍鼎元的許多游記皆是如此, 可見其文筆的簡約精煉, 一脈相承。

        2.2 生動形象的表達技巧

        藍鼎元在他的游記文中常常使用豐富的表現(xiàn)手法使文章的表達更加生動有趣, 富有藝術(shù)張力。 這些藝術(shù)手段廣為人知, 如比喻、 想象、 白描等手法的廣泛使用。

        2.2.1 博 喻

        在《紀虎尾溪》一文中, 藍鼎元對虎尾溪水的刻畫惟妙惟肖, 精巧絕倫, 尤其是比喻手法的使用, 更是為文章增色不少。 虎尾溪水質(zhì)渾濁, 故本文一開頭即將虎尾溪與黃河作比較, 突出二者的不同:“黃河多紅泥翻波, 其水赤; 虎尾則粉沙漾流, 水色如葭灰, 中間螺紋旋繞, 細膩明晰, 甚可愛, 大類澎湖文石然。”[6]589在這段文字中, 作者對虎尾溪的水色、 水文描寫得細致入微, 分別將之比喻為“葭灰” “澎湖文石”, 既生動形象, 又有聲有色, 動靜結(jié)合, 使人想象不到其水勢之湍急, 反覺得其柔美可觀。 在《高叟洞可堂記》一文中, 作者對高叟洞的刻畫也運用了比喻手法:“洞處萬山之麓, 三面峻峭, 獨開其南為門戶。 門內(nèi)雨山拳然, 從大峰迤邐而下, 似雙鵝形: 雌鵝曲項, 在田際; 雄鵝昂首, 若向天鳴者。 巔坦平可容一屋。”[6]211作者用比喻、 擬人的手法, 生動形象地將高叟洞前的山峰形態(tài)比擬作雙鵝, 饒有意趣, 也為下文的結(jié)茅屋而可居, 隱幽微而可堂之舉埋下伏筆。 又如《盤陀宜城記》中在描繪浦南盤陀之境時, 有這樣的一段文字:“氣象開豁, 山川聳秀, 遠近地?zé)o可與比者。 其高而潤者為圭璧, 錯而列者如旌旗, 昂然插云霄者如槍如筆, 坦然圓且厚者如鼓。 近著不逼, 遠著咸朝?!盵6]205這幾句文字中使用用了博喻的手法, 將山峰分別比作圭璧、 旌旗、 槍、 筆、 鼓等, 形象生動, 把山峰的千姿百態(tài)刻畫得惟妙惟肖, 使之如在目前, 引人遐想。

        2.2.2 想 象

        在他的游記中, 擅長通過想象和聯(lián)想的手法, 來表達自己的感觸。 在《盤陀宜城記》一文中, 藍鼎元就通過具體描繪想象中的城市場景來抒發(fā)自己的思想感情:“宜筑城而居, 為東南第一勝概。 城西因舊市恢廓規(guī)模, 以來四方之商賈。 西偏潴水為湖, 大開書院, 集四方學(xué)者, 相師友其間。 城北行二里許, 有雙澗從大山負石飛下, 境幽奇絕。 種梅、 竹成林, 構(gòu)別業(yè)于中, 夾道植楊柳, 直接北門。 城南跨水港, 當(dāng)孔道, 為閩、 廣往來之沖?!盵6]205在作者筆下, 盤陀不再是一片荒野, 而是彌漫著生氣的繁華宜城。 這座宜城, 城西有書院, 成北有梅、 竹別業(yè), 城南為交通要道, 城中則處處花紅柳綠, 就像繁庶的江浙之地一般。 作者用其生花妙筆, 通過豐富的想象, 將盤陀宜城描繪得繪聲繪色, 如在目前, 既充滿著對盤陀未來建設(shè)的期待, 又懷抱著“顯幽闡微”的職責(zé)在身。 身為一縣官吏, 藍鼎元時時想著為國建設(shè), 為百姓謀利。 然而官場的盛衰起伏, 常使他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負, 盡管懷抱著經(jīng)綸世務(wù)的理想與志向, 但終究為官場之中的蠅營狗茍所拘束。 如他在文中所感嘆:“人民多則田地肥美, 詩書盛則名賢奮興, 人杰地靈, 遂為東南第一大都市。 嗚呼!何其快也!”[6]205只要想象到這樣一幅人民富足和樂的場景, 藍鼎元就由衷地感到痛快, 這種痛快不僅僅是因為國富民安而感到高興, 而是自己的一腔熱誠得以舒展而尤為興奮。 “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 衣食足而知榮辱”[12]369, 這恰是藍鼎元想在文中所表達的要旨。

