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暢
(南京體育學院奧林匹克學院 江蘇南京 210000)
香港與內地大學生運動動機現狀的對比與研究
徐暢
(南京體育學院奧林匹克學院 江蘇南京 210000)
該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tǒng)計法和邏輯分析法對香港與內地大學生的運動動機的現狀進行比較分析,得出以下結論:(1)兩地的男大學生在運動動機的內部動機方面5個因子都明顯高于女大學生,香港男大學生運動的內部動機稍高于內地男大學生,香港女大學生運動的內部動機則低于內地女大學生;而在外部動機的比較中,內地的男女大學生參與運動的外部動機都高于香港的大學生;(2)內部動機較強的體育活動參加者更能長期地、頻繁地參加業(yè)余體育活動;而鍛煉的外部動機則需要合理的引導和激發(fā)。
香港與內地 大學生 內部動機 外部動機
學校體育的建設是我國全民健身計劃實施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高校學生則是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的先導者和傳播者,因此加強對大學生體育意識的引導和培養(yǎng),則是大學體育和全民健身計劃實施的重要任務和首要環(huán)節(jié)。在我國長期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的背景下,香港、澳門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形成了與中國內地不同的文化背景,從而使人們在很多事物的見解上存在差異。根據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文化學的理論,文化是一種歷史現象,每一種社會都有與其相適應的文化,并隨著社會物質生產的發(fā)展而發(fā)展[1]。文章試圖從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兩地來剖析體育運動,以兩地大學生作為研究群體,對他們參與運動的動機進行對比與分析,為了更加清晰地認識體育運動的內涵和本質,樹立正確的運動觀念,讓體育運動更好地在群眾中普及和開展。
1.1 研究對象
文章以兩地大學生運動動機作為研究對象,主要以香港教育學院、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北京體育大學、南京大學和南京理工大學的大學生們作為調查目標。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內容和目的的需要,通過香港教育學院圖書館網站、中國知網等多種途徑,閱讀、收集大量有關我國學校體育現狀及運動動機等方面的文章,并通過internet查閱了大量資料。借鑒學習前人有效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結果,進行整理、分析、研究,為此研究提供理論基礎和解決問題的思路。
1.2.2 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的需要,此研究采用《大學生運動動機問卷》作為問卷調查量表,采用親自發(fā)放和委托發(fā)放的形式,應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對香港內地6所高校的體育場館正在運動的學生們進行調查。共發(fā)放問卷300份(香港、內地高校各150份),共回收262份,回收率87%,有效問卷239份;香港高?;厥?29份,有效問卷123份,其中男生91人次,女生32人次;內地高?;厥?33份,有效問卷116份,其中男生76人次,女生40人次。
1.2.3 數據統(tǒng)計法
運用Microsoft Excel和SPSS 19.0數據處理軟件對所獲得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處理。
1.2.4 邏輯分析法
運用對比、歸納、綜合等邏輯學方法對獲取的各類信息進行探討和分析。
表1 香港、內地大學生運動動機各因子得分表(按性別)
表2 香港、內地大學生運動動機各維度(內部動機與外部動機)得分表
2.1 運動動機維度分類
根據《大學生運動動機》問卷量表的題項,將運動動機量表按內部動機與外部動機兩個維度進行分類,從10個因子進行歸類。運動的內部動機:包括學習發(fā)展、娛樂刺激、成就動機、能力、健身健美5個因子;運動的外部動機:包括交往交際、藝術享受、自我顯示、精神、逃避5個因子。
2.2 香港與中國內地大學生運動動機的現狀
根據《大學生運動動機量表》調查共有53個題項,采用Likert自評式5點量表記分,“完全符合”記5分,“符合”記4分,“不能確定”記3分,“不符合”記2分,“完全不符合”記1分。在后文的分析比較中,就某一因子(或維度)而言,得分高的說明運動動機水平高,得分低的說明運動動機水平低。通過對香港、內地大學生運動動機各題項得分統(tǒng)計計算,從運動動機的兩個維度10個因子中,得出各因子的有效平均分及各維度(5個因子)的得分。
如表1所示,兩地的大學生們都在健身健美(內部動機)這一因子中得分最高,可見健身健美動機都是兩地大學生參與運動的主要動機,大學生們對自身的身體狀況普遍比較重視,他們更希望通過體育運動來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健美體型、改善形象;而在自我顯示和逃避(外部動機)這兩個因子中,兩地大學生的得分都比較低,可見兩地的大學生主要不是因為自我顯示和逃避動機而去參與體育運動。
由表2得出,在動機的比較中,香港與內地兩地大學生運動動機中內部動機普遍高于外部動機,說明香港和內地的大學生們參與運動動機中內部動機起著主要的作用,他們更希望通過體育運動來改善自身形象,從運動中學到更多的技能和知識,從而提高自身能力。
2.3 香港、內地大學生運動動機的比較與分析
為了更加了解香港與內地大學生(不同性別之間)在運動動機上的差異,運用SPSS 19.0資料處理軟件對兩地大學生運動動機的兩個維度得分進行因素方差分析。
2.3.1 香港與內地大學生的運動內部動機與性別之間的關系
