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紅
“刷刷——”孩子們拉上了窗簾,關(guān)上了第一排電燈,教室里頓時暗了許多。他們在位置上,靜靜地坐著,像在等待一場期待已久的電影。他們是在等待我和他們一起開“作文發(fā)布會”。
“作文發(fā)布會”是我為班上作文評改課取的名字。這個從四年級下期就出現(xiàn)的詞語,已經(jīng)成了班上的孩子們每次寫好作文后提得最多的詞語——
“姚老師,開不開作文發(fā)布會?”
“姚老師,什么時候開作文發(fā)布會?”
“姚老師,今天開作文發(fā)布會嗎?”
他們期待著,“作文發(fā)布會 ”的大屏幕上會出現(xiàn)他的名字,期待著有同學大聲讀他寫的作文片段,期待著在同學們都猜不出他就是那個優(yōu)秀片段的作者時“英雄般”的出現(xiàn)……他們期待著,“作文發(fā)布會”上全班同學羨慕的目光、贊賞的掌聲、被肯定的快樂。
他們的期待,從來不會落空。
“點睛之筆”——每一篇作文里選出來的一個或幾個句子。它可以是優(yōu)秀生習作中一段優(yōu)美的景物或精彩的動作,也可以是中等生習作中一個有新意的比喻句或真實的心理活動描寫,還可以是學困生習作中一句通順的話、一個用得特別恰當?shù)脑~語,或者標點……
他們知道,老師拿著“放大鏡”去讀他們的作文,所以,只要他們認真寫了作文,總會有那么一兩處“點睛之筆”。
“大大大作家”——寫出優(yōu)秀習作的孩子會被冠以這個有些夸張的稱謂。他們的名字會以各種有趣的動畫出現(xiàn)在全班同學們的面前,會被放大,會被全班同學叫出來。而他們知道,優(yōu)秀習作的標準不是完美無缺而是“獨一無二”——事例真實而唯一、結(jié)構(gòu)新穎獨特、語言別具一格、角度創(chuàng)新獨到、思考有一定深度……
優(yōu)秀生會努力,總想寫出在班上 “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作文。
“一次一小步,次次有進步”——努力的孩子總會有進步。他們的名字與“大大大作家”一樣,會被全班同學齊聲喊出,也會以各種出其不意的方式出現(xiàn)在大屏幕上,還會被叫到講臺上接受所有人的祝福。他們的進步也許是句子通順的更多了,也許是用得恰當?shù)脑~語更多了,還可以是改掉了“一逗到底”的缺點,或者是運用了課文里學到的寫作方法……
他們知道,進步就是收獲,只要有進步,就能寫出好作文。
“題目也精彩”——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每次作文總會有那么幾個引人注目的題目——《都是停電惹的禍》《電爺爺跟我做游戲》《國慶被“封喉”》《國慶節(jié)快樂?——NO!》《沒有牡丹的“牡丹園”》《野炊三部曲》。那是必須經(jīng)過認真思考才能取出來的題目。他們知道,要想自己的作文一下子就吸引讀者的目光,就得取個“驚人”的題目。
還有“小小書法家”、“最佳小評委”、“身邊的小老師”……每一次作文發(fā)布會上,都會出現(xiàn)許多不同的環(huán)節(jié),都會找到各種理由將每一個人的名字或文字展示在大屏幕上,讓每一個孩子找到屬于自己的作文的快樂,建立作文的自信,產(chǎn)生對作文的興趣。
除此之外,還有“作文急診室”讓他們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作文病”的“診斷”,一次一個或兩個,并進行專項的練筆,慢慢地改掉作文中的缺點。
于是,“作文發(fā)布會”上,我總是能聽到每一個孩子滿足而驕傲的尖叫,看到每一個孩子喜悅而紅潤的臉蛋,讀到他們快樂自信、滿含期待的眼神……我知道,他們的作文不是最好,也沒有完美無缺。但是,我相信,一個孩子就是一個含苞的花蕾,它的美麗會在時間的流里慢慢綻放。他們需要的,只是作為教師的我們一次次澆水一次次剪枝一次次培土一次次耐心的等待……
讓我們相信,每一朵花都會開放……