        2.2.3 白 描

        在《紀水沙連》一文中, 藍鼎元對水沙連的描寫用了白描的藝術(shù)手法, 深為人所贊賞:“水沙連嶼在深潭之中, 小山如贅疣, 浮游水面。 其水四周大山, 山外溪流包絡(luò), 自山口入, 匯為潭。 潭廣八、 九里, 環(huán)可二、 三十里, 中間突起一嶼。 山青水綠, 四顧蒼茫, 竹樹參差, 云飛鳥語, 古稱蓬瀛, 不過是也。”[6]590這段描寫十分巧妙, 首先是將水沙連與蓬瀛仙境相提并論, 可見作者對水沙連的欣賞。 在藍鼎元看來, 最美的仙境無過于蓬瀛之境, 故此端州七星巖、 武夷山等地美如蓬瀛, 都寄寓著作者的美好愿望, 而水沙連亦是如此。 “余生平有山水癖, 每當(dāng)茂林澗谷、 奇峰怪石、 清溪廣湖, 輒徘徊不忍去, 慨然有家焉之想。 而吾鄉(xiāng)山谷幽深, 重巒疊嶂, 甲于天下, 所不足者河、 湖也!是以余之樂水更甚于樂山, 而過杭州則悅西湖, 過惠州又悅西湖, 入臺以來, 則悅水沙連。”[6]593故作者對水沙連的刻畫相較于其他篇而言, 顯然更費盡心思。 在對水沙連的圖貌中, 藍鼎元打了一個比方, 將水中的小山比作贅疣, 可以說是既新奇又形象, 令人耳目一新。 在這段簡凈的文字中, 藍鼎元特別注重方位次序, 如“深潭之中” “其水四周” “山外” “山口” “中間”等方位詞語的使用, 使人一目了然, 可圖畫出水沙連的整體位置, 顯得細針密線而又足見端倪; 對水沙連風(fēng)景的描寫則以“山青水綠, 四顧蒼茫, 竹樹參差, 云飛鳥語”幾個詞概括, 筆觸凝煉, 詞語雅潔, 用樸素簡煉的文字描摹出形象, 不重詞藻修飾與渲染烘托, 而形象自然鮮明, 深得白描之妙, 同時二者又疏密相間, 深含錯落之美感。 盡管對于水沙連的描寫顯得簡略了些, 但在這寥寥數(shù)筆之間, 卻凸顯出了水沙連的重要性。

        2.3 簡峭雄勁的文風(fēng)

        藍鼎元的散文以簡潔幽峭為主, 同時又深具雄渾的氣勢。 如《游武夷山記》一文之描述:“大抵海內(nèi)名山多奇在石, 未如此山, 渾然石骨, 儼似人工削成。 巉巖昂霄, 巔大于麓, 水泉從石末迸出, 瀏瀏竹樹間, 如天半飛花, 滴瀝澗底, 峰峰皆然。 峰下溪流瀠洄, 坐水游山, 飄飄有仙意?!盵6]201武夷山素有“九曲”之美名, 南朝顧野王記山云:“千巖競秀, 萬壑爭流, 美哉河山, 真人世之希覯。”[13]579然而作者并未在此作文章, 而是對眾所稱道的九曲勝景一筆蓋過, 而著力于對群峰的描述:“大王峰巍然高拱, 玉女亭亭, 若迎若送。 其余群峰羅列拜舞, 俯仰進退, 皆似有眷戀情緒。 大抵海內(nèi)名山多奇在石, 未如此山, 渾然石骨, 儼似人工削成。”[6]201藍鼎元以擬人的手法來描述山峰的千姿百態(tài), 惟妙惟肖, 匠心獨運。 所謂“山川之美, 古來共談”, 藍鼎元著重點出了武夷山以石為骨的特點, 在他看來本為天工, 卻似人為, 反而展現(xiàn)出武夷山儼然秀美的一面。 他將山峰與溪流并提, 營造出飄飄如仙的氣氛, 山勢的雄峻, 水流的迂回, 共同組成了其中的雄渾之氣。 劉熙載言:“文得元氣便厚?!盵14]8又言:“文貴備四時之氣, 然氣之純駁厚薄, 尤須審辨?!盵14]175曹丕也有言:“文以氣為主?!盵15]683藍鼎元也很注重文章的氣勢。 他說:“文章意氣, 千古不蔽, 雖有喬松, 豈能加焉?!盵6]327只有文章有了浩然之氣, 才具備雄健筆力, 方能縱橫于天地, 寫就不朽之文章。 “養(yǎng)雄健之筆力, 奮浩然之正氣, 夫是以發(fā)為文章, 聲金振玉, 縱橫天地?!盵6]465故文人騷客皆重視對武夷山九曲之勢濃墨重彩, 而藍鼎元卻在行文之時, 將眾人所稱贊的九曲之境一筆帶過, 認為“前人之說詳矣, 余皆不贅”[6]202。 他把焦點落在山峰和溪流上, 避重就輕, 刪繁就簡, 精揀材料又不失范, 氣度雄渾而不失巧妙。 盡管對武夷山水之刻畫筆墨惜省, 然而武夷山勢之巍峨, 流水之湍急, 于數(shù)筆之間即可盡窺其貌, 比之袁枚等人大手筆細細描繪, 其境界自是不同, 故其文風(fēng)之簡峭雄勁可略窺一斑。