根據表(1)所示,運用SPSS 19.0資料處理軟件對香港與內地大學生的運動內部動機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在對香港與內地大學生的運動內部動機的單因素方差分析中發(fā)現,香港男大學生與香港女大學生在運動內部動機得分上的差異達到顯著水平(P<0.05),且香港男大學生在內部動機得分上高于香港女大學生,說明香港男大學生在運動的內部動機上高于香港女大學生,他們可能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參與體育運動,長期堅持體育鍛煉;而在兩地大學生男生和女生的比較中,運動的內部動機得分上同樣存在的顯著性差異(P<0.05),且男大學生的內部動機得分明顯高于女大學生。這一現象可能是因為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覺得女生不擅長從事體育運動,對體育的認識還不夠全面,從而制約了女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在其他方面內部動機的比較中,P 值均大于0.05,沒有達到顯著差異,但是從內部動機的得分來看,香港男大學生運動的內部動機略高于內地男大學生,香港女大學生的地內部動機低于內地女大學生。
2.3.2 香港與內地大學生的運動外部動機與性別之間的關系
根據表(1)所示,運用SPSS 19.0資料處理軟件對香港與內地大學生的運動外部動機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在對香港與內地大學生的運動外部動機的單因素方差分析中發(fā)現,從地區(qū)的不同、性別的差別在運動的外部動機比較中,P 值均大于0.05,沒有達到顯著性差異,但從外部動機的得分上看,內地大學生的外部動機(5個因子)均高于香港大學生,而且男大學生外部動機也都高于女大學生。這說明內地大學生參與運動的外部動機更強,他們更容易受到外在條件的影響而參與體育運動。
2.4 運動動機的內部動機與外部動機的關系
內部動機與外部動機的關系問題在20世紀90年代重新成為動機研究的熱點。關于外部動機與內部動機關系的第一種認識:外部動機對立于內部動機,二者是連續(xù)體的兩個極端點,互不兼容[2];第二種觀點認為,內部動機與外部動機是一種共存的關系,外部動機既可能消弱內部動機,也可能對內部動機產生促進作用,所產生的影響是由外部動機的類型決定的[3]??傊?,他們之間是多變的復雜的關系。關于運動的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的關系的實驗研究結果雖然有一些異議,但研究者們還是獲得了一些一致性的結論,內部動機較強的體育活動參加者更能長期地、頻繁地參加業(yè)余體育活動[4]。激發(fā)鍛煉內部動機有利于大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鍛煉的外部動機太強可能抑制學生的內部動機,不利于學生長期堅持體育鍛煉[5]。在研究中發(fā)現,運動動機越早地對學生的體育參與行為產生作用越有助于學生長期保持較強的運動動機。依此研究者提出這樣的觀點:學生成長的早期(如兒童期)是對他們的運動動機進行培養(yǎng)和激發(fā)的最佳時期[6]。毛志雄、張力為在鍛煉動機的研究中認為大多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并非只有一個動機,而這些動機又會隨時變化[7]。因此,在學生運動動機的正確培養(yǎng)和引導方面則是學校體育的重要任務。
(1)文章用《大學生運動動機量表》對香港與內地的大學生,從2個維度,10個因子進行調查研究,運用SPSS 19.0對不同性別的兩地大學生在運動動機的得分上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得出兩地的男大學生和女大學生在運動的內部動機上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且男大學生在運動的內部動機上明顯高于女大學生。從運動動機的得分上看,香港男大學生運動的內部動機稍高于內地男大學生,香港女大學生運動的內部動機則低于內地女大學生;而在外部動機的比較中,內地的男女大學生在參與運動的外部動機都高于香港的大學生。
(2) 運動的內部動機更有助于人們長時期地堅持體育鍛煉,而運動外部動機則需要合理的引導和激發(fā),學生成長的早期是對他們的運動動機進行培養(yǎng)和激發(fā)的最佳時期。
[1]宓思蒙.中美籃球文化差異對籃球運動的影響[J].科技信息,2008(32):640-641.
[2]Lepper M R,Henderlong J.Turning"play"into "work" and "work" to "play":25 years of research on intrinsic versus extrinsic motivation[C]//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Academic Press,2000.
[3]Lepper M R.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C]//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perspectives on adjustment,risk,and disorder.New York,1997.
[4]葉平.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在參加業(yè)余體育活動中的不同作用[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第五屆全國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1998.
[5]陳善平,力咸生,容建中.大學生體育鍛煉的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J].中國體育科技,2008,44(4):135-138.
[6]張丹青.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運動動機的最佳時期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2002.
[7]毛志雄,張力為.鍛煉動機研究綜述[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7(2):21.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4.103
G80-05
A
2095-2813(2016)12(a)-0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