        3 游記散文的淵源和影響

        3.1 散文淵源

        藍鼎元的游記散文文筆清新樸實, 語言簡潔雅致, 文風(fēng)簡峭雄勁, 并善用多種藝術(shù)手法來增強其文章的表現(xiàn)力。 他的游記文吸收了唐宋文的某些特征, 但又在一定程度上靠近桐城派。 桐城派有一套完整的古文理論, 主張學(xué)習(xí)左、 史、 唐宋古文, 講究“義法”。 自姚鼐之后集眾家之大成, 發(fā)展為重“義理、 考據(jù)、 辭章”。 姚鼐在《古文辭類纂序》中說:“所以為文者八, 曰: 神、 理、 氣 、 味、 格、 律、 聲、 色。 神、 理、 氣、 味者, 文之精也; 格、 律、 聲 、 色者, 文之粗也。 然茍舍其粗, 則精者亦胡以寓焉?”[16]3他強調(diào)為文應(yīng)是神、 氣、 格、 律、 義、 理、 味、 色的結(jié)合。 藍鼎元的散文則講究氣、 情、 理三者的統(tǒng)一。 他說:“凡作詩文, 必有情、 有理、 有氣, 三者缺其一不可也?!盵6]500《四庫全書簡明目錄》也提到:“鼎元喜講經(jīng)世之學(xué), 故集中諸文, 多得諸閱歷, 不徒紙上之談。 在近人文集之中, 較有實際?!盵17]1509強調(diào)了藍鼎元散文的重“經(jīng)濟之學(xué)”的成分, 這種成分來源于親身經(jīng)歷, 故頗為實際, 也更容易讓人接受。 而藍鼎元的“經(jīng)濟文章”, 不僅言之有物, 而且切合時代內(nèi)容, 比起桐城派的古文主張“義法”的內(nèi)涵, 其實發(fā)展得要更遠。 義法的“義”強調(diào)了“言有物”, “法”強調(diào)“言有序”。 言有物, 說文章要有內(nèi)容; 言有序, 說文章要有條理跟形式技巧; 對于文章語言的要求是“雅潔”。 藍鼎元也講究義法。 他說:“其次論文章, 經(jīng)史為醞釀。 古作秦漢前, 八家當(dāng)醢醬。 制義本儒先, 理明氣欲王。 洗伐去皮毛, 大雅是宗匠?!盵6]914他的散文理論比起桐城義理而言多了自己的看法, 在此基礎(chǔ)上既有繼承又有發(fā)展。 他的散文言之有物, 行文流暢, 語言雅潔, 善用多種藝術(shù)表達手段等, 是對桐城古文理論主張的學(xué)習(xí); 然而他的經(jīng)濟之志, 又處處表現(xiàn)在他的散文尤其是游記散文中, 是每尋訪一處風(fēng)景名勝, 即頓發(fā)人事君師之恩, 治國平邦之志, 這卻是藍氏散文的一個獨特的標志, 同時也展示了藍鼎元散文書寫的一種特殊方式, 顯然藍氏的游記散文與桐城淵源是離不開的。 這種書寫方式固然得力于他的才華, 卻也離不開藍鼎元早年所接受的教育以及師長對他的影響。

        藍鼎元幼孤失怙, 由母親獨力撫養(yǎng)長大。 11歲進漳浦鰲山學(xué)堂, 24歲時因翰林陳汝咸出知漳浦, 故藍鼎元得以入其門下, 接受他的教導(dǎo)。 陳汝咸是一位“饒經(jīng)濟之才”的有識之士, 同時又精通朱子理學(xué)。 黃宗羲曾曰:“此程門之楊迪, 朱門之蔡沈也?!盵18]1456可見其朱子理學(xué)功底的深厚。 陳汝咸出知漳浦時, “集紳士為講經(jīng)之會, 月課制藝詩歌古文辭”[6]17。 藍鼎元傾慕經(jīng)濟之學(xué), 又喜古文辭,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 藍鼎元散文中的“經(jīng)濟”之才應(yīng)是受到其師陳汝咸的影響。 隨后, 進士沈涵督學(xué)福州, 藍鼎元與同窗好友蔡世遠皆受知門墻, 招入使院。 康熙四十六年, 張伯行入閩建立鰲峰書院, 藍鼎元因為學(xué)行兼優(yōu)受聘鰲峰書院, 參加纂訂前輩儒家著作。 與此同時, 蔡世遠也先后入鰲峰書院, 二人自是互相切磋學(xué)習(xí), 蔡世遠對他倍加贊賞:“鹿洲其可謂善養(yǎng)其氣, 卓然為有用之學(xué)者矣。”[6]6蔡世遠與桐城派三祖之一方苞關(guān)系甚好, 二人書信往來, 談經(jīng)論典。 “苞為學(xué)宗程、 朱, 尤究心春秋、 三禮, 篤於倫紀。 既家居, 建宗祠, 定祭禮, 設(shè)義田。 其為文, 自唐、 宋諸大家上通太史公書, 務(wù)以扶道教、 裨風(fēng)化為任。 尤嚴於義法, 為古文正宗, 號‘桐城派’?!盵19]368然世遠作為古文家, 其古文創(chuàng)作或多或少對桐城文風(fēng)有所吸收。 藍鼎元雖并未與桐城派有直接來往, 但與蔡世遠等人的交流, 對桐城派自然有所吸益。

        3.2 散文成就

        張伯行以為他的文章視野開闊, 氣勢蓬勃, 不可抑制, 盡管存在著小小缺憾, 但只要經(jīng)過磨練依舊能夠大放異彩, “去小疵而就大醇, 吾知九十九峰之名勝, 復(fù)一發(fā)見奇于藍生”[6]5, 對他的文章寄予了深切的厚望。 “其志存乎世道人心, 其心系乎生民社稷, 其為文如萬斛之泉, 隨地涌出”[6]2, 好友曠敏本對藍鼎元的評價是相當(dāng)高的, 由此可見藍鼎元散文的影響力。 此外, 藍鼎元的文章主題還牽涉到平臺、 治臺等方面。 他的《東征集》《平臺紀略》是在他隨藍廷珍赴臺平叛并協(xié)助治理臺灣時所著, 對于中國臺灣地區(qū)日后的安定和治理功勞卓著。 臺灣著名學(xué)者連橫在《臺灣通史》中贊道:“鼎元著書多關(guān)臺事, 其后官臺者多取資焉……藍鼎元著《平臺紀略》, 其言多有可采?!盵20]552其文章切乎民生義理, 彪炳經(jīng)濟, 曉暢時事, 展現(xiàn)了另類的散文風(fēng)貌。 可見, 藍鼎元的散文對于后代的影響是較為深遠的, 不論是同時期的友人還是后人都對他的經(jīng)濟文章給予贊許和肯定, 他的涉臺散文到今天依舊有其現(xiàn)實意義。

        [1][清]謝金鑾. 蛤仔灘紀略[M]. 臺北: 臺灣大通書局, 2009.

        [2]林奕斌. 藍鼎元研究[M]. 廈門: 廈門大學(xué)出版社, 1994.

        [3]陳慶元. 文學(xué): 地域的觀照[M]. 上海: 上海遠東出版社, 2003.

        [4]陳慶元. 福建文學(xué)發(fā)展史[M].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6.

        [5]黃美玲. 清初臺灣單篇山水游記之探討——以陳夢林、 藍鼎元為例[J].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xué)學(xué)報, 2012(1): 26.

        [6][清]藍鼎元. 鹿洲全集[M]. 蔣炳釗, 王鈿, 點校. 廈門: 廈門大學(xué)出版社, 1995.

        [7][清]高步瀛. 唐宋文舉要(甲編)[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8][清]李昉, 李穆, 徐鉉, 等. 太平御覽[M]. 北京: 中華書局, 2000.

        [9][宋]葉廷珪. 海錄碎事[M]. 北京: 中華書局, 2002.

        [10][清]沈定均, 續(xù)編. 光緒漳州府志[M]. 吳聯(lián)熏, 增纂.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

        [11][宋]李綱. 梁溪全集[M]. 長沙: 岳麓書社, 2004.

        [12][漢]司馬遷. 史記[M]. 北京: 中華書局, 2012.

        [13][清]董天工. 武夷山志[M].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07.

        [14][清]劉熙載. 藝概注稿[M]. 袁津琥, 校注. 北京: 中華書局, 2009.

        [15][南朝]蕭統(tǒng), 主編. 昭明文選[M]. 李善, 注. 北京: 中華書局, 2013.

        [16][清]姚鼐. 古文辭類纂[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17][清]永瑢. 四庫全書簡明目錄[M]. 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2010.

        [18][清]趙爾巽, 主編. 清史稿[M]. 北京: 中華書局, 1977.

        [19][清]蔡世遠. 二希堂文集[M]. 臺北: 臺灣商務(wù)印書館, 1986.

        [20]連橫. 臺灣通史[M]. 北京: 商務(wù)印書館, 2010.

        Study on Lan Dingyuan’s Travel Proses

        LING Li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innan Normal University, Zhangzhou 363000, China)

        Lan Dingyuan is a famous scholar, good official and a distinctive proser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His has created a large number of proses, and his prose is exactly sui generis. The theme of his travel proses is rich, which involves obviou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Lan Dingyuan’s proses cover the sceneries of Fujian, Guangdong and Taiwan cross-strait, which can be used in reality. In addition, the refined and fluent artistic language, and clear literature style are the unique features of his proses. His travel notes, to some certain extents, have absorbed some styles of the Tongcheng School, having his unique style among ancient prose writer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in Fujian.

        Lan Dingyuan; travel proses; ancient prose writer

        1673-1646(2017)04-0092-07

        2017-03-13

        凌 麗(1991-), 女, 碩士生, 從事專業(yè): 元明清文學(xué)。

        I207.62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7.04.020

        猜你喜歡
        游記散文
        一座山,一杯茶(散文)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3:20
        散文五章
        壹讀(2022年12期)2022-03-24 06:45:20
        散文兩篇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12
        散文兩章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8
        地心游記
        紙上的故土難離——雍措散文論
        阿來研究(2020年1期)2020-10-28 08:10:56
        生與死的尊嚴(散文)
        作品(2019年3期)2019-09-10 07:22:44
        地心游記(十)只剩我一個人
        新年環(huán)游記
        尋夢環(huán)游記
        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 | 在线国产丝袜自拍观看| 美女主播网红视频福利一区二区| 帅小伙自慰videogay男男| 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电影| 青草福利在线| 国产人妖一区二区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 a人片在线观看苍苍影院| 中文字幕国产欧美| 青青草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乱码亚洲| 国产精品多人p群无码| 99热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www| 亚洲成在人网av天堂| 国产黄色一级到三级视频| 国产午夜在线视频观看| 69sex久久精品国产麻豆| 午夜片无码区在线| 美女被射视频在线观看91| 91九色熟女潮喷露脸合集|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厨房玩丰满人妻hd完整版视频| 精品久久久无码不卡|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女| 亚洲精品国产美女久久久| 国产免费专区| 少妇高潮呻吟求饶视频网站| 一边做一边说国语对白| 亚洲av无码男人的天堂在线| 国产AV无码无遮挡毛片| av中国av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婷婷| 情头一男一女高冷男女| 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2 | 欧美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 a√无码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